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议论文教学改革,必先由对“议论文三要素”的批判入手

2024/9/18 8:52:46  阅读:1 发布者: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之说,可以追溯到1922年出版的陈望道的《作文法讲义》,他当时称之为论题、证据、证明法式,虽没有明确的“三要素”的提法,但“三要素”雏形已具。长久以来,在中学的议论文教学中仍沿袭这一套老掉牙的知识。

其实“三要素”说并不符合议论体式阅读、写作的实际,在认知方法、思想方法、说理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三要素”并不能构成对议论文的规范:“三要素”俱全未必就是好的议论文,有的很可能是最差的“议论文”;“三要素”不全未必不是好的议论文,有的可能是很好的议论文。议论文的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的部分,承载了世界观与方法论教育的重任,如果在理论上未能对其作深刻反思,肃清其流弊,必将贻害无穷。因此,议论文教学改革,必先由对“三要素”的批判入手。

“三要素”最大弊病在于它是“形式”要素,而非“实质”要素,因而无法产生实质性的规范作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01

要素提炼不当:特征的失范“议论文三要素”的认识是错误的

“三要素”当成议论文本的构成要素已不准确,以此作为议论体式阅读要素便难免捉襟见肘,作为写作要素那就完全失范了。

先说“三要素”作为议论文本构成要素的问题。

“论点”作为要素就不尽妥当。议论文本不是有“论点”就成,它需要的不是任意的“论点”,而是“具有较高逼真度的论点”或“新论点”。作为要素,它要有明确的“实质”界定。是否有论点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什么样的论点。

“论据”就更不能称为要素了。“论点”与“论据”“论证”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概念。“论据”比“论证”方法低两个层次,它是“论证”方法中”例证法”“引用法”之下的概念,所以,顶多只能称为“论证”方法中“例证法”“引证法”的要素,而不是议论文的要素,“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好比“太爷”与“曾孙”的关系(“论证”是“儿子”,“例证法”是“孙子”),”三要素”不能并列。

“论证”方法作为“议论文”的要素也同样是有问题的。首先,“论证”是“说理方法”之一,如果“论点”与“说理方法”是同一层次的话,“论证”就比“论点”低一个层次,比“论据”高一个层次,因此,它与“论点”“论据”不能并列。其次,“论证”这个概念也不适当,“论证”是动词,若与“论点”“论据”这两个名词对应,应称为“论证过程”或“论证方法”。第三,由于“论证方法”还只是若干说理方法之一,说理方法还有很多(下文会谈到),如果“论证方法”是要素,那其他说理方法是不是要素?将“论证方法”作为要素是以偏概全。

再说“三要素”作为议论文阅读“要素”的缺陷。文本要素是静态的,阅读(行为)要素是动态的。当然更重要的是,由于它并没有准确体现议论文本的特点,因而也是不适用于大多数议论文本的阅读的。“驳论文”、随笔、议论散文等议论体式一般不用“论证方法”,阅读这类议论文本自然就找不到“三要素”。议论文本的说理方法那么丰富,阅读时其他说理方法一概视而不见,单去寻找“论据”“论证方法”,行吗?

最后再看“三要素”作为议论文写作“要素”的错误。写作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有没有“论点”和“论点”是什么,而是“论点”得以产生的“材料”和如何“选题”。进一步,也不是考虑如何论证论点,而是如何有针对性地说理。写作行为绝不是单一的”论证”行为所能涵盖的。如果是“驳论文”写作,它倚重的不是“论证”“论点”,而是如何“证伪”“敌论”。可见,“三要素”与议论文写作的认知要素、认知过程是极不吻合的。

总之,“三要素”与议论文要素、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要素是不相吻合的,因而是不科学的。“三要素”思维定式,导致了议论文”伪阅读”“伪写作”的发生。

