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语文思维品质的认识及课堂追求

2024/9/20 11:30:05  阅读:1 发布者:

一、思维的敏捷性

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快慢速度,反映了思维的敏锐程度。思维敏捷性高的学生善于捕捉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在解决问题上迅速而精准。一般来说,思维敏捷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顺畅。从一个已知信息立即流畅想出尽可能多的思维目标,为高质量思维提供条件。二是应变。不为某种思维模式所束缚,思维时随机应变,不断开拓新思路,寻找新的方法。三是果断。能根据直观感觉当即做出判断,而不必经过逻辑推导,在非自觉的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下面基于语文教学情境,加以说明:

1.说话的流畅性

思维的敏捷性与说话的简练及语速有一定的关系。在课堂中,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把话说清楚、完整,有时甚至不厌其烦。这种做法,是不利于思维敏捷性培养的。

师:梅兰芳是一个女的吗?

生:不是!

师:把话说完整。

生:梅兰芳不是女的,是男的。

在上述教学对话中,学生的回答简明扼要,而教师却认为不完整,一定要学生用完全句回答。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语文课堂上能否用省略句回答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句子概念尚未形成,要求他们回答问题用完全句,而不用省略句,这是合理的。但是到了四年级,学生的句子概念基本形成,教师还是不允许学生用省略句回答问题,则大可不必了。

“把话说完整”,这在某种情形下是必需的。然而,片面强调把话说完整,就把说话完整和句子结构完整等同起来了,而且省略是口语语法的特点之一。单句的主要形式有主谓句、无主句、独词句,这些句型在特定语言环境中,都能发挥其特有的语法功能,恰当地表情达意。如果教师硬要学生说每句话都必须主谓俱全,牵强附会地把每个小句都组成完全句,结果会不利于学生思维敏捷性的训练。

2.判断的直觉性

思维的敏捷性与考虑问题时思维的速度有一定的关系。思考速度快,选择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也就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经常设计一些直觉判断的训练,不断加快学生思维的速度,从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一位老师教学《穷人》一课中“忐忑”一词的训练片段:

师:谁能猜想一下,“忐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忐忑”就是心里害怕。

师:你是根据什么猜想出来的?

生:我是根据字形猜出来的。心一上一下的,就是心里扑通扑通的,就是害怕了。

生:人害怕了,心里就不安静。所以“忐忑”就是心里害怕,不用再加“不安”。

生:桑娜几次喃喃重复“他会揍我”的话,房门被风吹开时,她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这说明她心里很不安。“忐忑”一词应理解为:“心里害怕、不安”。

这时,老师让学生打开工具书,进行自我检查。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猜对的,拍手直笑。没猜对的,或深思,或懊悔。

在本例中,学生主要通过直觉思维(猜想)掌握“忐忑”词义的。有的学生根据前后情况猜想词义。这样从整体入手,易于突破。当然,猜想也具有局限性,因为它毕竟缺乏深刻的分析和仔细的推敲。这就有必要在直觉思维后进行验证,获得更准确的结论。

3.阅读的快速性

从阅读意义说,速度是衡量阅读快慢的一个指标。追求适宜的阅读速度,是现代人阅读的重要标志,也是小学生阅读的重要技能、技巧。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学生阅读的快速性问题。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特设了提高阅读速度单元。在单元篇章页的语文要素上提出“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既是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是思维敏捷性的培养。以“提高阅读速度”为线索构建“阅读群”,提出本单元每篇课文的学习核心能力。最突出的是在这个单元的每篇课文前都设有专门的快速阅读提示,这4篇课文构建了一个很好的“速读”阅读群,这个“群”的共同要求是“用较快的速度黙读课文”,并记录阅读的时间。这是一种聚焦快速阅读的集合式思维方式。这样的设计严密,具有层次性,着眼于快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快速阅读方法的掌握。

二、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灵活性表现为根据事物的变化,运用已有的经验灵活地进行思维,及时地改变原来拟定的方案,而不局限于过时或不妥的假设之中。它要求学生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和解决现象。“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是思维灵活性的表现,而“削足适履”“按图索骥”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的表现。

1.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语言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本质体现,既需要规范,也需要灵活。语言运用也应在思维指导下进行,因为思维的灵活性与汉语的多变性是相对应的。

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为了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正确表述葡萄沟所处的地点,可以设计一个练习: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新疆”“吐鲁番”“葡萄沟”。

第一步是让学生按照以上卡片排列的顺序说一句话,学生会说:“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第二步是将写有“葡萄沟”的卡片放在最前面,让学生说一句话,学生会说:“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

