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无勾连,不设计:整本书阅读勾连技巧的再审视

2024/9/13 8:33:09  阅读:4 发布者:

勾连技巧是语文阅读教学史上一种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如《论语》的“温故而知新”就是新旧知识的勾连,能够实现知识的最新架构,《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以家事喻国事讽谏齐王,把勾连技巧用得炉火纯青。“学”的本质在于勾连,“教”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建立勾连。新课改背景下,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重新审视这一传统技巧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应当能够实现可预测的突破与创新性的应用。

一、突破

1.勾连方式的突破。

传统的整本书勾连方式有以下几种:主题勾连,如把体现革命精神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勾连在一起;人物勾连,如把祥子由积极向上到自甘堕落的思想变化与保尔·柯察金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长变化勾连在一起;情节勾连,如把《西游记》《水浒传》中的“三叠法”进行勾连,将“大闹”场景进行勾连比较;写法勾连,如将《儒林外史》《西游记》的讽刺艺术进行勾连;等等。这些或相近、或相似的材料排列组合,形成联动,体现了集群、求同思维。

素养视域下勾连的方式更具独创性。

一是把单篇与单元勾连,把单篇与整本书勾连,由篇到本,由篇及类。如把《关雎》与《经典常谈》勾连起来,把《蝉》与《昆虫记》勾连起来,把《咏雪》与《世说新语》勾连起来……这样的勾连让知识数据有源头可稽,由单一封闭走向流动开放,两者之间互为依托,互为促进,利于学生从全局新高度、整体新视野构建和实现阅读体验、审美欲望。

二是单线单视角与多线多视角勾连。单线单视角视物只能窥见“一斑”,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要看学生的语文素养储备丰厚与否。如果与多线多视角进行勾连,就会由点连线,由线连面,而后形成立体。比如,阅读《水浒传》,可以从多重矛盾冲突来分析林冲形象:“豹子头”的绰号与性格冲突;林冲与高俅、高衙内的冲突;林冲与好友陆谦及富安的冲突;林冲与王伦的冲突;等等。多重冲突下人物得以鲜活起来,丰满起来。至于鲁提辖的外貌,也可多视角勾连,千人眼里有千貌:史进眼中鲁达“面圆耳大,鼻直口方”“络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英雄男儿标配相貌,是英雄惜英雄,一眼生义缘;李忠眼中鲁达只是“凶猛”“急性”,不是赞词,是吝人见豪者,一眼生无奈;而佛门中人眼中的鲁达又变为“形容丑恶,相貌凶顽”,是僧人评逃犯,一眼生厌弃。多视角能够有效避开平面、肤浅的解读,全方位记录下人物轨迹,让人性走向复杂和丰富,让解读走向深层次。

2.勾连范畴的突破。

一是跨学科勾连,走向协同与融合。即把语文与非语文学科有阅读价值的领域勾连起来,如解读《儒林外史》中范进、严贡生等儒生形象时,可以勾连邮票、漫画、连环画册等艺术样式,以及小说演播、课本剧表演、影视作品等形式,因为人文最早的表达就是借助语言、音乐、艺术、戏剧等学科,借助眼睛之外的眼睛来紧密关系,回归理性。

二是与生活勾连,走向情境与实践。即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勾连,设置真实而适切的情境,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时事热点、征稿启事、宣传海报、会展设计、活动策划等等,都是勾连的通道。微信朋友圈也是时兴做法,如为鲁迅绘制朋友圈,让《朝花夕拾》中的人物走进来;为鲁迅介绍新朋友,把《儒林外史》中的儒生请进去;还可好友团建,选择景点,读写融通,探名著之旅。

3.勾连价值的突破。

传统勾连方法注重内容的勾连,但缺乏过程勾连以及综合评价的研究。素养导向下,勾连的范畴开始向这些方面扩展,思维有所创新。比如,阅读《艾青诗选》前,可以学生读过的《繁星·春水》为例,从现代诗歌的阅读角度出发,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学与教、读与思融通的勾连,涉及的是阅读策略。再如,保尔救朱赫来时内心的矛盾,与冬妮娅结束恋爱时内心的矛盾,决定自杀时内心的矛盾,这三者哪个最复杂?这是从情节层面逐步向思辨层面的勾连,最终走向综合评价层面。创造性地运用图表统计、批注鉴赏、思维导图、九宫格等方法策略,注重研讨过程和使用评价工具,教学触及的将是内在逻辑,打开的将是固化程式,走向的将是新的思维出发点。这种勾连,会对教学更有冲击力,对学生更有影响力。

二、应用

1.逻辑勾连,让思辨更深刻,理解更增饱满。

逻辑勾连是一种“添油战术”,特别是因果、条件、假设逻辑。具体来说,就是在洞悉目标任务之后,逐次展开进攻,不断探究。这一方法比“大水漫灌”式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能够根据需要适时适切运用,不会造成囚笼,使学生形成认知障碍。