02

目的意识丧失:重心的偏离

“议论文三要素”关注的是对“论点”的“证明”,却忽视了“论点”本身的真理性、逼真度。

“三要素”属于“形式逻辑”范畴,它不论观点正确与否,只考虑推理方式是否恰当,将它作为认知方法,属于线性思维或平面思维,是不合适的。与议论文本写作的认知方法相匹配的应是辩证逻辑,属于二元对立思维,或多维立体思维——系统思维。它不但关注论点正确与否,而且更为注重论点的发现性、新颖性、逼真性。就是说,“议论文三要素”,是误将“推理形式”当成“认知方法”,造成了写作上的舍本逐末:重点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这可谓思维的“灯下黑”。

“三要素”的重心是向“论证”倾斜的。对于“论点”,要求的仅仅是有没有论点,顶多就是要求论点要鲜明、正确(这已经是外加的“实质”)。而“论据”与“论证”则是关键:“论据”要确凿、充分,“论证”要合乎逻辑,即“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所以,在写作中,“论点”是什么往往无关紧要,学生最重要酌事就是找”论据”进行“论证”。殊不知,如果论点不新颖、逼真度不高,即便论点正确,论据、论证也没有问题,写了还是等于没写。偏离了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求真,这个观念性偏差,将学生引入了无谓议论的死胡同。

“形式逻辑”的推理不考虑论点正确与否,只讲求推理是否合乎逻辑,其结论—论点,即使是错误的,但只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就是“合法”的。而任何观点几乎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材料:“地心”说未必就找不到“论据”,以人的“常识”论,“地心”说可以找到的论据远比“日心”说要多得多;要把一个慈善家说成“恶人”,也未必就找不到“论据”,只要“慈善家”是人,就绝不会没有过失、缺点,甚至罪过。反之亦然。在“三要素”观影响下,形成了这样的“议论”思维定式:“论点”无所谓质量高低,“鲜明”就好,关键是找“论据”和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老师的、现成的)“观点”加(老师的或自己的)“论据”即“议论文”。

在这样的观念下,学生误以为论点无所谓,切题就成,找寻合适的论据才是最重要的。他们的“议论文”写作,几乎所有的“论点”都是陈旧的,“论据”都是雷同的,例如“贵在有恒”“诚信”“助人为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志者事竞成”“失败是成功之母”“知识就是力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知足常乐”。这些“论点”被一代一代中学生反复撕扯咀嚼,早成了“食之无味,弃之不舍”的“鸡肋”。教学中便是老师不厌其烦地将这些老态龙钟的”论点”以至“论据”传递给学生,作为他们加工、制造文字垃圾的原料。

其实,似乎无关紧要的“论点”,却至关重要。而且,“论点”的形式不重要,“论点”的性质才重要。“论点”的新颖与逼真,是议论体式写作的先决条件。议论体式写作的目的,便是“求真”,“求真“是议论的动力与生命,也是其价值与魅力所在。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王充在其巨著《论衡》中对议论的目的在于“求真”就已有深切的体认:起于“疾虚妄’’(伪),终于“归实诚”(真)。遗憾的是,两千年过去了,后学们竟然把议论写作当文字游戏,不知为何“议论”,“论点”缘何而发。

议论体式写作的目的是追求真理,然而,由于认知是没有尽头的,所以真理往往又是遥不可及的,认知追求的是“逼真性”。“逼真度”如何,是衡量“假说”(论点)的指标。对成见有所超越或发展,提出有较高“逼真度”的假说,才是议论体式写作教学的终极目的。这个目的不论对于学者还是小学生都是一样的。

03

材料意识缺乏:基础的浅陋

“三要素”思维是“论点”先行的,是以“论点”为原点的思维,而议论体式写作的原点不是“论点”,而应是“材料”,“论点”是来源于“材料”的。如此重要的“材料”工作在“三要素”思维中却被忽视,因而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也是付之阙如。是先有论点还是先有材料,这涉及“唯心”与“唯物”之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议论文三要素”的逻辑起点是“论点”,以“论点”作为第一要素,加之应试写作按题目“立意”,恰巧印证了”议论”始于“论点”的“正确性”。“三要素”与应试写作都越过了“材料”工作这个“前写作”环节,公然将极其重要的“材料”遗忘了。这就造成了“材料”意识的严重缺失和写作观念的偏颇。