第三步是将写有“吐鲁番”的卡片放在最前面,要求学生说一句话。这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师可加以指导,学生最终说出:“吐鲁番在新疆,葡萄沟在吐鲁番。”在此基础上再提出要求:每张卡片上的词语只允许用一次。这样难度更大,教师可启发学生用一个词语来代替句子中出现的第二个“吐鲁番”,于是学生又会说出:“吐鲁番在新疆,葡萄沟就在那儿。”

第四步是按顺序把“葡萄沟”“吐鲁番”放在最前面,引导学生说话。学生会说出:“葡萄沟在吐鲁番,吐鲁番就在新疆。”通过以上练习,学生知道了同一个说话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表达。通过语言表达灵活性的练习,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2.教学行为的灵活性

思维灵活性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创造的思维过程,具体表现在处理某一个问题时,可以有好几种正确的方法。平时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一词多用”“一字多组”“一题多解”的练习,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有效途径。

为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可以采用思维训练的相互转换技术:(1)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互转换。预习课文,是通过对字、词、句、篇的循序式阅读,凭借语言文字,实现从形式到内容的感知。理解课文则是通过篇、句、词、字的逆序式阅读,凭借思想内容,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这从教学结构上完成了从形象思维训练到抽象思维训练的转换。对于问题的解答,要求学生在得出结论后,必须用具体的材料加以说明,有的课文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复述。这从教学方法上完成了从抽象思维训练到形象思维训练的转换。(2)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相互转换。从语言内容看,凡是能引起学生争论的地方,就可以沿着“发散—集中”和“集中—发散”两种程序进行思维训练。从语言形式看,凡是可用多种表达形式的地方,都具有发散思维的训练价值。

三、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概括的、间接的、有目的的反映。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而不能囿于语言的表面和情节内容。现在提倡的语文深度学习就是直指思维活动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可以纠正语文学习的表层性和平移性。这启示我们:语文思维要从横向思维走向纵向思维。

请看一下识字课《动物儿歌》教学“动物”概念的一个纵向思维的实例:

师:什么是动物?

生:鸡、鸭、猪、狗都是动物。

师:为什么说它们是动物?

生:因为它们会叫。

师:蚯蚓不会叫,是不是动物?

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都是动物。

师:鱼不会爬,只会游,鸟不会爬,只会飞,它们是动物吗?

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会活动,能活动的也是动物。

师:飞机会飞,汽车会走,它们是不是动物?

生:它们自己不会飞,不会走,是人开动机器才会飞,会走的,它们没有生命,不是动物。

师:所以我们说:能自己活动的生物叫动物。

本例是一种典型的思维活动,反映了思维深刻性的特点。通过对“动物”一般特性的逐步分析和比较,概括出动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动物”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理性加工的深化过程。

四、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包括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首先,思维与学生的个性关系有关。因个性表现出的个别差异叫思维的独立性,它指在思维过程中,独立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程度。它要求既不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别人的正确意见,又要积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问题。不照搬现成结论,而是通过认真的独立思考,对问题做出结论,这叫“慎独”。

其次,思维与创造联系在一起。在实践中,除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语文学习,要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都离不开思维的独创性品质。

思维独创性有三个特征:(1)独立性。它是思维个性表现,具有个性色彩。“对大家的发言,我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既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迷恋书本,而是独辟蹊径,寻找解决问题的独特角度和方法。(2)发散性。思维独立性要求从某一给定信息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它要对各种关系进行概括、组合,由此及彼,广泛而深刻地揭示本质。(3)新颖性。思维独创性的结果包含着新的因素,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品质。创新的程度是思维独创性的主要指标。

五、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品质,来自于对思维活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调整、校正的自我意识。具有思维批判性的人,不仅能够严格地分析别人的行为和思想,判断出是非和正误,更能严格地检查自己的言行,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新课标提出了思辨性阅读,正是培养思维批判性品质所要求的,弘扬的是一种理性思维和质疑精神。

三年级上册有杜牧的诗《山行》,当学生初读并掌握了生字词后,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想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当笔者讲到“枫林”“霜叶”“红于”的解释时,再问那位认为诗写的是春天的学生:“你想想看,这里的二月是什么意思?”这位学生恍然大悟。显然诗写的不是春二月,而是红枫披霜的季节。全班同学几乎同时说出:“是秋天!”一位学生大声补充说:“是深秋!”

判断语言习得是否创设了批判性情境,主要看语言习得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的适应程度。如果是完全适应或完全不适应,就难以构成问题情境。只有在既适应又不完全适应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才有质疑、批判的思维价值。

转自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