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写读互促”式单元统整教学设计举隅

2024/9/20 11:27:02  阅读:1 发布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内容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学术界对教学的重新审视、改良与建设,也为单元统整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与相关研究成果,我们设定了以终为始“写读互促”的单元统整教学设计,清晰地分为“两步到位”设计:

步骤一:锚定“写作”为顶层学习项目。大单元教学的规划与设计采用“逆向运动”,从单元的最后一个任务——写作入手,去考量、重组、设计之前的教学中,要做些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当学生进行写作、编辑、创意剧本等学习活动时,呈现出对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情形,都能反映出其高阶思维的质量,也展示着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能力。同时,作为单元教学的最后一个教学内容,写作任务的完成也是检测本单元教学目标是否真正抵达的重要标尺。因此,这一框架的顶层设计就是——认定“完成单元习作”为大单元学习中最具高阶思维意味的学习项目。

步骤二:统筹单元的整体教学。顶层确定后,要让整个单元的教学趋于一体化,一致性,让单元中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形成协同力,不断迈向知识深度,共同促进目标达成。韦伯在知识深度模型中提出 4 个水平的“金字塔”模型。水平 1:回忆。包括回忆信息、简单运算或使用公式等。水平 2:技能 / 概念。包含智力运算的参与,不仅仅是习惯性反映,要求学生做出决策来处理问题或开展活动。水平 3:策略性思维。要求推理、计划、使用证据。水平 4:拓展性思维。在一段时间里进行复杂推理、计划、设计与多重思维。这一“金字塔”结构的顶层已经锁定,同时就影响决定着基座部分的知识宽度与教学边界,明确了单元学习中学生要获取什么,储备什么,经历什么,形成什么。“学什么就教什么”,“教”的内容随着“学”的项目发生改变。

具体说,统筹后的大单元统整教学,设计应有三方面推进:

1)明晰各篇目学习项目,确保基础建设扎实且充分。围绕着目标达成,各篇目的学习不能同一力度,统一方法执教。不同篇目中所承载的任务不同,设立的学习项目也不同,但都应形成合力,确保目标的落实,这类似于夯实金字塔的“基础建设”。(2)观照与联系各个项目,确保策略形成系统且灵活。单元统整教学中的各个部分虽然承载着不同的学习任务,但不能完全割裂,应该注重各种方案在学习项目中的调用、融合、互补,在实践中予以综合运用,这有利于策略的形成。(3)发挥“中间人”作用,确保目标达成真实且有效。信息加工学中有“中间人”概念。即甲与乙之间有联系,甲与丙之间也有联系,乙和丙之间也有联系,那么甲就占据着三者之间的重要结构位置,被称为“中间人”。教科书与学生之间的“中间人”,就是教师。在单元统整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中间人”的作用,这关系着目标达成的效果。

以下借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介绍“写读互促”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单元写作目标为: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借助“过关清单”理解写作目标如下:

项目一:写作内容

【学习内容】:按照游览顺序把游览中的景致写清楚,突出景物的特点。

【评价参考】

①能按顺序把游览中的景致写清楚。

②能重点写出印象最深刻景物的特点。

项目二:写作能力

任务 1:素材组织力

【学习内容】:通过回忆,结合曾经观察所得,选择与准备材料。

【评价参考】

①调动游览记忆,结合曾经游览过程中的观察,形成对景点的印象。

②能选择印象深刻的景点作为材料,绘制“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③在阅读与表达中积累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主动运用在习作中。

任务 2:语言组织力

【学习内容】:能运用积累的语言写清楚景物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

【评价参考】

①语言通顺、能写清楚对游览过景物的深刻印象。

②能运用承接词把游览过程写清楚。

任务 3:段落组织力

【学习内容】:写出游览地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按顺序写清楚游览过程。

【评价参考】

①按一定顺序写清楚游览的过程。

②能用过渡句,让景物之间的转换更自然。

③能重点写出印象最深刻的景点,突出其特点。

④段落中各句表达流畅,前后各句联结通顺,集中写清一个景点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任务 4:全篇组织力

