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上好古诗课,首先需要回望古诗教学的三个初心

2024/9/20 10:58:44  阅读:1 发布者:

中国古典诗词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教学自然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不小的比重。如何开展古诗教学,也是教师尤为关注的话题。究竟怎样才能上好古诗课呢?古人曾有诗云“穷源须要识初心”,这里我们不妨结合具体诗作的讲解先讨论三个古诗教学的“初心”问题:教师为何教?诗人为何作?学生为何学?

1

教诗之初心——

今天为何还要教古诗

毕竟古典诗词距离当下的生活有较大的时空距离,那么今天为何还要教学生学古诗呢?如果是单纯地为了应试,那么考试“指挥棒”为什么要加大古诗词的比重呢?教诗的初心究竟何在?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诗词从小就嵌在学生们的脑子里,会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国的古典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数千年来深度参与了文化核心价值的生成与民族精神的塑造,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被喻为中华文化的“芯片”。通过这个“芯片”,人们可以积累、传导、生成生活智慧。以统编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

目前留存下来的王之涣的作品只有六首绝句,《登鹳雀楼》以短短的二十个字,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使诗人自己与鹳雀楼留下美名。这首诗的教学设计可以由浅入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从色彩上看,是黄白两色的相互映衬,从声音上看,“依”之留恋与“入”之决绝也形成对比,而从画面整体上看,西方是太阳的沉没,东方是大河的奔流,也是一种对举,共同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文本张力。然而一首好诗,除带给学生色彩、声音、画面的直觉感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引领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因此,教学中还可以增加启发、感悟的环节。

“白日依山尽”是一个人向西看,从天空到远方;“黄河入海流”是一个人朝东望,自水面到天边。这句诗描述了一个人自西向东举目观望,找不到一个伴侣,甚至遇不到一个对手时的那种孤独感。面对人生中的孤独怎么办?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说要不断提升自己精神的境界,来对抗这种人世间的孤独。此外,落日西沉、河水东逝其实是古典诗词中常常并列出现的两个意象,如“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卢照邻《行路难》)、“西沉浮世日,东注逝川波”(于武陵《感情》)、“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辛弃疾《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等。这两个意象的并举意味着什么?这是“逝者如斯”的自然规律。“白日依山尽”,“白”是光明、明亮,这光明的白日要在西边的山头慢慢地沉落了,象征着什么?象征着无法阻挡、无力抗拒。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没有任何英雄甚至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可以让太阳不落山。“黄河入海流”说的也是人类的无可奈何,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表达的意思相似。面对生命中的无可奈何,我们该怎么办?只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通过自己精神层次的提高来面对无法改变的生老病死、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等。再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展示出天地宇宙的那种开阔、广大,最后一个“楼”字点题,说明一个人即使已经登上了鹳雀楼,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和高度,有幸领略到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美好的景色,但是依然不能停下脚步,因为前方还有更美好的风景,还需不懈地努力、不断地进取,这样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人生才能到达一个更高的层次,进一步彰显生命的意义。

古典诗词的教学还应有意培养学生体味、积累诗中用字的精准。比如《登鹳雀楼》的用字精妙独到,准确表达了不断攀登、执着追求的精神。通常我们形容夕阳西下,会说太阳“落山”“沉没”,此诗首句用的却是“白日依山尽”。为什么不是“白日依山落”,不是“白日依山没”,也不是“白日依山下”,而偏偏选用“尽”字呢?第三句的“穷”字也绝非“目”字的常用搭配。为什么这里不用“欲观千里目”,也不用“欲瞻千里目”,而偏偏用的是“欲穷千里目”呢?因为这两个独具匠心的字出现在同一首诗里,就是“穷”“尽”,体现出穷尽一切的追寻精神。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应该更注重为学生自身成长储备精神力量。

2

作诗之初心——

如何体悟诗人的创作初心

中国的古典诗词可以唤起人们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充实自信的精神。古人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自己的理想志向来写诗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咏荆轲》)。千百年后的我们再诵读这些作品,依然能够受到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力。韩愈曾有诗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中华民族古圣先贤通过古典诗词流传下来的品格、胸襟、智慧、修养,依然可以照亮当下学子的人生之路。

