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科德育怎样落地?

2024/9/20 8:43:54  阅读:1 发布者:

学科德育是德育的重要途径。落实学科德育,第一要从教学内容的内在资源、知识与道德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等维度,准确理解学科德育的内涵;第二要明晓学科德育是学科教学的应有之义,是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需要在创新实践中有效解决虚无化、浅表化、泛化、僵化等问题;第三要全面优化学科德育的实践,坚持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把握学科德育的学科特质,彰显教学的德性,贯通学科德育的境界。

学科德育是德育的重要途径,要落实新课改“坚持德育为先”的要求,必须把学科德育摆在应有的位置,从认识上加以澄明,在实践上努力创新。

一、准确理解学科德育的内涵

(一)从教学内容的内在资源理解学科德育内涵

学科德育首先指向学科教学内容的内在资源。什么是教学内容的德育资源呢?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德育的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从这些上位文件的表述看,德育不仅仅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而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视野里完整的积极人格教育。

内在资源是指组成教学内容的素材中显见的德性。以语文课程来说,其课程内容主要的主题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突出上述主题的同时,还应选择反映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特别是儿童生活等方面的主题。”[1]这些主题凝聚的学习素材大多闪耀着德性的光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分学段阐说课程目标时,每一个学段最后都有一段话,指出在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培育核心素养时,要重视学科德育,如第四学段的最后一段话是:“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表达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体会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风范,体认英雄模范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优秀品质,培育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2]这是文道不分家的语文传统在当下的自然体现。

德育资源在人文学科、艺术学科比比皆是,在其他学科中也并不少见,因为在教材中,知识的载体往往是叙事性的,还常常连接着生活情境,自然就融入了德育资源。而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也都是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的。教师自己开发课程时,常常“文章合为时而著”,素材的思想性也能得以彰显。

(二)从知识与道德的关系理解学科德育内涵

知识的最高价值是真、善、美的统一。“知识的目的在于求真,求客观事物所投射的真实,求人生切合真实世界,求知识切合价值,从而获得对客观真实事物的正确认识。而真恰恰是道德判断的前提。知识的效用在于扬善,即利用知识改造社会,改造人生,实现自然宇宙、生命个体、人伦社会、天地精神之和谐。知识的这一效用使知识具备了人性、人道性质。知识的理想在于追求‘开物成务’的美学境界,即把握客观,化解矛盾,实现人类理想。”[3]

知识与道德是一体的,每个学科的知识都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4]

知识与道德是一体的,学科知识为道德成长奠定了理性基础,“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建立在对人、物、事及其关系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正是在对事物认识的基础上才形成相应的态度和情感”[5]。《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态度责任”这一核心素养有如下阐述:“态度责任是在认识科学本质及规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6]

知识与道德是一体的,因为知识的学与知识的用是连接的,而“用”是有价值性的,“学校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知识与行为的关系”[7],“知识为行为之重要标准,不能养成知识,即不能养成道德”[8]

(三)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理解学科德育内涵

有学者认为,“教学是一种内涵深刻的道德活动”[9],在新课改的话语体系里,也就是指“过程与方法”有解放学生、支持学生的要求。“目的与手段保持一致,不仅教学的原点建基于师生个体性的精神自由之上,教学努力引导师生走向一种德性生活,更是通过道德的手段来推动它、实践它。”[10]

一是要树立“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观,研究学生,发现学生,激活学生,让学生以知识建构参与者的身份沉浸在认知的情境中,使其主体精神得到生长。

二是要为课堂打开生活之门,加强其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这样做必然会引进学科德育的源头活水。

三是要注重师者本身“美学形象”的塑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多重身份,他是审美主体,需要发现教学内容的美、教学对象的美、教学情境的美;他又是审美客体,应当呈现教学劳动的形态美,为学生提供审美示范;他还是审美中介,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境界。

如是,师者在“做人”这一点上,就具有了教科书的意义。

二、充分认识加强学科德育的意义

(一)学科德育是学科教学的应有之义

无论东西方,知识学习都是首先指向道德的培养。面对现代教育的分科教学,学者们一直关注对教育教学内在关系的研究,如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11];杜威指出“学科具有社会性”,也是强调学科教学自然地包含了学科德育的内容,因为人的社会性教育包含了要培养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道德素养。

(二)学科德育是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只是一句口号,它是现代中国教育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从教育的基本规律看,育人是第一位的,培养德性完整的人是教育的第一价值。进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许多时候机脑可以代替人脑,智力的工作可以由机器代替。对此,一方面,科技越发展,驾驭科技的人越是要品德高尚;另一方面,机器替代人力,人们可以有时间享受德育、美育、体育,等等。