【学习内容】:每一个景点各写一段,用上过渡句串联各段成篇。

【评价参考】

①检查遗漏,全文基本上不少于三段。

②每段各写一个景点,均能突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

项目三:写作情态

任务 1:快乐表达

【学习内容】:乐于书面表达,习作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评价参考】

喜欢表达,喜欢写作,能感受到游览的快乐。

任务 2:主动分享

【学习内容】: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评价参考】

①愿意读给同学听,让同学帮助发现不通顺的地方。

②能请同学评价是否按一定顺序将游览过程以及景物特点介绍清楚。

任务 3:习惯养成

【学习内容】:主动观察,主动积累,能不拘形式地写。

【评价参考】

日常留心观察,获取印象。

任务 4:注重规范

【学习内容】:能规范书写,保持页面整洁。

【评价参考】

①文中的选词用句、标点符号等,书写时符合规范。

②使用修改符号处,依然保持页面整洁。

③整体页面书写规范,阅读时能有整洁、美观的感受。

④能在检查中主动修改,文章无明显差错。

专项总体评估:(1)能选择一个游览过的、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把题目补充完整。(2)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并突出其特点。(3)能借助游览路线图,按游览顺序把游览中的景致写清楚。

在确定写作目标后,设计单元统整教学规划。具体“写读互促”式单元统整教学设计如下:

1课时

【学习目标】: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目标 2:了解“印象深刻”;目标 3:激活生活印象,初步完成选材。

【学习任务】:1. 阅读与鉴赏:通读《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2. 表达与交流:课文中印象深刻的描写;3. 表达与交流:生活中留有深刻印象的景点。

【成果评价】:优秀:完整批注,无遗漏;能在交流中主动分享。

良好:基本完整批注,在交流中能增补;能在交流中主动分享。

合格:有进行批注,能在交流中增补;能准备好分享内容,愿意参与,在同伴分享时能倾听,分享后能根据需要调整。

2-3 课时

【学习目标】:1. 获取课文中的写作知识与方法,学习作者表达技巧;2. 加深理解“按照顺序观察与描写景物”这一核心知识;3. 绘制导图,以可视的图例巩固学习成果。

【学习任务】:1. 阅读与鉴赏:欣赏《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精彩描写部分,提取描写的方法;

2. 梳理与探究:学习“初试身手”中的手绘导览图,提取绘制方法;结合《海上日出》,绘制“时间 + 变化”导图;结合《记金华的双龙洞》,绘制“线路 + 地点”导图;

3. 表达与交流:结合导图,交流学习心得。

【成果评价】:优秀:对“写得好”的句子能说明好在哪里,能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说明;能结合课文内容,绘制形象、美观、信息完整的导图。

良好:对“写得好”的句子能说明好在哪里,能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说明;能结合课文内容,绘制导图,路线、景点等基本信息完整,画面整体美观。

合格:基本明白“写得好”的句子以及好在哪里;能结合课文内容绘制出导图,路线、景点等信息较完整。

4-5 课时

【学习目标】:1. 以导图绘制方式,理解写作目标,掌握方法,推进习作的选材;2. 完成生字词的自学。

【学习任务】:1. 梳理与探究:回忆并结合材料,自选景点,绘制导图;2. 表达与交流:结合导图,回顾并提炼写作方法;3. 阅读与鉴赏:自由阅读《颐和园》或《七月的天山》,印证学习结果;4. 识字与写字:识记会认的生字、练习书写会写的生字。

