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高考语文文学阅读板块中语文知识的考查变化及启示

2024/9/13 11:46:58  阅读:17 发布者:

如何把握知识与能力、素养的关系,是语文考试命题的一个难题。近年来高考语文全国卷的文学阅读试题中,直接涉及的知识数量有由多变少之势,试卷中指向艺术手法鉴赏的知识数量也在缩减,形式和内容结合、最终指向内容理解的题目明显增加,用日常生活语言来介绍语文知识的题目越来越普遍。这些变化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能够更科学地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如何把握知识与能力、素养的关系,是语文考试命题的一个难题,尤其是文学阅读部分,语文知识要不要列为考试重点?应该侧重考查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与试题结合?这些问题至今难有定论,不仅制约了考试命题的质量,对日常语文教学也形成一定困扰。本文试以我国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为考察对象,梳理文学阅读试题中涉及的知识数量和类型,分析语文知识与考试题目的结合方式和作用,以及文学阅读测试中语文知识的变化趋势,为把握文学阅读的命题方向、改善语文知识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文学阅读试题与语文知识的关系

(一)阅读测试与语文知识的关系

人类的文学活动源远流长,在文学理解、文学批评以及文学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很多已经凝结到今天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中,如有关文学文体的知识、文学表达的知识、文学鉴赏批评的知识。这些知识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解读工具,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教学手段,也拓展了文学阅读测试的命题空间。

在高考语文试卷的文学阅读板块,基于某个概念、原理来命制试题,考查学生对某篇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和理解能力,是沿用多年且简单易行的命题方式。比如,提示学生用时间线索来梳理一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便容易看出学生对作品整体结构和特点的把握情况;提示学生从象征的角度理解某一散文中的景象、人物、故事的蕴涵,便有可能看出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思维品质。

但是,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强,其知识来源于语言、文学、阅读学、写作学等多个学科,知识体系不以简单线性的逻辑为主线架构,知识形态既有理性的、系统的、可以言传的,也有感性的、非系统的、默会的[1],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其测评的难度。尤其对于文学阅读测试来说,无论是涉及的知识量,还是知识与试题的结合形式都更为复杂,这给考试命题和日常教学带来不少困惑。以试卷中涉及的知识数量为例,如果知识数量偏多,会有违文学阅读的本质属性和语文课程赋予的核心学习价值;而不借助一定的知识来解读文本,无论是阅读过程还是测试工具,都会失去许多有效的抓手,还容易让语文学习止于感性化和浅表化,导致弱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从而降低整个语文课程实施的质量。

(二)阅读试题中语文知识的判断依据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样是文学阅读测试题,每年高考语文试卷中语文知识的数量也会有一定变化。了解近年来高考语文全国卷中语文知识的呈现特点及影响因素,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一个时期高考的命题取向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提高文学阅读教学的针对性,调整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投入程度和学习方式,避免在语文知识教学上求全求细、疲于应付。

判断哪些表述属于知识是一个难题,本文从三方面拟定判断依据。一是看它是属于生活交流中常用的还是学科认知中专用的,前者如“用什么人的眼光来看”,后者如“以什么为叙述视角”。二是看是否明示为显性的陈述性知识。三是看与答题任务是否相关,若仅仅用来指称对象,则不作为知识计入,如“文本一中的老黄是小说叙述者”中的“文本”一词;若与测试任务相关,则计入统计,如“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分析”这道试题中的“文体”这一知识。

二、高考语文全国卷文学阅读板块中语文知识的变化趋势

近年来高考语文全国卷文学阅读板块中语文知识的载入情况,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们对知识价值的看法,反映出语文教育观念的变化,梳理这一变化有助于教师调整自己的知识观和知识教学观(表1)。

(一)显性知识数量呈稳步下降的趋势

试卷中知识载入数量的多与少,是一对利弊消长的矛盾关系。知识数量偏多,容易导致阅读教学知识化,有违文学阅读丰富生活阅历、培养审美感受力的本质属性;而不借助一定的知识解读文本,阅读活动不仅容易止于感性化、浅表化,还可能弱化必备知识的教学,从而降低整个语文学习的质量。从以往语文课程内容以及高考试卷的整体情况看,矛盾的主要一方是知识量偏多,尤其是显性的陈述性知识偏多,因而减少试卷(包括文学阅读板块)中的知识量是命题探索总体趋势。

