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统编教科书“导读提示”说什么,怎么用

2024/9/18 11:02:55  阅读:1 发布者:

统编教科书在部分课文的课题下,编撰有一段话,称为“导读提示”。顾名思义,这段话是对学生如何学习这篇课文,应完成什么样的学习任务,从学习内容、方法、目标上予以提示,导读提示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重要助学系统。

分析统编教科书的导读提示,有助于一线教师更为深刻理解教科书的编撰意图,用好教科书,实现更为主动、有效的学习。因此,需要明确知道导读提示在说什么,该怎么用。以下借统编四年级上册为例,解析导读提示,获得教学启发。

四年级上册共编撰27篇课文,带有导读提示的共有10篇。其中,精读课文三篇带有导读提示,分别为: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此外的7篇课文,均为略读课文。

可见,导读提示基本在略读课文中编撰。同时,四上第二单元为特殊的策略单元,编者在这一单元中实现了导读提示全覆盖,足见导读提示的重要性。分析这10次导读提示,可以明确编撰的意图。

意图1:让学习和目标匹配

导读提示就是提醒学生要学什么,要怎么学,要学成什么。对学习内容、方向的指引,和单元的学习目标相匹配。提示,犹如“瞄准镜”,指挥学生聚焦目标,不偏不倚地瞄准目标展开学习。

例如第27课《故事二则》编撰的导读提示为: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再和同学交流你从中明白的道理。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单元学习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完成复述,具体落实到某一课时,就对学习的目标予以明确指引。同时,提示还指导学生要通过对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语的理解、分析、提取,对其再加工,实现对故事的复述。

提示给予了学习的方法,辅助学生抵达目标。其实,本册的十个导读提示,都与单元学习目标匹配,因此不再一一例举。

意图2:对学习予以指导

指导学习,就要让学生明确:我已经有了什么;我还需要获得什么;我要如何获得。这三个要素在导读提示中就表现为清晰地勾画出了从旧知到获得新知的学习变化与认知提升路径。让学生知晓已经做了什么?还要做什么?要做成什么样?

例如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导读提示表述为: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一想,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什么?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如果有不懂的内容,如“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等,可以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

提示明确了在这首现代诗的学习中,学生应该做的事情为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聊一聊。做四件事的意义在于促进理解。学习步骤清晰,学生能在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展开学习。

作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导读提示会提醒学生明确课文中已讲述的内容,主动去探寻需要获取的新的学习内容。在新旧知识的对接中,发现知识的关联,打通学习的路径。

例如《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的导读提示编撰为:一位同学读了下面这篇课文,在旁边和文后写下了自己的问题。读课文,写下你的问题,和同学交流。编者在课文旁安排了四处批注,在文末补充了两处提问,这就是编者做的“提问示范”。

这些示范和四年级同学对文章理解的认知水平相匹配,激活学生关于提问的旧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产生新的问题,同步引导学生继续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问题。新旧知识的链接,降低了学习提问策略的难度。

再如第15课《女娲补天》中,导读提示表述为:《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处处充满着神奇的想象。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导读提示不仅提出了学习的要求,也为学生做了课文内容的梳理,提示学生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应注重其神奇之处。同时,阅读故事时,可以区分为起因、经过、结果,分版块阅读,更有助于理清故事脉络。

导读提示还重点提及了女娲从各地捡五色石的重要情节,意在让学生在说清故事时,应关注重点情节,牵一发动全身。这样的提示,确实起到精准指导,有效击打目标,降低难度,辅助学生完成任务的作用。

意图3:拓展学习领域

部分导读提示提供了和本单元、本课学习相关的资料信息,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简答明快地获取知识补充,拓宽学习领域。

例如第23课《梅兰芳蓄须》的导读提示表述为:在京剧舞台上,梅兰芳主演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享誉世界。默读课文,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深入了解这位京剧大师。

导读提示中提供了梅兰芳主演的经典“代表作”,让学生对梅兰芳有更多一层的了解。同时,使用了“享誉世界”“大师”等词语,对梅兰芳的艺术贡献予以评述,这些信息都有助于学生理解文中所表述的内容,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

在课文学习之后,还提示学生继续查找资料了解梅兰芳,这是在单元学习目标之外的学习延伸。导读提示的不断引导,让学生展开深度的学习,拓宽学习视野,铺就了更为宽广的学习发展之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四年级上册最为特殊的提问策略单元,在导读提示的编撰上也显得特别。这一单元中的每一课,均编撰有导读提示。这样的编撰值得单列一个版块进行分析。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本单元中的导读提示,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特点1:全程覆盖。

单元中的每一篇,不论精读还是略读,均编撰有导读提示。提示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全程指导。策略的学习对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而言至关重要,课堂中的教与学尤其需要扎实、充分。

因此,教科书编者将学习的关键指导信息,诸如学习的方法、学习的重心等,用导读提示予以明确指导。在教学中,不妨让导读提示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全程辅助,全方位指导。

特点2:分类侧重。

不同篇目提示了不同课文产生的不同功能,承载的不同学习任务。编撰的导读提示必然不能相同,做到既分类又有所侧重。

如,作为单元首篇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导读提示表述为:读课文,积极思考,看看你可以提出些什么问题。提示意在让学生自由提问。

又如单元次篇的《夜间飞行的秘密》,导读提示为:一位同学读了这篇课文,提出了一些问题,写在了旁边和文后。你的问题是什么呢?把它们写下来,和同学交流。提示学生从完全自由提问,到学习有角度地提问。

再如单元中的略读课文《蝴蝶的家》,导读提示为: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分类。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一课的导读提示让学生围绕提问做四件事:提问、将问题分类、筛选出核心问题、尝试解决。学习的步骤清晰,提问的指向性明确。

特点3:组成系统。

《蝴蝶的家》是策略单元的最后一课,根据提示进行自学,学习的程度最深,难度最大。不仅如此,提示将此课的学习和前面三课的学习进行组合,让自由提问、分角度提问等,和本课的学习内容共同构成了严密的学习系统。

正因为本单元的导读提示实现全覆盖,同时每一课的提示有所不同。只看导读提示就可以发现本单元的学习系统,即:从自由提问,到学习分角度提问,再到能够筛选问题,最后能解决选定的核心问题。整个学习过程能够形成闭环。

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能够实现以“提出问题”为核心概念的大单元整合学习。导读提示,是整个单元学习的粘合剂和方向标。

仔细思考,导读提示非常形象生动。单元学习中,学生犹如进入一个陌生区域。导读提示类似这个区域中的“路牌”,不断地指示学生该去哪里,该怎么到达。

统编教科书的编撰尤为细致、科学,值得一线教师反复认真地解读。解读教科书,也能帮助教师做好设计和执教工作,对提升专业素养将产生重大作用。能出现在教科书中的,都需得到重视。

自语文榕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