【成果评价】:优秀:能准确说明写作方法;能绘制形象、美观、信息完整的导图;行走路线清晰,有方向感、序列感。

良好:能准确说明写作方法;能绘制信息完整的导图;行走路线清晰,有方向感、序列感。

合格:能明白写作方法;能绘制导图,信息基本完整;行走路线清晰标注。

6-7 课时

【学习目标】:1. 了解承接词的类型;认识承接词的作用;2. 掌握承接词的使用方法。

【学习任务】:1. 梳理与探究:结合批注,阅读《颐和园》,发现景点之间承接的写法。2. 梳理与探究:结合批注,阅读《七月的天山》,印证景点之间承接的写法。3. 表达与交流:总结景点之间承接的写法。4. 表达与交流:以校园为素材,列出参观游览路线,设计作文提纲。

【成果评价】:优秀:能结合批注,完整地发现习作例文中的承接词,理解其价值;在练笔中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承接词。

良好:能结合批注,完整发现习作例文中的承接词,理解其价值;在练笔中运用自己熟悉的承接词。

合格:能结合批注,发现习作例文中的承接词,基本理解其价值;在练笔中能运用。

8-9 课时

【学习目标】:1. 完成习作,自能修改;2. 能在与同伴交换修改中完善。

【学习任务】:1. 梳理与探究:选取印象深刻的景点,补充完成命题。2. 梳理与探究:结合绘制的导图,补充、完善,整理思路。3. 表达与交流:完成习作。4. 表达与交流:交换阅读、修改,检查顺序是否清晰、景点特色是否突出。

【成果评价】:优秀:能选择恰当的景点;能绘制与习作内容匹配的导览图;能主动修改,文章条理清晰,能突出景点特点,留下深刻印象。

良好:能选择恰当的景点;能绘制与习作内容匹配的导览图;能主动修改,文章条理清晰,景点特点明显。

合格:能选择恰当的景点;能绘制导览图;能在教师指导下修改,文章有条理,景点有特点。

1 课时

一、以生活场景导入单元学习

学生活动:展示旅游照片,分享旅行经历。

教师提出核心问题:景点美且丰富,如何清楚地介绍,让未曾到过的人向往。

二、在课文学习中初步了解方法

教师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海上日出》,圈画标注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描写日出样子的句子。

学生活动:完成自学并交流。

教师出示学习要求:【课件展示】

默读《记金华的双龙洞》,圈画标注出文中表示景点的词语、描写景点样子的句子,完成课后练习。

学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单填写,之后交流。

【学习任务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联系与比对学习。

1. 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2. 同样是按照顺序写,两篇课文采用的写作顺序有什么不同?

3.讨论:写景物时,顺序如何确定?

三、交流分享

教师组织小组合作。

1. 在曾经游览的景点中选取“我的最爱”。

2. 回忆旅行经历,回想游览的行走路线。

学生活动:在合作小组中交流。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结果。

师生共同得出学习结论:按照顺序游览景点,按照顺序写下游览经历。

2-3 课时

一、捕捉“印象”,欣赏文字中的风景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批注的句子,分享课文中读风景的描写。

教师组织集中学习:完成《海上日出》课后第二题的欣赏。

1. 学生集体朗读指导。

2. 学生关注加点字,圈画出动词。

3. 提取动词中展露的“印象”:感受太阳升起时的运动中的力与美。

4. 教师指导学生关联生活,加深体验印象中的“动感”。

5. 朗读指导,加深体会“印象”。

教师提供自由欣赏流程:印象捕捉——方法提取——朗读展示。

学生活动:自由欣赏,集体共享。

二、突出“感受”,理解加深印象的写法

教师组织集中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孔隙”部分描写。

1. 学生自由阅读,畅谈感受。

2. 体验活动:按照课文内容描述,模拟在船上仰卧的姿态。

3. 指导学生关注:贴、挤压、稍微、准会等描写“感觉”的词语。

4. 朗读加深体会,掌握表达“感受”,在读者心中留下的印象。

5. 播放课件,展示进入孔隙的资料。【课件展示:相关视频】

学生活动:在《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寻找带有“感受”的句子,与同桌交流,体验突出感受,留下印象的写法。