“论点”借以产生的“材料”可称为“原始材料”或“原始资料”,与“供料作文”题目中使用的“材料”和用于论证“论点”的“论据”有着根本的不同。”原始材料”是“议论”发生、完成的物质前提,是论题、论点等得以产生的基础。“原始材料”包括的内容很广,涉及某一范围内的事物、对象、现象、成见、知识等。

对于议论写作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材料”。“材料”是决定议论质量的客观条件,“材料”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论点”的新颖性与逼真度。片面的材料产生片面的“论点”,残缺的材料产生残缺的“论点”,丰富的材料才可能产生全面的“论点”;错误的材料产生错误的“论点”,真实的材料才可能产生正确的”论点”。因此,古往今来的作者都极为注重“材料“的完整、全面、真实,注重“材料”的搜集、甄别、思考。“材料”意识,可谓议论体式写作的首要意识。

缺乏“材料”意识,从长远来看,是根本性的缺失,因为没有良好的“材料”意识,便没有搜集、研究“材料”的自觉与对“材料”的敏感,便不可能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没有细致、严谨、艰苦的“材料”工作,便不可能有深入的认知与探究,不可能获得理性、科学的判断,就不可能写出高水平的议论文本,也不可能在未来的思想、学术领域登堂入室。

古人说积学以储宝,厚积而薄发。在议论体式写作教学之初,就要打破“三要素”与应试写作的思维定式,从实际写作的要求出发,让学生围绕着一定的领域、专题、论题搜集、学习、思考相关资料,积累相关学养,养成定向搜集资料的习惯与良好的“材料”(资料)工作意识。这才是治本之举。

04

思想方法片面:矛盾的掩盖

“议论文三要素”的着眼点是论点与论据的统一,而不是矛盾。

由于“三要素”认知将思维的逻辑起点放在“论点”(立意)上,缺乏“材料”意识,未能看到“材料”的多面与复杂,未能着眼于材料的丰富性、矛盾性,因而,所形成的“论点”不但陈旧,而且往往是封闭、片面、绝对化的,例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坚持就是胜利……”“熟能生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开卷有益”。这些学生耳熟能详、老师百读不厌的“论点”,都不是建立在对“材料”(现象)的全面分析之上的,而是从前人那儿继承来的。“信手拈来,皆为论点”。究竟这些“论点”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材料“的性质,这是师生们从不考虑的。

其实这些陈陈相因的“保留论点”,不论是“全称肯定”还是“全称否定”的判断,都是以偏概全,说的都是片面之理,都没有揭示出事物的矛盾,因而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未必尽然:有些“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些“失败”则是“失败”之母,也许后者比前者还要多。经过一辈子努力,称得上“成功人士”的人还只是少数。“少壮不努力”未必就“老大徒伤悲”:“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老大’发奋努力,也还是有可能大有作为的。——缺乏“材料”意识,便不考虑“论点”是否涵盖了“材料”,不注意“材料”中包含的多种多样的规定性,就不会去检验“论点”是否全面、严密、妥帖,以至于拜倒在那些所谓的颠扑不破的“真理”面前,置经验与常识于不顾,丧失了基本的思考机能。

封闭式论点、论据、论证思维,势必导致学生在认知上主观臆断、以偏概全。学生从“论证”“论点”的需要出发去寻找“论据”,眼里只看到那些符合“论点”的“有用”的“论据”,对“材料”作随意择取,对不符合“论点”的“无用”的“材料”视而不见,一概加以排斥。写出来的文章似乎“论据”很充分、典型,“论证”也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其实说的只是一面之词。如此,论点的偏颇便不可避免,议论便沦为儿戏,实用主义思维由此发生。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都是对立统一体、多元统一体。议论体式写作,重要的是能够发人之所未见,“论点”全面、辩证、深刻,较为准确地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性、复杂性。

