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语文教师的修炼4:每节课都要想明白“为什么”

2024/9/18 9:04:39  阅读:2 发布者:

《毛毛》是德国优秀幻想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生命意义探索的故事。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思考文字间蕴含的深意,思考时间到底是什么,思考该如何看待自己与时间的关系,思考时间里每一件事情的意义……尤其,身为一名教师,对“时间”这一神奇事物的思考,肯定离不开对生命成长的多元体验和审视。因为,毛毛虽然不知来自何处,没有“名字”,但在故事中的角色肯定是一名儿童——儿童是生命成长的无限可能性的代名词。

关于时间,书中有这样的讨论——

为了测量时间,人们发明了日历和钟表,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谁都知道,一小时可能使人感到漫长无边,也可能使人感到转瞬即逝——就看你在这一个小时里经历的是什么了。

这是因为: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在人心中。

毛毛之所以能够打败时间窃贼,是因为她懂得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懂得一个人的生命中到底什么是重要的,是无可替代的。

师生共同经历的每一节课,都是生命成长里的宝贵时间,都不应该被“偷窃”——尤其是像“灰先生”所引诱的那样,被看似诱人实则偏离了生命意义轨道的盲目忙碌所“偷窃”。

所以,我们都喜欢那种从容的“慢”课堂,不会喜欢上哪种因为什么都想要而忙忙碌碌的课堂。

➽➽

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一周只有6节语文课,对于学生来说,有老师陪伴和引导的课堂学习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每一分钟都十分宝贵。但是,无论是日常的课堂还是一些公开课,都让人感到疑惑的是,似乎正是因为教师“珍视”课堂时间的宝贵,而浪费了学生更多时间。

大多数教师是如何让学生和自己在忙碌中让课堂时间被浪费的呢?

很多教师教学一篇课文,课堂上从字词识记到概括课文内容,再到逐段甚至逐句讨论理解,再到主题感悟……一项也舍不得落下。面面俱到,往往就会导致应该落实的重点学习目标迷失在堆叠的活动中,表面上看教了很多,实际上学生所得很少,而且所得非所需。这样的时间浪费,常常不被教师所觉知,学生习惯了被安排,对自己在语文学习上是否有收获有进步,也从没有自我觉察。说白了,这样的课堂,教师不少按部就班地教,而是糊里糊涂地教,学生也是糊里糊涂地学。这是最大的浪费,它源自于貌似有目标,实际心无目标,课堂上面面俱到。

教学三年级下册的《漏》,教师心中记着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教学时,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先运用内容排序的方式进一步梳理故事的情节线索,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和同学分角色朗读,接着让学生练习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顺序复述故事。表面看来,这样的活动设计没有什么问题,且呼应了课后练习题。实际上,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这一要素所指向的学习目标到底是什么。就算课堂上学生能够做到根据提示有顺序地复述故事内容,也不能判断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有所得”。因为教师将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向了了解这篇课文主要内容和复述这个故事本身,而不是指向可迁移的“理解”——如何了解主要内容,怎样能够帮助自己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以及为什么要复述故事。如果单元每篇课文都是按照这样的路径来学习,都要梳理故事内容,都要学生练习和展示复述,即使再加上三五篇课文,学生的复述技能恐怕也不会就一定能得到提高,对复述的理解也不会更加深刻吧。每个单元都是一个目标导向的学习整体,但单篇课文这样简单的重复性“实践”的叠加,并不能从学习逻辑上建构出一个整体来。实际上,这个单元最根本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有关复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复述的价值和意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梳理故事情节线索是复述的基础,借助合适的支架是确保复述内容的完整性和条理性的需要,而不同的复述目的和对象意识才是体验复述意义的关键,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体会到复述是怎样促进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的。单元学习目标的定位准确了,教师就不会盲目地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机械地练习复述单元一篇篇课文,而是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思考为什么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梳理故事情节线索,为什么复述时要借助支架,然后再尝试预设一定的倾听对象进行复述练习。这是第二大浪费,同样与课堂学习目标定位有关,是源自于目标定位的不科学。