提到诗人的创作初心,大家往往会想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鉴赏方法。《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强调以作者(一说读者)之“意”去“逆”(迎受、领会)作品中的诗人之志,求得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则强调只有了解了作者本人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很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旨。那么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我们又该如何引领学生去剖析作者的创作初心呢?以统编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柳宗元的《江雪》为例。

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杜甫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唐顺宗永贞元年(805 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但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身编夷人,名列囚籍”(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流放十年。险恶环境的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他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文加以展现。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使诗人的主观心情显得比较寂寞,有时甚至不免过于孤独、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置孤舟于空江风雪中,远望则鸟飞不到,近观则不见人踪,而独有渔夫披蓑戴笠,一竿在手,独钓其间。

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引领学生去探得作者当年的创作初心呢?其实这首短短二十字的小诗很特别,首先,它押的韵是入声韵,如果把诗中这几个入声的韵脚“雪”“绝”“灭”都读为短促的仄声,音声之间自然会传递出一种坚决、激愤与执着。将此诗每句的首字串联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孤独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内心是否强大,尤其是这“千万孤独”。江寒鱼伏,钓之不获,那老翁又何以能稳坐于严风盛雪孤舟之中呢?

其次,这首诗的诗题是《江雪》,但前两句既不沾“江”,又不沾“雪”,重在写“无”:无鸟、无踪。山上的飞鸟,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普通的景象。可是,诗人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后面,再加上一个“绝”字和一个“灭”字,这就从高处、远处、大处落笔,把最常见的、最普通的动态一下子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千山鸟飞绝”中,山是高的,鸟也是在空中飞的,都是需要举头仰视的。“万径人踪灭”中,径是脚下的路,和人的踪迹同样是需要低头俯视的。这俯仰之间的观览即一种遍举,再加上“千”“万”之巨,此诗开篇两句其实表现了仿佛有一张自上而下笼盖一切的大网,人们孤独地被包裹在这张巨网之中。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看不到边际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突出。“千山”“万径”给下面两句中“孤舟”“独钓”的画面作陪衬。如果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失去强大的感染力了。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描写,但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反而显得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活跃起来了。

这种孤独无处不在,它如此强大以至于没有任何人可以逃脱。那我们如何才能抵挡这种外在的孤绝恶劣的环境呢?视角由远及近,“孤舟蓑笠翁”中,只有孤舟,如此形单影只;只有蓑笠, 如此微不足道, 而“ 翁” —— 老者, 却可以做到“独钓寒江雪”,为什么?顾随曾有词云:“自添沉水烧心篆,一任罗衣透体寒。”(《鹧鸪天》)抵挡“透体”之“寒”,仅凭单薄的“罗衣”肯定不够,重要的是要有自内而外的“篆”之千回百转、“烧心”之滚烫炙热、“沉水”之芬芳馥郁,最关键是需有“自己胸中流出,盖天盖地”(《碧岩录》)的“自添”之自驱力。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孤身一人的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他的形体虽然孤独,却显得孤傲清高,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这个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最后,诗的末尾两个字点题“江雪”,而诗的主体却是寒江独钓的渔翁。全诗的诗眼正是末句的“独”字,包括作为背景的“江雪”在内的一切描写与渲染都是为了衬托这个“独”字,诗人的用意不是表现这种孤独寂寞之可悲和难以忍受,而是表现独钓寒江的可贵。这份孤独中带有一种孤傲清高的精神气质。初心立见!

闻一多曾经指出:“诗人对诗的贡献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诗人创作的深意往往隐含在遣词造句的技法之下,融于意象文本的呼应之中。教师在带领学生深切感悟作者的创作初心时,应抽丝剥茧地进行文本细读。

3

学诗之初心——

如何让学生葆有活泼的诗心

《荀子·劝学》篇曾言:“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也就是说,如果只是让学生用耳朵听了、用嘴巴背了古典诗词,而不对他们的心灵产生碰撞、不对他们的情感产生触动、不对他们的思想发生影响、不对他们当下的修为发生作用的话,就好似一个人找到宝藏却空手而归一般遗憾。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里说:“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诗”和“持”两个字,右半边完全一样,只有左边偏旁不同:一个是言字旁,另一个是提手旁。“持”是指用力才能守住。而“诗”呢?依刘勰所言,就是用言语使人守住性情。因此,古诗教学,绝不能停留在能背会写上,那不过是“刻舟求剑”罢了。更重要的是应该带领学生用古诗词涵养身心、敦励品行,从思想上体认古人的品格,从行动上践行古人的智慧,让学生葆有一颗活泼的心灵。我们不妨以统编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杜甫《绝句》为例。

