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立场与根本: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路径

2024/9/20 11:27:36  阅读:1 发布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突出学科育人、课程德育的价值取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语文课程“思政”的首要内容。重视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提升其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以落实语文育人、以文化人的课程功能,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对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学习,于小学生来说确实有一些“难”。这个“难”主要体现在一是“远”,革命战争年代,那份腥风血雨、错综复杂,环境之艰苦、战斗之残酷、胜利之艰难,是生活在幸福的新时代的小学生难以想象的,距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太远。二是“大”,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表现出的是革命领袖、革命战士的大义、大爱,大气概、大情怀;闪耀着具有厚重文化内涵、彰显自信自立精神的红色文化的伟大光芒。这样的“远”“大”,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课文时会造成认知、感悟上的一些障碍,有些词语、句子会读不太懂,对人物的思想、行为也会不太理解。

面对小学生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学习之“难”,教师该选择怎样的教学路径予以突破呢?

一、一个“立场”:基于儿童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学习资源是红色经典,传承的是红色文化,培育的是语文核心素养,而其学习的主体是小学生。作为教师,帮助学生直面“远”“大”带来的学习挑战,首先一点,就是要有儿童立场。教师要以儿童的视角观察、倾听、思考他们学习这篇课文的趣味在哪里,困难处是什么,生发点在哪里,准确地分析他们的兴趣爱好、经验储备、语言发展水平、思想情感与课文学习的契合点、差异度,再为之精心搭建“关联”,缩短时代差距、认知差距,自然贴切地引领儿童“从‘远’到‘近’”。

1.“关联”儿童生活,让革命文化的时代不“远”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画、视频、场馆等直观性材料,以及提问题、讲故事、听歌曲、看采访等生动有趣的形式,将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转化为儿童看得明白、走得进去的课文情境。这样的“转化”不是资料的随意铺陈,不是教师的一味讲解,也不单是作为教学的激趣环节,而是应实现背景资料介绍的书面化、成人化向教学化、儿童化的“转化”。教师要善于将与课文内容更贴切的,与儿童生活更有碰撞的,更能打动他们心灵、引发他们思考的背景资料挖掘出来,不在“料”多,而在“关联”的“点”准、创设的“境”真,能让儿童深切地感受到革命文化不“远”。如,学习《刘胡兰》中,教师分别出示孩子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在阳光下快乐奔跑,以及刘胡兰昂首挺胸、慷慨就义的图片,引导儿童发现,只比自己大几岁的刘胡兰,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与形象。教师再结合刘胡兰纪念馆的影像资料,告诉儿童刘胡兰光荣牺牲后,毛主席专为她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为什么呢?刘胡兰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英雄?”儿童学习的兴趣点与课文有了“关联”,再伴随着教师娓娓地讲述,走进了1947 112日的那个故事情境。课文中有不少词语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设法关联他们的生活经验,让儿童建立起自己的具体生动的理解。在学习《为人民服务》时,师生一起查找并交流相应的文字资料,以了解毛主席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读书上的《阅读资料》,回忆小学阶段学过的革命题材课文中的一位位仁人志士、战斗英雄,以一系列丰富的人物形象去引导儿童深刻体会死的不同意义。可见,“关联”也因年段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内容与方式。越往高年段走,越要多增加让学生自主搜集、分析背景材料,越要多引发学生主动联系生活、积极勾连语文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关联”新时代,让革命文化的精神不“远”

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大多讲述着革命战争年代的动人故事,一位位革命前辈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儿童走近那个年代,铭记光荣历史,激发他们对革命领袖、革命家、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还要赋予革命文化时代性、生长性,让儿童在课文学习中充分感受到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股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中国精神”,这正是我们的文化自信,而正在读书的小学生,必须赓续血脉、发扬光大。一是“关联”当下新时代、复兴中国梦。比如,学习《七律·长征》,在学生体会到红军战士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现在还会有“长征”吗?还有“五岭”“乌蒙”要跨越,“大渡”“岷山”要征服吗?