教师总结: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在写的时候精心

选用词语,融入自己的感受,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学习导览图绘制

出示“初试身手”,师生共同分析导览图的绘制要求。

1. 标注景点,分景区绘制。

2. 有方向指示,有行走路线。

3. 使用简笔画、色彩等,让画面更生动。

学生活动:将课文绘制成简单的导览图。

1. 分组尝试:第一组,为《海上日出》绘制导览图;第二组,为《记金华的双龙洞》绘制导览图。

2. 完成绘制后,两个小组交换欣赏、互评,完成评价单。

 3. 情境模拟:结合导览图与课文学习,尝试进行“导游”。

1)个别学生示范。

2)填写评价单,进行评价。

4-5 课时

一、绘制原创导览图

学生活动:结合学习收获,选取自己熟悉的景点,绘制原创导览图。

教师组织“导览图巡展”。

1. 重点示范一例,集中欣赏。

2. 即兴布置小组展区,交换欣赏。

3. 推荐“印象深刻”的经典导图,全班展示。

学生活动:结合导览图,回顾绘制要点。

二、师生共同提炼写作方法

学生活动:自由讨论后汇总,提炼写作方法。

1. 按什么顺序参观,就按照什么顺序写。

2. 每写一处,努力突出这一处的特点。

3. 适当融入感受,让描写留下更深刻印象。

学生活动:印证写法在具体文章中的运用。

1. 自由阅读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

2. 标注习作例文《颐和园》中涉及的景点,以及表示作者行走线路的描写。

3. 完成《颐和园》课后练习。

4. 标注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中涉及的景致,以及表示作者观察天山顺序的描写。

5. 汇报交流,突出对“顺序”“特点”的关注结果。

三、书写生字

学生活动:借助字帖练习,完成“会写”的生字摹写。

教师巡视并提示:镶、紫、臀等易错字的书写。

6-7 课时

一、凸显“承接词”在文中的存在

学生活动:阅读《颐和园》,画出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之间的过渡句,找到句子中表示景点之间,作者游览时行走路线的承接词。

学生活动:阅读《颐和园》后,填写学习单。

教师组织讨论:如果少了这些承接词,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巩固对承接词作用的认定。

二、发现“承接词”的不同作用

教师组织复习:之前写作中,使用过哪些承接词?

学生活动:回忆曾经使用的承接词。

教师组织学习:精读《颐和园》中的批注,发现承接词的不同作用。

学生活动:研读批注。

1. 交代游览位置。

2. 让景点过渡自然。

3. 体现观察的视角。

4. 其他……

三、验证“承接词”的作用

学习活动:阅读《七月的天山》,结合批注,画出“承接词”发现作者的观察顺序。

师生交流:承接词在“按顺序写景物”一类文章中的作用。

四、尝试列提纲

师生实践:教师带领学生,按照一定线路,快速游览校园。

教师布置任务:

1. 选取校园中留给人印象深刻的区域,作为“景点”。

2. 根据行走路线,设计写作顺序,填写景点顺序表。

3. 写出“一个景点”到“下一个景点”之间的过渡句或承接词。

4. 借助学习单,完成《游校园》的作文提纲。

8-9 课时

一、补充命题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游览过的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学生活动:交流分享,之后根据游览经历,选取印象最深刻的一处,将命题补充完整。

二、绘制导览图,为习作再做准备

学生活动: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游览照片等资料,绘制导览图。简单标注出景点之间的承接词。

三、试写片段并评析

学生活动:试着描写其中一处景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写后同桌交换,使用评价单进行互评。

四、连接与延展写作并评析

学生活动:使用承接词,加写一个过渡段,对接写出下一个景点。写后同桌交换,使用评价单进行互评。

五、完成全篇

学生活动:写后个别展示,朗读。

教师组织学生随文评点。

学生活动:写后同桌交换,使用评价单进行互评。

转自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