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历史选择题中的“道”与“术”

2024/9/30 10:56:17  阅读:1 发布者:

高中历史教的时间不短,但是对做题方法的梳理却是时间不长,在一线的历史教学中,选择题解题中的“道”和“术”到底该如何取舍,学生一直都还在试错中,还真的让人很伤脑筋。

看过不少一线老师解题技巧方面的“术”,也看过一些专家学者解题方面的“道”。每个人都知道,“术”的作用比“道”来的快,就像中药和西药,西药药到病除,中药讲究调理。可是高考就三年,第一年学会适用,找到适合自己高中学习方法,第二年分科(有的学校高一就分了),备战学测,学测结束之后就是通往高考的路,书山题海,难免要与试卷打交道,长期的题海战术里,于是有了有心的一线老师,开始了对做题方法的研究,不同的题型,不同的方法,无论你的水平在学科的哪个位置,总有一款解题方法套餐适合你。不得不说一路走过高考的孩子都受惠过解题技巧,可是解题技巧也不是万能的,“术”使用多了,就会带有依赖性,条件不变的情境下,改变设问,可能“术”就施展不了自己的功效。

众所周知,一线老师一般在带有“开始”选项中,都会给学生说,一般情况下,带“开始”的选项都是可以排除的,可是学生就会把这信奉为真理,然后疯狂的不顾后果的使用。他们不会去区分什么是一般情况下,所以一旦命题方向发生变化,命题就在一般情况之外命题的话,所有使用“术”的学生都会大面积的做错了。

再举一例,在高考的选择题题型中,有关于设问为“根源”的选项,一般情况下,老师都会说,带有“根源”的设问,大家就去选项里找包含经济方面的选项,这种做题方法在题海战术中正确率极好,所以学生也就屡试不爽。也就会忘记了什么是一般情况之外。

可能大家已经注意到我列举的两种选择题题型中都带有的“一般情况下”,下面就来说说“一般情况下”和“一般情况之外”。其实从前者到后者,也就跳出了解题技巧的“术”,开始通往解题方式的“道”。

一线老师都明白,“术”不如“道”长远,可是在实践中,前者立竿见影,后者需要时间。学生通常会被“术”迷惑,但是却不能有效的运用“道”,也难怪,毕竟“道”比“术”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思维台阶。作为高阶思维的“道”的运用,是需要一定的学科思维的,这一点是学生的盲区,不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道”就很难利用起来。可是新高考背景下,核心素养聚焦的却是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学生学习迁移能力不达标,也就不会使用“道”,以至于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况下,学生不能够利用材料创设的真实的历史情境,不能沉浸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术”也就成了一种毒药。“术”使用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其有依赖性,也就不会太关注材料的主旨,以至于想走捷径,结果就是进去雷区,触雷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虽然“道”可以补救,可是又有多少学生还可以走出“术”的依赖,走出其舒适圈,去另辟蹊径追寻“道”呢?

备战高考,离不开“术”,毕竟高考的试卷都有时间限制,一定时间,一定阅读量,一定的思维加工,可是在“术”触及不到的地方,“道”的作用就凸现了。所以常态教学下,还是要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我们不能一味的去给学生灌输“术”,而是要让学生们学会试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走出错误的暮霭,找到适合自己的“术”,其实这样的“术”就已经不是“术”了。俨然有了“道”的影子!

看看昨天的模拟考试试卷,我们都觉得学生错的不应该,今天让学生说说他们为啥会选择错误的时候,细心聆听他们的解题思路,方才明白,一定程度上是解题技巧害了他们,或者说,他们还没有真正的理解老师说的“一般情况下”,因为他们确实掌握了解题技巧的“术”,却忽视了“一般情况之外”的一些特例,看来学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打磨,毕竟从“术”进入“道”需要一个过程,不积累一定的“术”的量变,是进入不了“道这个质变的!

转自一周闲言秀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