教师适时再出示“脱贫攻坚”“抗震救灾”“载人航天”等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长征胜利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跨越、征服了无数“草地”“雪山”,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学生对“长征”这首词的意蕴有了时代的解读和更深刻的体会。二是“关联”学生思想实际,引领学生学以致用。《七律·长征》学完后,教师设计了以“走好我的长征路”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找一找自己生活学习中面临的“雪山”“草地”,反思、规划自己的“长征路”,并通过文字、思维导图、影像等,记录自己克服困难、不断前行的点点滴滴。基于儿童立场,“关联”新时代,激励学生践行,革命文化才会真正地传承与发展,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

二、一个“根本”:用语文的方式

对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常常会出现这样两种现象:一是“两张皮”,将革命形象、精神的领悟剥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按部就班地教课文,识字学词、理解段篇,只是在课文的最后环节,然后提问总结,让学生说说并板书人物品质、精神,号召大家要学习。二是“下定义”,照搬教参或资料解读,生硬地为人物形象贴标签,尤其喜用成语,将人物品质、精神概括得高大全,将英雄模范脸谱化,看不到他们鲜活的个性和充沛的情感。以上两种现象其根本是以灌输、说教的方式来进行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学习,而语文学科是直抵心灵,与精神生长紧密关联的人文学科。语文课上学习革命文化类课文,必须要有鲜明的语文学科特质,用语文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体悟与运用中,潜移默化地、润物无声地受到精神熏陶,生长语文素养。

1. 关注文体特点,依体而教,“魂”附体中

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在教材中有不同的文体。低年级课文基本是小故事,中高年级课文有诗词、小说、散文、回忆录、演讲稿等。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表达特点。依照文体特点而教,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学习就会呈现出情境性、丰富性,也能给学生带去鲜活的学习体验。如,同样是六年级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和《为人民服务》,文体不同,教法不同。《狼牙山五壮士》是记叙文,顺序清晰,场面描写与细节刻画交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教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理序,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先说说故事内容,再聚焦激烈的战斗场面、生动的人物描写,在重点段落的品味中体会点面结合的写法,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为人民服务》是议论文,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在充满思辨中让学生体会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教师先教学第一段,引导学生明确论述观点“为人民服务”;再引导梳理全文脉络,明晰课文围绕观点讲了四个方面,在学习每一个方面时又都将重点放在厘清句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么表达观点的,分析证据和观点之间的联系,辨别总分、并列、因果等关系。学生把“观点”“关系”读懂了,并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也就接受到了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狼牙山五壮士》和《为人民服务》的课堂学习也相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者更多一些细节想象和激情朗读,课堂更多一些豪迈、壮丽,革命文化的血脉喷涌,很具感染力;后者更多一些沉静、辨析,静静地在读与思中,段落前后关联,观点与事例打通,革命文化的道理蕴含其间。

2. 紧扣语言文字,精准引读,以“小”见“大”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表现出的革命领袖、革命战士的大义、大爱,是通过生动的语言文字透发出来的,因而,应紧扣文本,引导学生精准品读,通过对一些看似小小的词句的揣摩、品味,以“小”见“大”,让躺着的文字站起来,让学生有温度地感悟人物的伟大,精神的伟大。

精准引读,即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着读,带着问题探究着读,展开想象用心用情读。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有些是学生比较陌生的、读不太懂的;有些是看着很熟悉,却包含隐喻的;有些是充满着情感基调,鲜明地表达作者观点的,等等。教学中要抓住这些词语,点拨学生边读边想,读懂含义与情感。带着问题探究着读,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质疑,在不理解处、看似矛盾处、含义深刻处等,多方关联,深入思考,研读讨论。展开想象用心用情读,即化静为动,去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背后的心理活动、情感,填补空白,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让微小的细节大起来,让故事中的人物立起来。