比如,《藤野先生》中,鲁迅评价藤野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人,支撑依据是藤野先生与鲁迅交往过程中的几件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从这些事件中我们最多看到的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讲究实事求是、关心中国学生的平凡教师形象。事实上,藤野先生也这样认为,因此对于鲁迅给予的评价也很惊讶。如果再提升一下,结合历史背景,我们才可以知道,正是藤野先生异于日本“爱国青年”的行为和态度,让精神苦闷的鲁迅看到了一线曙光。但仅凭单篇文本的解读,“伟大”的理由仍不充足,如果再进一步,将文本置于鲁迅成长的整条线上,联系《朝花夕拾》各篇去观察与思考,那么作者对于藤野先生“伟大”的评价就绝非拔高,而是恰如其分了。比如:

第一次“添油”:庸师误人。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是个和蔼的“极方正,质朴,博学”的老师,这个评价很中肯,但鲁迅在国内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其他老师就不是这样了。《琐记》中记载,鲁迅在江南矿路学堂时,遇到的是头脑古旧、思想老化的汉文教员。他们对于“华盛顿”茫然无所知,反而要惴惴地问问接触过《天演论》的学生,这让求学热切的鲁迅十分失望。把庸师与藤野先生勾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藤野先生学识渊博,教艺精湛,并且对“我”是“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成为“我”永生难忘的恩师,以至于鲁迅日后状况无聊时无颜见老师,不敢回信,不敢寄照片。虽长久不通信息,但“时时记起他”。鲁迅说,“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但老师的性格永恒烙在“我的眼里和心里”。

第二次“添油”:庸医害人。《父亲的病》一文中,父亲得了“水肿”,逐日利害,但请来的名医诊金贵不说,用的药引一个比一个奇特。陈莲河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让父亲的病逐日恶化,终于不治。这给鲁迅带来极大的心灵创伤,立志长大后学医,去医治像父亲一样的病人,防止出现江湖庸医、医术骗子害人事件。留学日本后,治学严谨、为人真诚的藤野先生自然使鲁迅感到非常震撼。藤野先生能讲解剖学和解剖实践,对医学的执着和医技的精益求精,与国内医生的臆想迷信对比,怎能不激荡鲁迅的心?藤野先生的言与行,就像一记铁锤敲响了拥有初心的鲁迅,让其感念、愧疚,而至于“良心发现”“增加勇气”。结合鲁迅的成长线回味,藤野先生“伟大”得理所当然,因为他的确走进了鲁迅的生命里。因果勾连,藤野先生“伟大”的注脚站得住、说得清、讲得明。

2.关系勾连,让思辨更专注,理解更具张力。

关系勾连是一种合同战术,就是要把理解的任务与周围相关的因素绑定并且协调起来,朝着一个方向,构成“命运共同体”。这样,达成目标的概率就会大幅度提升。

比如,阅读《骆驼祥子》,我们通常用抛物线图式来理解祥子的“奋斗—幻灭”史。如果用关系勾连,以“同心圆”的方式来理解作者的刻意求工,就会如下图1所示:

内圆代表祥子,然后向四周层层扩展,北平底层贫民形成中圈,北平作为外圈,整个社会环境是更外圈。内圈与中圈写出了祥子与老马、二强子、小福子等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关系,并且,还可以体现出这些关系的动态性和发展性。比如,祥子初遇老马时,老马有洋车,勤苦拉车仍不能满足生活需求,他压力重重,晕倒路边,祥子帮忙施救;再遇老马,苦难中的老马抨击的言论成为祥子堕落的导火索。把二者关系勾连起来,形成强烈映衬和互补的艺术张力,强化了祥子的悲剧普遍而又深刻的社会意义。

也可以用内圈代表祥子的内心塑造,内圈以外代表人物的外部行动和活动环境。祥子为什么在六月十五日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聚焦祥子内心与车子、天气等物之境以及刘四爷、虎妞、孙侦探等人之境的关系,可以发现在病态社会的碾压下人已被异化,使祥子开始与世俗合群,活成他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把人物的心理世界与外在表现、外在环境勾连起来,把各种物象组合在取景框里,聚焦拍摄,既利于读者“视”,又利于读者“觉”,用心感悟,用内心之眼看人、看世界,就会发现祥子的生活就是由各种关系构成的,正印证了“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还可以用九宫格的形式来关系勾连。既可以是并联,也可以是串联;既利于集群,也利于思维的发散。以《水浒传》中金钱观的关系勾连为例,可以如下图所示:

九宫格的核心格是银子。第一,可用银子勾连潘家酒楼的英雄。鲁达要救金老父女,从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整个兜都掏干净了,于是向史进、李忠借。夜走华阴县处于窘迫中的史进从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并言明不用还;摆摊使枪棒卖药的李忠只掏出二两银子。鲁达看出了史进的爽快热忱和李忠的“不爽利”。银子是英雄的试金石,鲁达扶危济困无报答,史进慷慨仗义无要求,李忠被动救助有保留,一目了然。第二,可用银子勾连桃花山的好汉。鲁达见李忠、周通做事悭吝,不屑与他们为伍,就不与他们讲义气,私自拿走金银酒器。周通骂鲁达为贼秃,李忠想“羞那厮一场”,于是将打劫来的财物一分为三,各提一份,喽啰一份,平分算账。李忠、周通两人斤斤计较,过于贪财,金钱高于人情、义气。在仗义疏财的世界观观照下,人格境界孰高孰低,一眼见底。第三,可用银子关联宋江与李逵。两人初逢,心粗胆大的李逵就骗了宋江十两银子去赌博,戴宗指出骗术后,宋江说“这些银两,何足挂齿”“若要用时,再送些与他使”。宋江此等度量收服了李逵,赢得了李逵对宋江一生的“忠直”。第四,可用银子关联武松与施恩。武松并不爱钱,当初打死大虫,将赏的一千贯钱散与众人。来到安平寨,囚徒劝武松用人情送差拨,武松以“如果硬要,一文也没”来回应,绝不顺从。施恩爱财,快活林被抢,心心念念重霸。施恩知道不能用钱笼络武松,于是把交易转换成友情,以遭到恶霸欺负为名求助武松,得到施恩之恩的武松自然义夺快活林。最终施恩得利,武松得义,各得其所。

这个九宫格就是在金钱观照视域下,指向关系勾连的人物塑造,统整离散的材料,使之关联起来,对于整本书重组、架构有很大的价值意义,并且还能引发学生思考未被发现的人物和人物关系,具有发散思维和迁移的无限价值。

3.比读勾连,让思辨更明晰,理解更见透彻。

比读勾连是一种升级战术,是在素养视域观照下,更新和升级原有的方法、手段,以期新的生成。“原著+”的升级,就是比读勾连的创新,即在原著自身的引力场下,再利用他人他物的力量和声望来借力使力,给整本书的探究性教学带来崭新空间。

1)原著+他版名著。关注版本差异,辨明哪版翻译更适切。清晰的思考和比较甄别能够促使学习者更有判断力,体现精准思维。以《简·爱》黄源深译本和祝庆英译本为例:

(黄译)“你难道以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

(祝译)“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

两个版本表达的意思一样,区别在于句式与语言表达方式。黄译本用了两个“难道”反问句,显得咄咄逼人,把简·爱的强势表达出来,甚至有泼辣的感觉;祝译本也运用了反问句式,但明显气势弱,却突出了人物倔强的个性。根据简·爱的地位和性格特征,祝译本更符合人物形象设定。黄译本在用语上书面语鲜明,四字用语整齐划一;祝译本口语化鲜明,长短结合,简练的口语加快了说话的节奏,增强了话语的力量,符合对话时的局面和气氛设定。

2)原著+原著节选。关注编写差异,辨明哪处改变更实用。连接转换编与学的视角变化,重塑阅读通道,体现交互性思维。以《呼兰河传》为例:

(原文)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

(节选)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编者把“红堂堂”改成“红彤彤”,认为“红彤彤”更靠近现在学生生活实际,更好理解。但事实上,这一改动弱化了“红堂堂”的生活体验,其聚合了特定一地一代人的感受,承载了一地一代人的美好,显得既有看头,又有格局,继之以“好像是天着了火”的口语化、生活化的常用表达,显示出“着火”的具体对象——“堂堂”比“彤彤”更亮,“天”也比“天空”读起来更舒畅、更顺气。

3)原著+类原著。关注同类作品,辨明哪类求异更容易激发冲动,同时增加阅读的附加值。嫁接名著,同中求异,发散思维,改变思考方式,扫除僵化和保守,体现了大数据思维。比如辨别幼时的保尔和简·爱作为被欺压者的反抗,能够读出主人公的不同性格、不同心理、不同反抗方式、不同反抗过程[1]。

4)原著+跨学科素材(音乐、影视、话剧、美术等)。辨明哪类改编和跨界运用更前瞻,更相得益彰。打破学科壁垒,开放研究领域,转变学习方式,在真实情境中提炼出跨学科研究视角。比如,怎样表现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保尔受伤时,挣扎着从昏死中慢慢苏醒时的幻觉十分精彩,小说从保尔自身感觉、医生视角来描述;电影用章鱼的眼睛、触须和硬鳞摩擦声来形象表现;课本剧则是通过画外音的手段表达幻觉。

5)原著+项目化实践。辨明怎样的输出更有价值与意义。阅读《儒林外史》,可根据项目化学习以始为终的逆向设计理念,提炼驱动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制作儒林讽刺性人物雕塑群设计方案来探究实践。雕塑对象、雕塑形态、雕塑装饰的确定,人物简历、人物小传的撰写,雕塑群的解说、宣传海报等,勾连起学生需要解决的种种实际问题,需要学生从知识走向实践操作。学生为项目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走进项目又走出项目,在来回反复中比读,贴紧勾连,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综上所述,承载荣光的勾连法,在素养视域下重新焕发生机,多维勾连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审美旅程,走向高阶思维的自觉追求。

自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