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小课题研究:教师教育科研的起点

2024/9/18 14:48:45  阅读:2 发布者: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

有些老师认为教育科研是大学教授、科研人员的事,中小学教师只要把课上好,抓好成绩就行了,没必要进行教研,这种看法不利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也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研究是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也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有效手段,更是提升教育发展内涵的有效保证。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

1.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教育工作者只有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在科研中求改革,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才能使教育具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才能紧扣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教育科研必须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植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

 3.教育科学化、高效化的需要

现在,我们很多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存在着一些只会拼体力、拼汗水、高消耗、低效益的落后做法,如只凭经验,不注意科学;只知让学生用功,不讲究指导方法;只重知识传授,不重能力培养;只重智力因素,不重非智力因素;只重投入,不讲究效率、效益等。这些不科学的做法正迫切地等待着我们在教育科研中加以解决。

 4.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

古今中外教育历史的发展证明,著名的教育家都是从教育实践者中发展而来的。这些教育家都是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边实验、边总结、边研究取得成果的。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个教师,不仅应该较为系统地掌握基本的教育规律和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还必须掌握关于开展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积极投身与科研实践,善于通过教育科学活动不断取得教育科研新知识,探索教育科学新领域。这个探索研究的过程,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5.创造人生价值的需要

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教师只有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不断的积累经验,丰富成果,改革创新,并将自己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经验的总结,升华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撰写出各种教育科研成果,并加以推广应用,为教育改革贡献力量,才能创造完美的人生价值。

     科学的教育离不开教育的科学,教育的科学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教师。但是现在不少教师“谈虎色变”,认为教育科研是一线教师高不可攀的事情。其实教育科研离我们广大教师只有一步之遥,只要我们把平常所做的事再向前思考一步,你就是科研型教师。怎么向前思考一步呢?做小课题是最好的捷径。因此,做小课题研究是教师教育科研的起点。

 一、小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通俗地说,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育科学研究。

小课题研究一般无须审批立项,是教师自发进行、自我负责的“常态化”研究行为。它提倡一种“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果即成长”的理念。

(二)小课题研究的特点

 小课题研究贵在“小”:

1.选择切口小:一个要素、一个环节、一个章节、一个案例、一个方面、一种现象,都是研究的切入口。

2.研究范围小:从小处着眼,

    研究的内容一般只针对教学实际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展开,如:教师怎样倾听学生的发言等。

3.解决问题小:主要解决教师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因此应当贴近实践、扎根班级、扎根课堂、扎根学生。

 4.另外小课题还有周期短、易实施、见效快的特点。

(三)小课题研究意义

 小课题虽小但作用不容小觑。

1. 有利于教师两眼盯下 促进其专业发展

什么样的科研才是“教师的科研”?

什么样的课题才是“教师自己的课题”?

教师只有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推动工作有效进展的课题才是“自己的课题”;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实际作用的,并且教师能够胜任的科研才是“教师的科研”。因此,教育科研的重心必须下移,科研的阵地必须前移。而小课题正是立足于“解决教师身边具体问题,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而产生的。教师通过小课题的探索和实践,能够在不长的周期内有实效地解决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实在在的促进自己的专业提升。

2.有利于教师展现特长 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学校教育科研,从理论到理论或从理论到实践,教师只是忠实的执行者和被要求者,也就是说教师只是接受者和单纯的学习者。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的。它不是把某种知识或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简单过程,而是蕴涵了将理论的一般性原则个性化,与具体的应用场景相适应并与教师的个性特征相融合的过程。其中最为核心的实践性知识和个人化的教育观念,正是教师依存于特定的背景,以特定的教室、特定的教材,甚至特定的学生为对象,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场景中形成的,是在充满情感、理想和特定的组织文化环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小课题研究正契合了教师工作的这一特征,通过小课题研究也就更能体现教师的个性特长,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

3.有利于教师学习研究的方法 促进其科研发展

教师对常规意义上的科研往往是比较畏难的,认为是高大上的东西,望而却步。而面对小课题研究教师却没那么大的压力,因为小课题研究是教师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研究问题是自己熟悉的,研究内容是自己熟悉的,研究方式是自己选择的,因此,老师就最有发言权,最容易把握,没有畏惧感,从感情上就更容易接受和投入。同时小课题研究也引领教师开始迈进了科学研究的道路,小课题的“问题就是课题、对策就是研究、收获就是成果”的特征已然就是科学研究的开始。教师通过小课题研究可以学习领悟科研的方式、方法、途径,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二、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一)如何选题

从小问题到小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诀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诀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个见解是深刻的,并告诉我们真正的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如果说课题源于问题,问题则源于教学困惑,而小课题则要求我们研究教育教学当中的小问题。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自身实践中有意义的事件和日常工作中有价值的困惑,综合采用怀疑、变换思考角度、类比与移植、探究与体察等多种思维策略,在看似无问题的“教学惯性”中发现问题,并按照“想做,可做,能做”三原则进一步确证,进一步聚焦,缩小问题范围,将广泛的问题明确化,一般问题特征化。

如何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有哪些思维策略呢?