05

具体分析欠缺:说理的贫乏

“议论文三要素”说,让人们觉得似乎靠“三要素”就可以完成议论说理的任务,其实“论据”“论证”“论点”的说理作用是很有限的。单一的“论证”说理,忽视多种说理方式的互补,忽视“具体分析”方法的运用,这显然又是一大缺失。

“论证”虽然也是一种说理(推理)方式,但它只是诸多说理方式之一。界定、阐释、阐述、分类(说明)、比较、论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等,都是说理方式,每一种说理方式都有必要,其作用一点不亚于“论证”,而“三要素”说则囿于“论证”一隅,将其作为唯一的说理方式,这就有了极大的局限,甚至是偏颇。这就跟一张桌面需要几条腿的合力支撑一样,如果只有一条腿,不论多么牢固,也很容易倾覆。

其实“论证”这个概念就有问题:“论点”是没法“证明”的。“论证”最重要的两种方法——归纳法与演绎法,在具体运用中,近似于中学教材中的“例证法”与“引用法”,前者是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后者是用理论论据“证明”论点。实际上,与其说是“证明”,不如说是“说明”。在议论体式写作中,不论是用“归纳法”还是“演绎法”,都只能在极其有限的程度上“说明”“论点”。

大家知道,要用归纳法“证明”论点(归纳出结论),必须是穷尽一切对象的“完全归纳”,由于在议论写作中没法作到“完全归纳”,因而没法真正运用“归纳法”,只好退而求其次,采用“例证法”。“例证法”属于“简单枚举”性质,靠这种随意性的“举例”——“片面归纳”,自然是没法“证明”“论点”的。比如,要证明“凡人都是要死的”这个“论点”,你必须列举出古今中外所有人的死亡作为“论据”进行“论证”才是有效的,才能算是“证明”,而这是任何人也做不到的。即便假设有人能列举出以往一切人的死亡,也还是不能“证明”未来的人也都会死亡,还是不能得出“凡人都是要死的”结论。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过去的人要死,不等于将来的人也一定会死。不是有人已经预言在若干年后人将不死吗?

“演绎法”则是以某一公认的“真理性”的论断作为“大前提”,以涵盖在该”大前提”之内的某一具体研究对象——“小前提”,由于“小前提”属于“大前提”的一部分,所以可以从“大前提”的性质中推导出“小前提”的性质,即得出“结论”。“演绎法”的运用,前提条件是“大前提”的论断必须是公认的,这就很困难。由于作为“大前提”的论断是未加验证也无法验证的,因此,作者所“引用”的“理论论据”“逼真度”如何就不得而知。有的“大前提”,在作者看来也许是“真理”,在读者看来却是“谬误”,或是“逼真度”不太高的道理。而且,即使是“公认”的“真理”,也是不断地被批判、被超越的。如果“大前提”的“真理性”不足,或读者对“大前提”(理论论据)不认同,那么,该推理对读者也就没有任何说服力。

可见,所谓的“论证”论点,是一相情愿的,其说服力是远远不够的。议论文本必须靠各种说理方法的互补,形成一种合力,来提升其说服力的强度。

那么最基本的说理方法是什么呢?我以为是“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是“议论”的生命。“议论”真正的功力不在“论证”,而在“分析”(“论证”也可以视为一种“分析”),就是运用各种说理方式,围绕“论题”与“论点”所展开的“说理”。“论题”“论点”(包括分论点)是“分析”的对象,也是“分析”的产物。“论题”“论点”中所包含的矛盾、条件、因果、过程、本质、实质等是“具体分析”的内容。界定、阐释、阐述、分类(说明)、比较、论述、论证、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等说理方式都可以归为“具体分析”的手段。

当然,不是每一篇议论体式写作都要涉及上述所有的说理方式,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要让学生明白,说理方式绝不只有“论证”一种,说理方法是非常丰富的,说理的空间是非常开阔的,说理方法的运用是非常自由灵活的。