从现实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看,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需要有“慧眼”的。正是如此,党和国家对德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学科德育提出了具体要求。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指出:“加强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德育为先,在课程标准中对学科德育进行了具体引导和部署。义务教育各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都有直接指向学科德育的,如语文的“文化自信”,历史的“家国情怀”,英语的“文化意识”,地理的“人地协调观”,科学的“态度责任”,物理、化学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生物学的“态度责任”,体育与健康的“体育品德”,音乐的“文化意识与素养”,美术的“文化理解”等,都具有明显的道德性。此外,数学的“三会”建基于“现实世界”,自然与德育相关联;道德与法治的全部、劳动课程的大部分核心素养,都是具有德性内涵的。

(三)学科德育需要进一步创新实践

学科德育经过多年实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创新实践、提升境界。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虚无化,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见分不见人”,认为学科德育是软任务,可有可无,长此以往,其就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浅表化,不能从铸魂润心的高站位去认识学科德育,只是满足于走过场,应付交差;泛化,不是利用学科内生或教学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德育素材,而是生拉硬拽,套上德育的“外衣”,学科课上成德育课;僵化,学科德育的最高境界是润物细无声,但在教学一线,多见说教式、训诫式的德育,常常引起学生内心的排斥。种种问题,都有待我们在创新实践中有效解决。

三、全面优化学科德育的实践

(一)坚持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观

21世纪初,新课程启动时有一句开宗明义的口号:“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每位学生都发展了,也就意味着中华民族复兴有望。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应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新课程正是秉持这样的认识进行整体设计的。

学科德育要落实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观,一是要把“全面”和“自由”融为一体加以认识。“育人价值指向学生个体精神发展的全部。”[12]聚焦“整全人”的目标,才能完整地落实学科德育。

二是要通过学科实践来落实学科德育。学科德育是在学科实践中进行的,学科实践就是像专家那样“做事情”,当然这个“做事情”是以发展思维、升华情感为主线的。“做事情”对不对就是价值观,能不能“做事情”就是关键能力,在“对”和“能”的前提下“事情”做得好不好就是必备品格。只有坚持实践性,核心素养才能扎根。学科德育也应当遵循这样的规律,通过学科实践活动,达到“知道”“理解”“能做”。

三是要让学生体验德育的愉悦感、幸福感。鲁洁先生提出:“德育的享用性功能,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13]这种“享用”才是入脑入心的,才会有扎根生长的觉悟。“享用性”德育应该成为学科德育的理想追求。

(二)把握学科德育的学科特质

学科德育的基本内容是生长在学科知识里的,所以学科德育要在把握学科特质的基础上进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语文、历史、地理等课要利用课程中的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外语要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等等。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等也要根据课程特点落实德育。

(三)彰显教学的德性

德性指具有理性的人能决定自己的行动,一个人有了行善的意念和准备,并付诸行动,产生了效用。这种行为反复多次,习惯便成自然。“教学德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表现的道德品行。”[14]

教学德性在课堂上的表现,第一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爱是教育的灵魂,也是师德的灵魂。“教育的智慧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的、复杂的关心品质,这是人的崇高使命……”[15]第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师者乐观向上、豁达明朗的积极人格,对学生的精神发育有良好的示范作用。第三是道德的教学方式。“教学应当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16],“以正确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其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对整个人的精神教育”[17]。教学方式的道德感表现在:尊重学生,融入对每个学生的关爱;契合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富有创意,等等。卢梭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18]唯有“立己”,方能“达人”。

(四)贯通学科德育的境界

杜甫有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笔者在多年前就根据这首诗的意境,描绘了语文德育的三重境界[19],窃以为对于其他学科的德育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第一重境界:春风化雨。课文里的德育资源是一片片积雨云,教师的辛勤劳作是阵阵春风。春风化雨,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化”到位,如融化,在准确、深刻、创造等方面下功夫,通透地理解德育内容;分化,用辩证的眼光分析复杂的思想性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舍”都是德育应有之义;点化,或示以观点,或引来材料,使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更为突出;情化,“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要以情动情。

第二重境界:润物无声。润物无声有多种表现,其形式自然,没有画蛇添足的笨拙,也无油水分离的隔膜,而是水乳交融;分寸适度,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有时只是“点到”,未必就要“点破”,更不能“点过”;氛围和谐,课堂里弥漫着和谐的氛围,正是催发霏霏春雨的最佳气候。

第三重境界:花团锦簇。“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好雨”下上一夜,必然杂树生花,一片“红湿”,使学生在“享用”中蓬勃生长。

转自教育牧笛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