我们常说,课堂上,不讲学生也懂的,就不用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也不要讲。但是,总是有很多老师喜欢在“不用讲”内容上下力气。比如,学习丰子恺的《手指》,品读描述大拇指的内容,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这段话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让学生数一数用了几个例子来写大拇指“最肯吃苦”……这些一望而知的内容,讲了三四分钟,教师生怕不讲,学生就读不懂。这种浪费,表面上是因为教师太“负责”了,对学生是否学会不放心,实际上还是目标的问题——教师又忘记了这一节课应给聚焦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有些语文课堂上,动不动就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师根本就不想明白需不需要小组合作,更没想明白怎么进行合作,教室里热闹了三五分钟,其实都是在浪费时间。例如学习《小英雄雨来》,让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环境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学生接到指令后,就分组凑到一块儿叽叽喳喳起来,原本只需要独立阅读圈画思考就能理解的,小组合作的几分钟,有几次环境描写还没数清楚……这种浪费,似乎是学习方式选择不当的问题,追究起来,仍然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学习方式应该为学习目的服务,课堂学习目标定位科学准确了,学习方式的选择也就更加审慎。

还有一种浪费是教师每教学一篇课文,都是固定的套路,让学生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每节课四平八稳,学生从没享受过思维的挑战、审美的熏陶。这同样还是目标不够清晰的问题。

还有……是的,一节课40分钟时间应该凸显的生命成长意义被消解,原因几乎都与学习目标的定位、聚焦、落实有关,都源自于教师没有真真切切想明白这节课到底“为什么”。

➽➽➽

每节课都想清楚“为什么”,是多么朴素,多么基础的教学智慧啊!“生命在人心中”,课堂在生命中,一节课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教师自己不明白,却希望以“想要的更多”来证明40分钟的价值,不知不觉中已经中了“时间窃贼”的诡计。

一个心中有课程意识和“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小学语文教师,心中要有整个小学阶段的课程目标;每学期开学之前,要勾画一学期的目标蓝图;每个单元的备课,从准确定位单元学习目标开始;每节课的学习活动设计,要以具体明确的课时学习目标为导向。目标,是第一位的,课程实施,始于目标,终于目标,又能在具体目标落实的基础上,留下通往新的“目的地”的线索。

学习《观潮》,教师首先要心系单元学习需要聚焦的目标,即学习运用图像化策略来阅读描绘景观——尤其是自然景观的文章,领略景观的特点,感受自然之美,进而习得运用图像化策略来描绘不同景观的表达策略。在心系单元重点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明确《观潮》一文在单元学习目标落实中的地位和价值:通过图像化策略,从课文对钱塘江大潮多角度的描绘中,感受大潮的壮观,初步体会图像化策略运用的阅读和表达价值。那么,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无论是词语的自主理解和积累,还是句段的品味和朗读,都要聚焦对“画面情景”的想象还原;而对课文描写顺序的把握,也应该是运用图像化策略让学生代入课文情境中,“来到”海宁市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和充满期待、心情激动的人们一起“观潮”。课堂上,只需要一个主问题,简单,直接,聚焦,让所有的活动,所有的时间,都为学习目标服务——边读课文,边想象自己就是观潮人群中的一员,你先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至于为什么人们要这一天来这一个地点观潮,作为课前或者课后的自主探究活动就可以了,如果课堂上安排时间让学生画一画杭州湾的地形图,这就是没想明白“为什么”而偏离目标航向的浪费时间了。

每节课都要想明白“为什么”,这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体现。每个文本,如果没有成为“课文”,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生发学习目标;一旦成为的课文,而且是在具体学习单元中的文本,它的学习价值也就被“规定”了,教师不能随意发挥,教学的创造性也应该体现在让“规定”了的学习价值得到最大化的释放。

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