总之,简单化的“论点、论据、论证”思维是一种自残,阉割了议论文本生机勃发的雄辩力,使之沦为散发着腐败气息的“论据”陈尸场。

06

证伪方法缺席:驳论的遗忘

“三要素”思维导向是用“论据”来“论证”“论点”的正确,其方法是“证明”。这一认知背景是培根的“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与其相匹配的是演绎式的“教条主义”思维。在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在说理方法的运用中,“反驳”“证伪”的作用,往往大于“证明”,“反驳””证伪”是科学进步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驳论文”“论辩文”的重要性要大干纯粹的“立论文“。然而,“三要素”思维严重忽略“反驳”“证伪”的方法,“驳论文”与“论辩文”基本上是在“三要素”视界之外的。这就存在着极大的疏失。

关于“反驳”“证伪”的重要性,可以从卡尔·波普尔的理论中得到启示。他否定证明主义,肯定证伪主义:“教条态度显然关系到这样的倾向:通过试图应用和确证我们的规律和图式来证实它们,甚至达到漠视反驳的程度,而批判态度则是准备改变它们——检验它们,反驳它们,证伪它们(如果可能的话)。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批判态度看做是科学态度,把教条态度看做是我们所说的伪科学态度。”他把是注重“证明”还是注重“证伪”,视为“伪科学态度”与“科学态度”的分界。”三要素”认知可归入“证明主义”范畴,即“伪科学态度”范畴。

他比较了“科学增长”的两种方式:“我们可用于解释科学增长的两种主要方式,一种不甚重要,而另一种十分重要。第一种用知识的积累来解释科学:科学像扩充着的图书馆(或博物馆)。像书籍越积累越多一样,知识也同样与日俱增。另一种用批判来解释:科学借助于一种比积累更加革命的方法增长,这种方法破坏、改变和改造一切,包括它最重要的工具即我们的神话和理论所由表达的语言。颇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第一种方法即积累的方法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重要。科学中,知识的积累远不及科学理论的革命变化。“立论”属于第一种方式,“驳论”属于第二种方式。在“科学增长”中“证伪主义”方法比“证明主义”方法更为重要。“三要素”所注重的是不甚重要的,所忽略的恰恰是更为重要的。

那么为什么“证伪主义”方法比“证明主义”方法更重要呢?波普尔说:“我们致力于认识真理和发现真理的尝试不是终极的,而是尚待改进的;我们的知识和学说是猜测,它由猜想、假说构成,而不是由终极的确定的真理构成:批判和批判的讨论是我们接近真理的唯一手段。这样,它便导致了大胆猜测和自由批判的传统,这个传统创造了理性的或者说科学的态度,并创造了我们西方的文明——唯一建基于科学的文明。”由于现有的知识与学说,不论如何“证明”也只是猜测与假说,不是终极真理,而批判(证伪)则推翻了先前的猜测与假说,孕育了新的猜测与假说,推进了认知的进步,因而使我们更加接近真理。

批判与证伪的主要方法便是寻找反例。好比我们知道“一切天鹅都是白的”这一知识,无论再用多少“白天鹅”来“证明”这一知识的正确,都无助于推进认知的发展,而一旦我们发现了反例——一只黑天鹅,我们就不再停留在原先的认知上了,便推翻了原来的结论,产生了新论断——天鹅有白天鹅与黑天鹅,知识便因此得到增长。这就告诉我们,对于逼近真理来说,“证伪”比“证明”来得重要,我们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寻找各种颜色的天鹅:蓝天鹅、绿天鹅、红天鹅……可称之为“寻找永远的黑天鹅”。

从这个意义上说,“驳论文”“论辩文”比“立论文”重要,而“三要素”恰恰与“驳论文”“论辩文”相错位,无视“证伪”的意义与价值,这不能不说是思想方法上的极大缺陷。

由于“议论文三要素”影响深远,已经成为语文界的集体无意识,因此,进入到议论文本教学领域,势必要对此先作一番梳理与澄清,对其缺失进行反思与检讨,使之走出认知误区。

自语文教育研究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