 1.发现问题的怀疑策略

 怀疑是对已有结论、常规、习惯行为方式等的合理性作否定的或部分否定的判断。怀疑必然引起人对事物的重新审度,会在原先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 怀疑不是胡乱猜疑,而是有依据的。作为怀疑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事实与经验,二是逻辑。

 2.发现问题的角度变换策略

 与怀疑不同,变换思考角度不是把思维的利剑指向原有的结论,而是从与得出原有结论的不同角度或不同层次上来认识原有的研究对象,以形成新认识。它需要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已有知识的影响,另辟蹊径。 思考角度的转换是多类型的。一类是在同一层次上的转换,从思考问题的一个方面转向另一方面。另一类角度的转换是在两个不同的层改上进行的。有的是从较抽象转化到较具体的。第三种转换角度的类型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结合。第四种转换的类型是通过比较,这种比较可以是纵向的历史比较,也可以是横向的区域比较。善于通过转变思考角度发现新问题的人,往往表现出具有灵活性和严密性等思维品质。

3.发现问题的类比与移植策略

它是通过与其他学科研究对象类比和借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来发现本学科研究的新问题。这种思维策略的特点是从别的学科研究中获得启发,找到发现的“工具”。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通过移植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和与其他学科研究对象作类比而提出问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善于用这种策略来发现问题的人,在思维品质上,往往表现为较强的迁移性和概括性。他们较善于发现表面看来不甚相近的事物间的相似之处,能在较抽象的层面上对它们进行概括、比较,从而为思维的由此及彼架起桥梁。

4.发现问题的探究与体察策略

前面说到的三种策略都与事物的已有认识有关。探究与体察的思维策略则要求面向实际,从对现象的思考中提出新问题。例如一位父亲和女儿学语文的故事:女儿还在幼儿园读大班的时候,父亲便经常在灯下给她讲《365夜》中的故事。孩子听得入迷,好多故事都能背下来,有时听完之后,还禁不住要翻开书看。父亲见女儿很想看书,就试着让她看着书上的文字听他读。不久,他发现女儿无意中识了不少字,就尝试着让女儿跟着自己读,有时遇到容易的地方,让她独自读。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女儿居然能独立阅读《365夜》上的故事了。在女儿的学习过程中父亲就使用了探究与体察策略。

 小问题到小课题的要求

1.课题的选择应具体、实在,研究范围宜小一些,适合教师个人(或同备课组的两到三人)开展研究。

 2.加强选题对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的针对性,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又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研究。

     3.充分考虑选题的主客观条件,注意选择自己有较多经验积累,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成果而研究尚不深入的问题进行研究。

4.课题名称的表述准确,注意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夸张等修辞手法。

课题名称的基本结构: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或状态)+研究。要采用表达肯定意见的陈述句(句式);不采用口号式的题目,例“走近文本”,“我能行”;不采用祈使句式,例“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

5.课题选题要有创新意识,突出具体研究内容的特点。可以是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可以借鉴他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加以改进;也可以运用新的方法、新的视角,去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二)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问题提出。做小课题研究,不是搞花哨的架子,也不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这需要从本人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从中选择那些影响教育教学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就是课题。

做好研究方案,常规式方案包含如下内容:

现状与问题→归因分析→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周期→研究措施→成果预测→研究人员

2.弄清研究现状。搞清楚外界对此类问题的研究现状,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不走重复路的重要内容。可以给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借鉴。通过上网搜寻相关研究信息,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明白我们研究的起点、可借鉴的经验。

3.确定研究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率先确定好研究的内容,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只有内容做好了,才可以做课题的前测、计划方案的制定、人员的排布等。

4.选择研究的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①问卷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然后汇总数据,汇集问题,为研究课题提供素材。

②访谈法:通过走访,了解问题。

③资料分析法:通过分查找资料文献的办法,认真摘抄记录,不断分析研究、开展经验总结。

④行动研究法:根据实际,整合资料归纳素材,概括共性,得出结论。

 ⑤经验总结法:在初步掌握现状及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对问题内容进行梳理、分析、论证。

并不是所有研究的方法都要用上,要根据课题的需要和研究的需要选择重要的方式法发,并组织实施。

5.研究过程设计。这是最主要的方面,也是实践的部分,必须有步骤、有计划、分步落实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课题的论证、立项、中期评估、前测、后测、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等。

6.总结结论性成果。这是课题研究最主要的部分,通过研究都取得了那些成绩、有什么样的收获。只要课题研究有成绩、有创新、可以一步一步地努力筛选,得出结论。

7.参考文献。小课题研究参考了哪些资料、文献以及引用借鉴的材料都要标明出处,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尊重知识产权。

三、从小课题到课题研究

教师做教育科研的典型标志就是做课题或者项目研究。教师只要做会了小课题研究,再做教育规范化课题研究基本上就是轻车熟路了。因为二者从选题到研究的实施,方法步骤基本相同。只是小课题研究一般无须审批立项,是教师自发进行、自我负责的“常态化”研究行为。而规范化课题研究需要申报课题立项,纳入科研部门的规范化管理,往往是一个团队合作研究行为。教师从小课题研究开始就完成了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的转换,从此,开启了科研型教师的不逊之路。

自仁华汐语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