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复习课是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复习课应遵循三条原则
1. 自主性原则
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在自主性复习中,知识让学生梳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针对性原则
复习必须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注重实效,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二是要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3. 系统性原则
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对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把一个个知识点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模块。
二
复习课须按五个步骤进行
1. 忆
让学生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讨论、口述。回忆,就是学生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回忆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课题回忆所学的知识,看课本目录回忆单元知识。
复习开始时,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回忆时,可先粗后细,并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口述,或出示有关复习提纲,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回忆。
2. 梳
“梳”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和解题思路,弄清各种解题方法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回忆,进行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总结,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特别是要注意知识间纵横向的联系和比较,构建知识网络。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时,可以根据复习内容的多少,分项、分步进行整理。在这一环节,要教给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
3. 析
对单元中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疑难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加深理解。这一环节重在设疑、答疑和析疑上。如内容较多时,可以分类、分专项进行分析、对比。
4. 练
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时,可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练习内容要注意知识规律或技能,抓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在练习设计中,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方法;设计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学会辨析;设计综合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 测
最后,对学生的复习结果进行检测、评价与反馈。教育心理学十分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认为通过教学评价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有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复习完成时,可选取数量适当的题目进行当堂检测。
三
五个复习方法
好的复习课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优化复习方法。在总复习过程中要做到五个为主。
1.以学生为主
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介,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复习中切忌喧宾夺主,不要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以课本为主
期末复习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复习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因此,我们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知识点,把课本与复习资料有机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以课内为主
要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上课前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之效。
4.以练为主
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内容要“全”,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方法要“活”,练的时间要“足”,训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小节练习抓基础,单元练习抓重点,全面练习抓综合。多练能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考场上熟能生巧,巧能升华,临阵不乱,沉着应战,克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不应有失分。
5.以能力为主
知识和能力二者是密切关联的。知识的存在和增长,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复习阶段,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已经掌握,是训练能力的好时候,教师要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