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注重“反馈”的设计,让学习更加有效

2024/9/20 9:16:38  阅读:1 发布者:

反馈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又称“回授”。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可见,在反馈发生的时候,输出和输入,形成了相互的支持或者干扰,反馈的信息和发出的信息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功能。

学习论中公认有效的“刻意练习”法,将及时反馈作为刻意练习的必备环节,并做出进行反馈和未曾反馈的效果差别比对。这一差别在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桑代克的实验中也得到证实。

桑代克曾经精心策划了一个实验,让学习者蒙上眼睛去画一条4英寸的线条。在没有任何反馈的情况下,参与者尝试了3000次,没有任何进展。随后在对比实验中,组织者在实践后进行反馈,效果立刻凸显。实验得出结论:实践本身不能造就完美,除非获得反馈的机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过程性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实施这样的评价方案,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测量出学生的学习水平,监测学生的学习发展状态。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习进行改良,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方案的重要手段。过程行评价也提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更为注重对学习的及时反馈。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阶段成果及时反馈,或者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反馈活动,这是让学习更加有效的组织环节,是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执行方案。

在美国教师斯蒂芬妮·哈维和安妮·古德维斯合著的《上好一堂阅读课》中,介绍了组织学生进行“口头”与“书面、艺术和数字化方式”反馈的方案[[]斯蒂芬妮·哈维 安妮·古德维斯.上好一堂阅读课(3)[M].刘成盼.,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97-99.]。以下介绍这两组方案,并对其进行分析,使之成为教学设计时的有效参考。

01

设计口头的反馈方案

方案1:与同伴交流

结合学习内容,和同伴交流学习结果。这种方式,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且能更为深入地参与学习活动。

方案2:结对子

让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问题或研究主题两两结对。教师提醒学生在结对子合作中最重要的是学会倾听。同时,在听同伴的反馈时,将遇到的问题和想法记在便利贴上,之后可以围绕记录的内容展开讨论。

方案3:合作做出反馈

教师和学生合作,先示范如何使用合作进行学习,之后鼓励学生结对子,继续合作学习,包括回顾之前的学习结果,继续深入研读文本等,并对合作结果继续做出反馈。

方案4:小型非正式讨论小组

3-5个学生为一组,就需要学习的文本内容展开讨论。讨论时可以在组织形式上有所设计,例如围坐成一圈,以便学生在发言时,可以互相关注,并设定发言的流程与顺序等。

方案5:拼图式讨论

结合需要持续深入讨论的话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同主题相同但视角不同的文本,要求学生继续进行“拼图式”讨论。让学习中的信息支持更丰富,学习中参考的因素更多样,让学生更能真实地面对复杂而精微的现实世界,让学习效果更为深入、具有实效。

方案6:读书会式的讨论

让学生阅读同样的文本,然后像成年人参加读书会那样聚在一起,组织讨论并做出反馈。这种真实的对话环境能够激励参与者积极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并将文本与个人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方案7:信息学习小组

在这些小组中,学生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研究,构建知识体系。这些话题可能来自课程中的某个方面,也可能单纯源于学生的兴趣。组织信息小组,就是让讨论中的“头脑风暴”来得更猛烈,不受到干扰,让创意的灵感更容易爆发。

方案8:探究小组

针对面临的问题,组织专项探究小组。在这些小组中,学生围绕需要合作进行探究的,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反馈,并从中挖掘信息。

对口头的反馈方案的分析:

口头反馈的方案,让反馈变得更灵活、更及时,让学习中的每一个体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由于口头反馈的随机性更大,对思维的灵动性更有促进作用,更有助于学生即兴发挥,也有利于教师实时监控学习情况,对反馈的结果进行再次加工。

例如,对反馈结果进行评估;将反馈结果转化为参考信息;借助反馈修正教学设计,推动教学向前发展等。

口头反馈的方案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高频发生。伴随着学习活动,较高频率地出现。

第二,多元互动。在口头反馈中,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各信息媒介之间的更多元的互动,让反馈的信息更为丰富。

但口头反馈也有其难以回避的问题,如难以固定,难以持续追踪,不利于学生继续推动学习向深度发展等。因此,口头反馈还需要与其他方式配合进行。

02

设计书面、艺术和数字化方式做出反馈的方案

尽管口头反馈最为直接,但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做出的反馈,能够促使他们对学习有更为深入思考。这一部分的涵盖了以下几种反馈方案:

方案1:批注式反馈

采用形形色色的书面和数字做批注,包括在页边空白处做笔记、用符号在文本上做标记、在便利贴上做记录,做电子笔记、制作思维记录单等,在学习过程中捕捉信息,形成记录。

方案2:简快式反馈

使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如速写、博客、小调查、列清单、画信息图等)做出言简意赅的反馈。

方案3:小作品式反馈

借助写作、绘画或制作手工制品等反馈,激发学生创作出篇幅更长、主题更丰富、体裁更多样化的作品。

方案4:创造式反馈

借助新兴的创客运动,生成新的反馈方式。创客运动利用了电脑编程的便利性,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基于真实环境、可以亲身实践、有创造感的反馈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编程对所学、所思做出反馈,也可以走低技术路线,如搭积木、制作模型等。凡学生能想象到的,就能反馈,反馈就是创造。

方案5:艺术表达式反馈

这类反馈的具体形式有巨幅海报、壁画、视频、歌曲等。

对书面、艺术和数字化方式反馈方案的分析:

以书面、艺术和数字化方式做出的反馈,能让学生更有充分的时间展示学习细节,让教师更全面诊断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同时,以书面、艺术和数字化方式做出的反馈,让反馈本身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反馈的过程中,更多样展示自己的才能,体现学习的价值。

所有书面、艺术和数字化方式做出的反馈结果,都成教师设计的最佳研究样本。

书面、艺术和数字化方式反馈方案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提供专项时间进行保障。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提前预设,以便于学生在参与这一类反馈时,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开展活动。

其二,具有搭建平台的意识。这类反馈,提供由课内向课外衔接的途径,让学习向课外向更广袤的领域延伸。因此,设计时可以更为灵动,不要拘泥于形式。

第三,无限可能。这类反馈方案,开放了全新的创意空间,让学习活动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增值。因此,教师可以去除对评估的刻板认识,以更灵活,更切合儿童学生发展需要的评估观念,去看待反馈的结果。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教育科研的持续发展,反馈的方式必将层出不穷。

无论以哪种反馈方案,关键在于要有意义和价值,必须确保反馈的真实有效。在教学设计中对反馈方案的重视,是从教学设计层面,在日常教学中落实新课标“教--评一致性”理念的具体措施,也体现着教学设计领域自身的发展。

转自语文榕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