如《狼牙山五壮士》中聚焦“打”“走”“砸”“跳”等关键词,以这些关键词涉及的四个场景,故事不断进展,品读不断深化,人物的形象也越来越高大。教师由扶到放,以班长马宝玉为重点,抓住他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进行品味,通过探讨“为什么只重点写他,其他人不重要吗”,激发学生带着问题探究着读,从而串联起其他几位壮士的描写,重点突出,形象鲜明。《为人民服务》中紧抓最重要的关联词,引导学生将关联词放在语境中,读懂逻辑关系,并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当然,紧扣语言文字,不仅要精准引读,还要促进多写多练,迁移运用,让革命文化的学习体认走进心灵、述于笔端。如学习了《为人民服务》,让学生联系学过的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内容,说说写写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在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的培养中,启迪革命人生观。

3. 设计学习情境,任务驱动,知行合一

小学生进行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学习,是语文课程育人的要求。育人离不开情境,引导学生经历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能不断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情境自带任务,学生于任务驱动下,积极自主地卷入,围绕共同的学习主题,依托丰富的言语材料,与课文中的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互动,与学习伙伴互动,在激荡的思维碰撞中,新鲜的认知形成,真挚的情感迸发,革命文化的红色种子也悄然播下。

“情境任务”学习,一是要创设好情境,注重“情境”的“关联性”和“结构化”。所谓“关联性”即指情境要与学生个体经验、社会生活、语文学习、文本内容相关联;与“学”“用”相关联,指向运用语文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结构化”是指情境要有丰富的内容支撑,并将碎片化、分割化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进行统整,以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体系。情境的“关联性”和“结构化”旨在强调设计的情境应该更真实、生动和立体。二是要设计好任务,注重任务的“召唤性”,吸引学生充满兴趣和激情地卷入,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注重任务的“成果导向性”,让学生明确要做什么事儿,为什么做,以何种角色做,怎么做,做成了没有,并能对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注重任务的“层级性”,包括既有统领性的大任务和支架型的小任务,还有全体学生应完成的核心、基本任务以及依据学生学习差异而量身打造、可供选择的个性化任务。设计任务最关键的就是要将做任务和学文本相融合,引导学生在亲历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入境”“生情”“践行”,文意兼得,知行合一。

比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教师也可以“情境任务”的方式来这样教:创设电影拍摄的情境,安排做小导演的任务。教师先从学生看过的《长津湖》电影入手,借助电影截屏,引导学生理解“广角镜头”和“特写镜头”,然后让“小导演们”给《狼牙山五壮士》设计“广角镜头”及“特写镜头”,完成自己的“拍摄脚本”。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选择拍摄的场景,要将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等拍得细致、生动,让观众通过画面感受到英雄人物的内心。在学生交流拍摄脚本时,教师还创设采访情境,让“小导演”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让“小观众”说说看到了什么,是否有问题要询问“小导演”等,以此激发学生进入角色以及助推伙伴间的互相学习。教师还可以运用情境设疑,提问学生为了拍摄高效,能否删掉“广角镜头”或“特写镜头”,以激发学生在问题探讨中感性地体会何谓点、面,以及点面结合生动地描摹出了五位壮士的高大形象,壮士们的精神万古长存。

《狼牙山五壮士》还可以作为革命文化题材单元中的一课,将之放在大情境、大任务中进行教学。教学中可以创设为学校筹建一个虚拟的革命纪念馆的大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任务学习。具体可以设计三个任务:布局展厅、精选馆藏、组织活动。对不同的任务再设置具体可操作的学习活动。如,“布局展厅”中,设计“写序言”“展厅命名”“写结束语”,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本单元内容,将三篇革命文化类的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按照革命年代顺序重新整合学习,以关键词或小标题的方式提炼每篇课文的核心内容,并以此给展厅命名。“精选馆藏”中,设计“照片展”(全景照片及特写照片)、“图书展”、“物品展”等,学生在精读细品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外资料,为展馆选取典型场景、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典型物件等作展示内容,并配以文字、图画等,说明自己布展的理由。“组织活动”中,设计“故事会”“演讲社”“歌咏赛”“影视厅”“板报展”等个性化、可选择的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整合学习,综合运用。以上每一个任务均是在系统意义之下的彼此融通、层级推进,以进阶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达成素养培育的目标,也让看似“远”“大”的革命文化真实的、鲜活的、生长的,镌刻进学生的精神基因中。

转自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