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育研究中的跨学科研究问题

2024/9/19 11:26:05  阅读:1 发布者:

在全球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跨学科研究已经演变成为科学研究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内,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活动正在进入主流。从纵向来看,各门学科不断衍生发展;从横向来看,各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现象已经成为常态,以致形成三股强大的跨学科研究潮流。一股是自然科学内部的跨学科研究潮流,另一股是社会和人文学科内部的跨学科研究潮流,再一股是自然科学与社会和人文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潮流。

关于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概念,不同学者会有不同的理解,但都是指研究主题跨越或者整合现有学科划分的研究活动,研究者需要整合来自两门或者两门以上的学科或专门知识体系中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或理论,以提高基本认识或者解决某单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根据学科的近缘关系,可以大致分为跨越二级学科的研究、跨越一级学科的研究和跨越学科门类的研究等。而由于同一学科门类内的学术视角和知识结构差异性不大,因此真正具有挑战性、更容易产生创新成果的跨学科研究应该是跨学科门类的研究。

跨学科研究有许多相近或相关的提法,比较常见的如“交叉学科”、“学科交叉”、“交叉学科研究”、“科际整合”或“科际研究”或“跨领域研究”、“学科际研究”等。这些不同提法有着不同的内涵,但都涉及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学科的合作研究。

跨学科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美国成立了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旨在促进被日益专业化而孤立的学科之间的整合。不过,最早明确使用“跨学科”一词的是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斯(R. S. Woodworth),他在几个学科组成的科学理事会上提出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来促进多个学科共同研究相关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经合组织(OECD)组织 了一个“大学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活动调研”,较早地给“跨学科”及其相关概念:“跨学科是指两门或者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较 大领域内教育与研究的概念、方法、程序、认识论、术语、数据以及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2004年,美国国家 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发表了《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报告,报告对“跨学科研究”作了如下界定:“跨学科研究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简称 IDR)是指团队或者个人的一种研究模式,整合来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科或专门知识体系中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或理论,以提高基本认识或者解决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我国跨学科研究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关于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大大拓宽了控制论的研究领域。1985年,从事跨学科理论研究的刘仲林在国内首次提出并论述“跨学科学”。1990 年,刘仲林主编的国内第一部“跨学科学”专著《跨学科学导论》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就跨学科的概念界定、认识论、方法论等问题展开了理论分析。21世纪以来,国家相关部门也在大力推动跨学科、交叉科学研究。在此背景下,国内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也不断涌现。这些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里运用学科交叉的思维、方法展开研究和人才培养,代表了大科学时代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之所以进行跨学科研究,不仅源于自然及社会的内在复杂性决定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更源于跨学科研究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创新的动力,是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内在需要。跨学科研究还可以拓宽专业教育人员的视野,有利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跨学科研究产生的本源来看,诸多科学和现实问题在分类日趋细化的学科体系内部很难得到解决,因而迫切需要具有不同学术视野的多学科专家的碰撞、融合、积淀,因此跨学科研究从其产生开始就决定了它必将不同于传统学科体制下的专门研究活动,它必将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具有鲜明的学科综合性及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的存在将使得跨学科研究在科学创新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也更容易催生现实所需的创新成果。以下给出两个案例。

案例一是关于“最近发展区”的多重解读研究(参见阅读原文)。“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心理学概念,它是指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亦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其中,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指的是儿童在某一特殊阶段的智力发展水平,它标志着儿童一些官能的成熟。而最近发展区则意味着那些在成长和发展的官能还未成熟。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明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以上是对“最近发展区”的常见的理解,本案例在这些思想理论的基础上,从认知、文化、社会、教育和人学的角度对“最近发展区”进行了新的阐释。这一教育研究案例,对于“最近发展区”究竟意味着什么、“最近发展区”对好的教学提出了怎样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关于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等问题,都提供了诸多启示。

案例二是关于《创造性:人类创新的科学》(第2版)(创造力教育和社会发展译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的研究。该研究成果不仅关注诸如绘画和写作等人文艺术领域,也关注科学、舞台表演、商业创新和日常生活中的创造性。该书作者([]索耶(Sawyer))除了考察有关创造性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之外,还吸收了人类学家对非西方文化中的创造性所开展的研究,社会学家对创造性活动的情景、环境和网络所开展的研究,以及认知神经科学家对脑的研究。他超越了创造性的个体研究,关注创造性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协作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研究使我们对创造性的了解胜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njnuerm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