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亟待改革

2024/9/13 9:55:35  阅读:4 发布者:

一、引言

英语学科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学科应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课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英语实质上已经成为生存技能,对学习者的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经历了高考洗礼的英语,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一门教育学科,或者一种外来语言,亦或一连串印在书本上的死板字母(卫乃兴,2004)。从更深远的意义和更深沉的层次来看,英语是一种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技能,是连接社会的桥梁,是建构美好未来的工具。

受高考改革的启发,目前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在全国得以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改革中,所有学校都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为主要内容,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倡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方申萍,2000)。英语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改变昔日的灌输者形象,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课堂活动和教学评价,以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升社会实用技能。英语教学改革也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巩固其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加强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素质与实际应用的技能,提倡预设与生成的教育模式。具体可以。

二、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举措

(一)树立全面且正确的教学观念

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决定者,教师一味奉行“一言堂”和“满堂灌”,只机械地传授给学生教材上的知识,极大地束缚了学生创造思维和探索激情的发挥,使其“死读书,读死书”。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且学习效率不高。为了实现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监督与示范作用,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与学生进行互动,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本着“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满足学生的需求才是教学的出发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索知识的技能才是教学的落脚点”这一原则(蔡文利,2009),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只有以正确的教学观念指导实际英语教学,学生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才能在加强基础训练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拓展探索知识和经世致用的能力(曹逸韵,2012)。否则,在只注重讲授课本知识而忽视提高实际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错误教学观念的引导下,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会受到极大限制,并且学生将无法课堂上的英语语言知识结合到日常生活的交际中。同时,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强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段士平,2008)。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实现学生的技能迁移,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学生视为获取知识的主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该理论倡导学习过程中的小组合作,指出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重视学习中的意义探索。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注重实现语言与意义的统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学生们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金海玉,2012)。该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反对教师的绝对操控性。笔者认为,因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决定了学习效果故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英语学习的统帅,而非被动接受者。

(二)实现动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成性教学模式是实现动态课堂的有效途径。动态课堂为何如此重要?要想心境开阔,学生就必须不断地汲取新知识,做到有所突破和创新。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动态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新高考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实施生成性教学模式。该模式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陈丽清,20106)。在生成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化。目前,大部分英语教师只是注重强化学生对于英语语法的记忆,着重训练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掌握,从而导致学生既不积极回答问题,也不主动提问疑点。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有必要采取生成性学习模式,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现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师可以从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交流渠道、反馈与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入手,实现教学的多样化和动态性,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从追求学习结果转变为追求学习过程。

(三)设计互动交往的课堂教学环节

动态生成离不开互动交往的课堂教学环节。所谓动态生成,是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董明,2004)。所谓课堂教学,是一种以交际为最终目标的活动,是师生之间与每个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是实现学生与社会对接的窗口。或者说,课堂教学是师生通过沟通而达成共识的有效渠道,是师生共同努力来完成教学目标的互动。既然学生的发展就是动态生成的过程,那么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必须贯穿动态生成。

如何建立动态课堂?笔者提出了一下建议。首先,教师应该创设生动的交往情境,模拟课本上的对话场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亲身演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本上呆板的文字信息变成生动鲜活的幻灯片和

表格,让学生在轻松丰富的课堂环境中吸收知识,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学会对英语的综合运用。其次,在动态课堂教学中,英语教材是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扮演着专属于自己的角色。师生双方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既彰显了教师的导向作用,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社会交流的信心与主动性,加强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意识。可以说,生成性的动态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升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邱采真,2002)。不过,不要只图热闹,本末倒置,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好。

(四)将合作小组的学习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

合作小组能将所有的学习资源汇聚在一起,通过互相借鉴和取长补短,实现学习最优化,受到国内外教育家和学者的认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其他人的老师,因为人各有长。学生要想全面发展和不断完善自身,就必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要求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多伊奇在自己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合作型目标结构使得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小组内的每一名成员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接纳,从而在更大程度感受到自尊,这使得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积极,取得成就的技能水平也提高得更快(付凤文,2000)。美国明尼明达大学合作学习研究中心的约翰逊兄弟俩主张:“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他们认为,小组学习可以将所有的学习资源集中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另外,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沙伦博士将合作学习定义为:“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他明确了合作学习的性质和形式,为小组学习的施行勾画出一份清晰的蓝图。不仅国外著名教育家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优秀教育者也对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他指出了合作学习的主旨和性质,为高中英语教师实施教学策略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角色扮演—信息处理—语义重建”这三个方面,是施行合作学习的切入点。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应该模拟课本上的情境,鼓励其自编对话和将情感与肢体动作融于表演中。在信息处理环节,教师应该提前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进行组内商讨。而学生也应该在讨论的过程中做记录,进行汇总和总结,及时向教师反馈。待学生完成这些工作后,教师应该组织全班进行更广泛的探讨。在语义重建方面,教师应该认识到,重建语义是一个有梯度的连续过程,是提升学生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以口语表达的形式开始,最后上升到书面论述的形式。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王朝银,2012)。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由学习英语语言到熟练运用英语进行社会交流的飞跃,教师应该提前讲明主题,让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给学生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形成较清晰的表象认知。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扩展和延伸,使学生脱离课本进行自由表达。经过这样的阶梯教学,教师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为学生以后步入职场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锻炼其使用英语接触社会的技能。

(五)丰富课堂导入方法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教学成功的一半。课堂效果是否突出,课堂任务是否完成,课堂评价是否优秀,与成功的导入方法密切相关。如果课堂上教师采取了多样的导入方法,那么学生的听课兴趣和热情自然高涨,课堂也会顺利进行且气氛活跃。

笔者在此分析了近几年的课堂导入状况,并提出了若干相关方法。据调查,大部分英语教师只简单地问候学生后,继而单刀直入,讲授课程。如此一来,学生无法立刻进入状态,越来越感觉英语的枯燥无聊和生涩难懂,逐渐产生了厌学心理。笔者认为,为了打破这一“瓶颈”,教师应该丰富课堂导入方法。具体来说,英语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趣味导入法

趣味导入法就是指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多渠道搜集相关的趣味知识,实现其与课堂的对接。趣味知识包括名人名言、历史典故、文人轶事、音乐、游戏、谜语等等。俄国教育学家主张:“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趣味导入法无疑避免了课堂的平淡无奇和平铺直叙,点燃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火苗”。

2. 问题导入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表明学习与思考是获取知识的两种必要途径,相互依赖,互相促进。所以,教师在开始课堂教学前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以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先设置几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回答。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认知”、“思维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卢仁顺,2002)。

三、结语

以往的高中英语教学只是将词汇、语法和搭配列入教学课程,忽视了英语语言的口语交际、英语书面表达和句子翻译。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背不会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写作。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高中英语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英语语言知识的简单传授,也不应该只注重学生对语法和词汇的掌握程度(张霞,2012)。所以,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社会交际和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塑造出大批符合社会发展的实用综合性英语人才。笔者认为,英语教学改革应该做到: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调整课堂导入方法,为学生提供动态学习模式。这样,学生智慧的灵光才能真正在互动中闪现。

自英语外语教学与评价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