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警惕高中历史教学中“一分为二”的简单化、教条化的倾向!

2024/9/24 10:05:48  阅读:3 发布者:

“一分为二”被中学历史教师广泛应用于对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的评价中。笔者近来在调研听课中发现“一分为二”在实际的运用中存在简单化、教条化的倾向,应当引起警惕。

有老师在对鸦片战争的评价中讲到“由于中英双方的立场不同因而导致对鸦片战争的评价不同”。这明显是用立场掩盖和抹煞了鸦片战争作为侵略战争的根本性质,这容易误导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混淆事物的基本性质,“辩证法”很容易就成了“通向诡辩法的桥梁”,从而使历史教学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

有老师在讲到对古代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影响时提到“积极影响是促进了各地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技术传播,消极影响是武力扩张造成了大量的民众死亡和社会动荡”。这种评价没有错误,但是这种历史认识不够深刻,历史思维不够缜密。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来看,帝国促进了文明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是要加以肯定的。否则所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都简单套用“一分为二”的方式,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片面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着重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任何事物都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每种矛盾又存在着主次之分,这就要求我们在正视事物矛盾复杂性的同时,把握事物的主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运用“一分为二”必须遵循的界限,也是运用“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基本原则。无论是“一分为二”,还是N维地考察历史都是没有错的,问题是在这一过程中不能抛弃对历史事物矛盾主要方面的辨识,不能放弃对历史事物基本性质和主流的把握。

曹小文《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评价问题 ——正确运用“一分为二”的原则与方法》一文中指出“历史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从历史发展的普遍联系出发,把历史的发展作为一个发展前进、上升递进的过程来考察,揭示寓于其中的规律性。道德评价的内涵则更为广泛,如道德评价的标准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阶级社会里道德与社会阶级的关系非常密切等等。而中学历史教学应用最广泛的当属下面一条: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对立统一。可以说,在道德评价中坚持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对立统一,在考察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坚持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的辩证统一,是我们进行历史认识和道德评价的最高层次。”

举例说明:

示例一:统编教材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评价

“与封建制度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的辩证统一

示例二:统编教材对工业革命的评价

【学习聚焦】: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推动了历史发展,使世界越来越紧密连成一体。

在教材中也提到了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但是“改变了世界,推动了历史发展”这是定性结论,是对工业革命的肯定。

总之,“一分为二”作为历史评价的方法论,其具体内容相辅相成,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灵活与深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把握,谨慎运用。

转自结构化教学研究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