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数字技术赋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实路径

2024/9/19 17:21:13  阅读:1 发布者: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具有实践性、时代性、开放性、导向性的特点,课程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提倡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数字技术的加持,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可利用数字技术,运用丰富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采取更具实效性和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数字时代,教师需要具备数字化教学思维,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顺应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发展的趋势,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数字技术助力学情分析,精准教学

精准了解学情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法治意识形成的关键因素。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学习风格,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有针对性地选取案例与设计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根据学情差异,教师还可以实施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数字技术赋能的精准学情分析,能够帮助教师深度挖掘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获得准确学情,精准确定教学目标。

(一)依托各类软件,掌握实时学情

为了准确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遇到的困惑和需求,教师常常需要进行数据调查、分析,以确定教学重难点。数字时代,教师可以运用线上问卷调查软件快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学情。

例如,教学“让友谊之树常青”时,教师课前进行学情调查,发放线上问卷,设置了若干问题。对于问题“你认为友谊是人生的必需品吗”,超过80%的学生给出肯定回答。教师还设置了一些目标明确的多项选择题,如“你目前体会到友谊给你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追寻什么样的友谊”等。借助问卷统计工具,基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能够快速摸清学生对于友谊的认识,得出:学生都认为友谊是人生的必需品,但是他们往往只看到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而忽略友谊中的烦恼带给我们的其实也是一种成长;学生都希望获得真正的、持久的友谊,但是对于自身在交往中的品质缺乏良好的认识;学生对友谊的期待值很高,但是当现实中的朋友没有达到期待值时会陷入怀疑和困惑,不知道怎样处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等等。数字技术赋能学情分析,让教师的教学从真实学情出发,设计的教学活动更好地建立在学生的困惑点和发展点上,增强了教学互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获得感。

数字技术不仅助力教师课前更好地掌握学情,还能让教师运用在线平台、学习管理系统、课堂互动工具、数据可视化工具等,全面监测学生学习过程,直观看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偏好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教师运用大数据技术,还可进一步挖掘学生数据中的隐藏内容和趋势,如学习风格、认知方式、能力短板等,及时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内容和规划学习路径,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相契合,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二)勾勒数字画像,开展精准教学活动

学生数字画像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学习偏好等信息,它也描绘了学生的个性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特征,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教师通过持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勾勒学生的数字画像,能够实时监测学生学习效果,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有效性。

例如,教学“坚持改革开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进入新课:国家为什么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让国家和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之后,教师以安徽凤阳小岗村为例,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小岗村为什么要进行改革?为什么改革使小岗村产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作答正确的次数,以及参与讨论的次数等方面,对各问题作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借助教学平台数据统计功能绘制学生数字画像,从而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总体作答正确情况,教师发现这一比例较高,说明学生对改革开放这个主题的整体了解情况较好。若作答正确率较低,教师则要及时改进教学。分析学生个体作答情况,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例如,某些学生在第一问或者第二问上的表现明显低于整体平均水平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当然,学生画像还包括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呈现。在课堂反馈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哪些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掌握得更好,在哪些知识点上还需要加强,困惑点和易错点是什么。总之,利用数字技术绘制学生画像,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善用各类数字资源,提升教学实效

道德与法治课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课程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数字资源,为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培养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坚持改革开放”时,学情调查信息显示,现在很少有学生会自觉地将今天的生活放到历史中去观察。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改革开放,深刻理解改革开放何以伟大,教师专门从网络中查找了相关视频资源并做了如下设计:播放网络视频《百年中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百年中国走过了怎样的历程,要求学生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这一过程,用生动形象的视频资源让学生感受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巨变,不忘来路。接着,再播放视频《光阴的故事》(此视频是课前布置学生观看改革开放纪录片后由他们创作的关于改革开放重要时间节点的串联故事视频),呈现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办北京奥运会等场景,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中清晰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感受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的改革成果,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此课上,教师还依托网上展馆资源,设计了让学生“参观脱贫攻坚网上展馆并在留言区写下脱贫攻坚的感悟”的活动,让学生线上观看展馆资源,了解脱贫攻坚过程中党和人民付出的努力,促进他们对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理解,以鲜活、生动的平台资源延伸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

