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中需要关注的几个点

2024/9/18 15:24:49  阅读:1 发布者:

今天上午去一家学校高三听课学习。从早上第一节课750开始,连续听了三节课,课后与组内老师进行了研讨。三节课都是一轮复习,一位老师授课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及发展》,两位老师复习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具体亮点有以下几点:

1.注重环节齐全。几位老师的课基本上都按照课标解读、考情分析、时空定位、知识梳理、重难点突破和真题探究与能力提升等几个环节。有别于新授课,像一个复习课的样子。

2.注重真题演练。相应的知识点都有近几年的真题练习,三位老师提供的真题类型主要是选择题。另外,有两位老师喊学生到讲台在课件上对题目进行圈画,还有一位老师对教辅中特点类型的材料题进行分析,并口头对特点类题目进行了小结。

3.注重教材表述。几位老师都注重对教材的梳理,或用图表,或用时间轴,并且还重视对正文及史料阅读等辅栏进行分析。

另外,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呈现形式应该多样化。重大转折会议的归纳除了用传统的表格、时间轴梳理外,也可以播放重大会议的视频集锦,记得有一年的高考开放式试题利用地图的形式呈现重大会议,一些高考真题可以拿来用不一定要做题。对三线建设的介绍,有的老师结合地图讲解就很形象明了。

2.处理好教材、教辅和真题的关系。对于教材,重点梳理好教材的重大史实、核心概念和时代特征,应重点关注每一单元前的引言和每课中的学习聚焦;对于教辅,重点关注提供的框架结构、时代特征和重要概念解析,有选择的用好材料题、练习题;对于真题,重在做好考情分析,最近高考五年中对每一课或者某一知识点,从频率、类型等层面归纳命题概况。研究真题了解考情,指导对教材的逻辑梳理,有选择的用教辅提供的图表或者题目来巩固知识点,目前不主张做过多的高考真题,可以从赏析的角度,在一节课中引导学生做两三道真题,重在剖析命题的形式、题目的结构、解题的技巧等等。

那么,除了上面谈到的一些,一轮复习课应该注意哪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问题——情境。南师大的姚锦祥教授曾经说过,所有的重点知识都应该转化成重点问题,所有重点问题的解决都应转化成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换言之,知识的复习或者梳理应该以问题的方式呈现,问题需要放到一定的情境中去解决,从而复习了必备知识,训练了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了他们的核心素养。

2.结构——联系。对知识的复习应该是抓大放小,结构化地掌握知识,也就是关注时代特征、知识框架。要明确我们如今的复习是结构化的复习,大多也是一种去情境化的“纸上谈兵”,但高考题却是情境化的考查,考查的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或者逻辑关系。今天课上讲解新中国的外交和三线建设等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简单回顾世界史中的“冷战”“国际格局”等。

3.知识——方法。我们一直倡导一轮复习的每一节课要做到“双主题”:必备知识和解题方法。对待知识处理,前面已经说过结构化掌握,其实也可以采取大单元复习、主题式复习等:对于解题方法,记得刚刚过去的五六月份,好多高三老师集中对解题方法进行讲解,例如反映类、表现类、特点类等解题方法。我认为,这种方法的介绍在一轮复习中就要特意去做,不要在乎一节课做题的数量,多做个或者少做个,如果不反思、不深究,对能力的提升影响不大,而要关注做题后学生的“方法获得”。此时,应该有计划地把解题方法(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体系地、整体地做好谋划,渗透、分散到每节课的复习中。

4.价值——详略。课上有的老师对“多快好省”的总路线、大跃进、三线建设等知识点,如同上新课一样重点讲解。有无必要呢?研究近几年的考情可以知道个大概,另外,从“价值引领”的角度来判断。高考命题中考查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挫折”,是否有利于制度自信呢,考查三线建设是否有利于当前中俄关系的发展呢?总之,“价值引领”就是学生做完高考题,或者考生与试题的对话中,得到的或者被告知的,是一种正能量。

另外,现在学生还可以准备一个历史复习的笔记本,把教材中的重要概念辨析或者做题中的重要概念解释,解题方法“公式”式的干货,特点类的词语积累等加以记录。文科的特点就在于积累,渐渐的历史考试分数会步步高!

自历史教学与阅读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