759 年,杜甫携家人来到成都生活。后来,蜀地发生动乱,他被迫离开了一段时间。764 年,杜甫故旧严武被重新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并邀杜甫返回成都。在经历了“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一)的颠沛流离之后,杜甫怀着“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奉侍严大夫》)的期待回到了草堂。重返故园的杜甫心情舒畅,在城西浣花溪畔开垦了一块荒地,在一棵高大的柟树下建了一座茅屋。浣花溪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杜甫的草堂就在清澈的溪水旁,于是,他写下了“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杜甫的好朋友高适和严武都在当地为官,经常到他家里来做客,给他一些生活上的帮助。在两位朋友的关照下,杜甫“安史之乱”后的流离生活中难得出现了片刻的怡然自得。在这样的心境下,他一气写下了四首即景小诗,笔随兴至,即以“绝句”为题。

提起杜甫的诗风,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沉郁顿挫”。北京大学的葛晓音教授指出,杜甫的七绝大多作于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甚至是欢娱的状态中。因此,古诗词教学切忌脸谱化、“千诗一面”地死板讲授,而应该结合具体情境、具体意象灵活地阐发。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勾勒出四幅独立的画面,而且上下联之间、每联的两句之间都有着内在关联。首句写草堂前黄鹂鸣于翠柳之间,是近景;次句写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两个黄鹂鸣翠柳”,展现了鸟儿成双成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图景。“翠”是一种青绿的颜色,那诗人为什么不用“绿”,不用“碧”,而用“翠”呢?因为“翠”从声音上来说更响亮,从色彩上来看更鲜艳,从情意上来讲更珍贵。“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了白鹭结伴飞翔于青天之上,“白”“青”的颜色映衬出一派欢快、喜悦的动态景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画面洁净、高远,视线由近及远、自下而上,是一组越来越高、渐行渐远的图景,也寓示着每个人心智的成熟都是一个自下而上、从近到远的过程。

此诗前两句中的动词是“鸣”“上”,表现了动态的景象;后两句中的动词则是“含”“泊”,展现了静态的画面。上联纯写景物,下联则通过“门”“窗”,引出了人物。门窗关闭,人则无法发现外面的世界。只有推开窗、打开门,与外在的世界沟通,才能领略到高洁的景物,探寻到高远的目标。“窗含西岭千秋雪”写的是凭窗远眺西岭积雪,是远景。“窗”是一个经常在古典诗词中出现的意象,将读者由窗内的小空间接引到窗外的大空间。“含”字运用拟人手法,使窗外的景象仿佛一幅镶嵌在窗框中的图画,如在目前,十分贴切生动。“西岭”即西山雪岭,在成都府西。“西山白雪三城戍”(《野望》),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才积聚了“千秋雪”。“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其静。“岭”象征着高远,“雪”代表着纯洁,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敞开心扉,推开窗,去为自己找寻一个高洁、远大的目标,而且需要有“千秋”的执着。“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是指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要驶向东吴的船只,静中包含着动。这一句说明确立了目标之后,我们还应该脚踏实地地做事情,增强自身行事的才干和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船”这个意象:一方面它可以把人从此岸接引到彼岸;另一方面,它又是负重前行的交通工具,而且要行驶“万里”之遥,展现了其任重道远的担当。“千秋雪”言时间之久远,“万里船”言空间之广袤;“千秋雪”言目标之高洁、坚守之执着,“万里船”言行动之有力、任重道远之担当。身在草堂的诗人,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是何等开阔的胸襟!

如果以绘画构图的角度来审视这首诗,可以发现“两个黄鹂”是点,“一行白鹭”是线,“窗含西岭”是面,“万里船”则是体。一首二十八字的绝句,实现了点、线、面、体的结合,蕴蓄了丰富的智慧,能给人一种向上的引领,使人的品格得到提升。

上好古诗课,首先需要回望古诗教学的三个初心:教诗之初心、作诗之初心、学诗之初心,诚可谓“皎皎初心质天地”

转自人教数字微服务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