数字技术的发展,也让学生学习突破时空限制,学习资源更为丰富,线上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能够将各类整理好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案例、视频等上传至在线教学平台,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学习;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将教学资源发布出来,便于学生课后根据自身需要反复学习,进行巩固和深化。不同学校、地区的教师,也可共享教学资源,形成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三、数字技术助力深度互动、交流共享

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品格、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引入和开展尤为重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技术的加持,为教师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提供了广阔平台,使得教学活动更加深入、生动和有效,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一)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激发课堂教学活力

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能够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动教学情境,让他们随时随地圈画和标注,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例如,教学“创新永无止境”时,由于课前学生收集了大量实例来论证中国科技发展现状,课堂上,教师就可将学生的举例随机地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实时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我国科技发展情况,对这一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展示其梳理知识点后形成的思维导图,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标注和修改。这样的展示过程更能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参与感,有利于清晰学生的问题分析路径,发展他们的思维迁移能力。

(二)借助数字技术创设虚拟场景,引发深度互动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意识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方式也应与时俱进。数字赋能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许多机遇,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

数字技术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互动式的学习体验,依托教学平台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实时交流与讨论,还助力教师创建虚拟课堂或模拟场景,让学生在沉浸式的环境中深度互动,获得道德和法治课的深刻体验。

例如,教学“国家司法机关”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法庭审判场景,教师运用技术模拟了法庭审判场景,让学生沉浸式地感受法庭审判环节,如身临其境般参与到法庭审判等互动环节,发起评论或发表意见,深度参与其中,更直观、生动地理解所学内容,并在模拟情境中学习如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教师发起线上调研,收集学生的专注度和听课效果实时数据,以期提高教学反馈的精准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趣味性。

教学实践中,线上讨论、实时投票、互动问答等互动方式,也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需求,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借助数字技术形成的深度互动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还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线上作业+数字档案,进行多元评价

课堂评价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课堂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数字技术的发展,为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精准化和个性化。教师能够借助智能教学平台,跨越课堂时空限制,整合和分析学生学习数据,生成评价报告,让学生获得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提高教学质量。

(一)依托线上作业,实现即时评价

数字技术的发展,转变了教师的评价观念,也丰富了教师的评价方式。技术赋能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能够依托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形成数据驱动的评价方式。借助教学平台、网络媒体,学生可更自主地完成评价任务,得到即时反馈。这样的评价更具参与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教师还可依托网络平台布置线上作业,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和定制。例如,教学“国家权力机关”内容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重点知识,教师设计了在线测试和互动问答两种线上作业。学生完成作答后,系统会即时生成测试和问答结果。新颖的形式,即时的反馈,这样的作业深受学生欢迎,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利用数字技术,教师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和拓展的平台,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例如,教学“共筑生命家园”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创造力,教师组织学生创作“家园有我”生态海报作品。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在回想“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绿”的过程中,两名学生一问一答,用画出路线或实物的形式制作了海报作品,并命名为“低碳微行动,从我做起”,之后将其上传至教学平台进行展示,师生相互交流探讨。海报内容生动有趣,同时传达了人人有责的生态环保理念。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和分享创作经验,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学习热情被激发,自信心和批判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记录学生数字档案,关注过程性评价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坚持以评促教,通过对学生的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反馈,促进教师反思并改进教学方式,努力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同时,要综合运用观察、访谈、作业、纸笔测试等方法全面获取和掌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相关信息,加强纸笔测试与观察、谈话等方式的结合,关注不同情境中学生日常品行表现……由此可见,过程性评价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方式的重要一环,数字技术则为全面、准确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支持。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成长档案也在逐步朝数字化的方向转变。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各类资料,如学习表现、课堂互动情况、作业完成水平、学科实践活动等,以数字化的形式汇总,形成数字档案,既包括文字,又有图片、音视频等。借助数字档案,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记录,定期分析,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进步,制订个性化的成长方案。

总的来说,数字赋能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了各种可能性,不仅丰富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式,还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自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