从表1的统计数据来看,2018-2024年的7年里,高考语文全国卷文学阅读试题对语文知识的载入数量,基本上反映了这一趋势。从具体数据看,这一变化又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18-2021年,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知识数量较多,知识密度较高。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文学作品阅读板块分别涉及8条知识,也就是说学生每答一道题目,就会遇到两个甚至更多的知识概念;2020年全国Ⅰ卷涉及9条知识,其中第7题仅一个选项B——“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便涉及细节描写、对比、小说氛围、情节转折4个概念;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第7题选项D——“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含有“故事结构”“小说叙事”“多元主题”三个术语。试卷中知识密度过高,有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利影响,其一是关注重心问题,学生注意力会聚焦知识概念的内涵,影响对文学作品整体意蕴的把握;其二是学习导向问题,师生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印象,即考试题目是与知识点对应的,而知识点又往往是与得分点对应的,从而产生考语文就是考知识的结论,加重文学阅读教学中重知识讲解、轻个性体验和整体感受的偏差。第二个特点是同一年各份试卷中知识分布不均衡。以平均知识量载入最多的2020年为例,全国Ⅰ卷文学阅读板块中涉及的知识高达9条,而全国Ⅱ卷只有2条。不同试卷中的知识量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偶然因素(如命题人的学科背景、学术偏好、命题习惯等)对命题方向的影响较大,高考命题在语文知识考查这一问题上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共识。

第二个阶段为2022-2024年,与前一个阶段相比,这三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学阅读板块中的知识条目总量减少了将近一半,平均每份试卷涉及的知识在3条左右,平均每道题目含有1条知识。此外,同一年各份试卷文学阅读题目中的知识分布也趋于平衡,尤其是2024年的考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考命题对语文知识在试卷中的地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虽然试卷命制中命题人员对知识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即使在平均知识条目最高的2020年,全国Ⅱ卷中也仅有“起因”和“铺垫”这两条常见的语文知识),但总体知识数量大幅下降这一事实,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能看出新版课程标准对考试命题的引导作用。首先,从课程理念上说,新版课程标准更强调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其次,在高考命题建议中明确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以情境任务为试题载体、以综合考查为命题导向等命题原则,要求“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2];最后,作为主要命题依据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和学业质量部分,强调重在感受人物形象、丰富生活和审美体验,聚焦关键能力。应该说,经过几年的宣传推广,这些理念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和执行。

(二)由单纯鉴赏艺术手法向内容深度理解转移

多年来,一些试卷在文本解读上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命题思路,即分别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角度分析文本的特点和价值,这一命题思路也体现在高考语文文学阅读试题命制中。

2是近年来高考语文全国卷文学阅读主观题中有关艺术手法鉴赏的题目数据,不难看出,指向艺术手法鉴赏的题目比例呈现出一定的减少趋势。其中,20193份试卷的6道主观题中,有5道要求从某个语文知识入手分析文本,鉴赏其艺术手法;2024年试卷同样有6道主观题,但只有一道明确要求从表达手法角度分析文本,对比十分鲜明。

直接指向艺术手法鉴赏试题的减少意味着什么,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文学教育乃至语文教育理念,值得大家深入探讨。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高考之所以受到不少批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考试状态不符合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机械刷题等应试化行为。有效的应对之策是让语文学习以及考试方式部分地回归语文生活。在日常语文学习中,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需要完成三类活动。以阅读小说为例,学生首先要了解小说的大致内容,如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关系及其性格特征,把握主要人物的言行性格和其最后结局之间的因果逻辑;其次是意义挖掘,借此拓展社会视野,丰富感情体验,学会理解人生和反思自我,提升审美趣味;再次是实现语文课程的学科认知目标,包括学习表达方式、掌握阅读策略等。最后一类的学习目标应该服务于前两类目标,在命制试题时也需要将其隐藏在前两项内容之后。因此,“理解文本能力要胜于分析表达技巧,判断信息的价值要胜于判断信息的类型,解释真实问题要胜于抽象地鉴赏语言特色,因为前者能看出阅读与经验积累,后者容易运用解题套路”[3]

(三)知识表述方式向日常生活语言表达靠拢

话语方式通常指说话人以什么身份和口吻向他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如果话语方式合宜,会减少交流障碍,提高交流效率;反之,则可能产生阻力甚至交流失败。近年来不同地区的语文试卷中,试题在提出有关答题要求时,主要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话语方式:第一种是生活话语,如“心理”“情感”等概念,这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通俗易懂,容易被所有学生理解。第二种是学术话语,往往在权威的学术刊物中,或讨论严肃话题时使用,其特点是严谨规范,如“陌生化”“文本节奏”等,其不足是与学生生活可能会有一定距离,一些学生会产生理解偏差,故考试题目中宜少用。第三种是个人话语,即属于个人用语习惯或自己创设的话语,其共识度不高,且比较容易产生误读,一般不宜用于考试题目。

近年来高考语文全国卷文学阅读试题在介绍语文知识、陈述答题要求时,大多数表述用语平实、通俗易懂,即与生活语言比较接近,如2021年全国甲卷第9题——“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析。”这道题用日常生活中的“钥匙”来类比一个重要句子,而没有用“文眼”“关键句”来表述。这种放弃知识的学术化,让语言回归生活的趋势,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为什么不主张用学术话语介绍知识?说到底,知识是人类生活经验的总结,在总结和传播过程中,这些经验往往被不断抽象,并与真实生活拉开了一定距离,变成间接经验。青少年的直接经验缺少,在理解偏抽象的知识概念时会有一定困难,因此,无论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在考试命题中,都需要注意减少个性色彩浓厚、表意不明的话语。

(四)语文知识考查空间由封闭向开放调整

新版课程标准要求,测试形式要创新,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展现学生智慧,鼓励学生发挥和创造。试题的开放与否部分体现在试题对语文知识的限定上,如2018年全国Ⅰ卷第6题——“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道题目属于开放题,但在答题指向上有多重限定。首先,指明所用的知识工具是“叙述方式”;其次,指明叙述方式特点是“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等于给出了答题要点,考生只要在此基础上加一两个例子即可;最后,给出了基本观点:这一叙述方式有好处。在这道题目中,由于对知识内涵及价值做了较多的限定,其开放程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几乎变成了一道封闭题。

可喜的是,高考试卷中开放性试题开放度不够的情况,近年来有明显的变化,如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第8题——“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这道题既有限定条件,即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反复手法的使用效果,也有开放性,即并没有限定效果的好坏,其开放程度自然有了提高。又如2024年新课标Ⅱ卷第9题——“文本中频频出现‘一年以后’‘现在想来’‘他知道这情况时’之类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叙述效果?请简要分析。”与上面的题目相比,这道题目又有一处不同,题目给定的知识工具是“时间线索”,但并没有指定如何使用时间线索,而只列出文中的几处语句,另外一些语句以及怎样构成线索,都需要答题者自行去发现和组织。

三、结论与启示

如前所述,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阅读部分涉及的语文知识呈现出以下变化趋势:从知识数量看,试题中直接涉及的语文知识数量有由多变少之势,显示了语文测试取向向能力转移的变化;从知识类型看,试卷中指向艺术手法鉴赏的知识数量也在缩减,而指向思想内涵理解的知识有逐渐增加之态势,这一趋势符合新版课程标准基于真实情境、聚焦关键能力和素养的原则;从知识与测试目标的关系看,单纯地识记语文知识的题目、孤立地分析艺术表达特点的试题在减少,而形式和内容结合、最终指向内容理解的题目明显增加,这一变化符合新版课程标准强调的综合性要求;从知识表述方式看,用日常生活语言来介绍知识的题目越来越普遍,体现了“学生为本”的理念。这些变化说明,新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强调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以综合考查为命题导向等理念,已经成为命题者的共识,命题实践路径也趋于稳定。

高考试卷中语文知识的变化特征启发我们,日常教学中应大胆改变围绕知识点组织文学阅读学习的方式,使教学更专注于文本特质,凸显文学阅读的核心价值;减少单纯从表达形式角度入手分析作品特色的模式,聚焦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价值;日常教学与生活阅读保持高度一致,在核心素养目标下实现“教—学—评”一致。

当然,文学阅读的核心价值如何确定,如何选择相关知识命制考试题目,如何优化语文知识测试,还有不少需要攻克的难题。所谓文学作品的阅读价值,即文学有别于其他文本的特质和能提供不可替代的阅读收获的可能。如果阅读材料都符合文质兼美的条件,都满足新版课程标准提出的时代性、典型性、多样性、贴近学生生活的要求,那么某一类作品的阅读价值就应该主要取决于这类文本的本质特征,这也是新版课程标准专门设立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高考试卷中区分文学阅读与非文学阅读板块的理论依据。

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是丰富生活阅历,帮助理解人生,促进自我反思,提升审美品位。当然,语文学科的文学阅读还负有积累语感、借鉴表达技巧、建构阅读图示的功能,不过,后一类目标是隐在前一类目标之后,并在大量阅读过程中达成的,在考试题目中应以前者为主,这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的。

自基础教育课程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