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颠覆低效的教师培训?需要反观当下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2024/9/4 17:25:55  阅读:11 发布者:

一线老师最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前天,与一位老师一起听我俩共同仰慕的一位教育大咖的讲座,有一个共同感受:这位专家同样内容的这个讲座,我们在不同场合已经听过大约三次,可是绝大多数内容好像都没有印象。论讲座的水平,这位大咖的理念功底和声情并茂的演绎能力,国内很少有人能够企及;论听讲座的投入度,我俩也都算是好学之人,并无摸鱼之嫌。

何以如此?还是“学习金字塔”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听讲模式信息留存率一般只有5%,小组讨论模式信息留存率一般在50%左右,而教授给他人的模式信息留存率可达90%

暑假期间,各类教师培训轮番上场,到底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以我的学习经历推测,从听讲模式中会获得一些提升认知的信息,但投入与产出比并不高。经常听到一些参与培训的老师吐槽:连续一个星期的培训,腰酸背疼,确实很累。

其实,部分受训人员不愿意培训,应付式参训,哪里仅仅是学习态度不端?还是得反观当下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是不是有问题了。

能够让学员深度卷入的培训,可以是什么样子的?我以为,工作坊、研习营等是颠覆低效培训的比较理想的范式。一个理想的工作坊,应该具有这样几个特质:

其一,主题鲜明,形成体系。

很多学校和教育局组织培训时,东请一个专家,西请一个专家,所讲内容,各讲各的,甚至彼此观点相左,让受训人员不知所措。这是典型的碎片化式培训。有的老师说,听过太多的专家讲座,只是觉得专家们都说得有道理,都说得对,但就是不管用。

一线老师最需要什么样的培训?这需要培训组织者坚持用户思维,尽可能用提取最大公约数方式,找到绝大多数人的成长需求,确定培训主题,然后遴选与主题相匹配的授课人。

今年暑假期间,我们围绕“课改·改课”这个教师普遍关注的主题,推出了“学为中心课堂长什么样”“从教案到助学案如何设计”“指向素养的大任务如何设计”“跨学科学习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实施”“促进学习改进的评价如何推行”“有效作业如何设计”“校本课例研修如何迭代”等八个课程模块,形成了推进课堂变革的体系化培训菜单,由需求方根据实际自行选择,避免了内容的碎片化。

如果把教师队伍看作是一个学校的动力系统,那么解决动力不足问题,是换几个零件还是考虑整车优化?碎片化的培训,是“零件思维”;体系化的培训,是“整车思维”。因此,好的培训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教师成长过程中的盲点、痛点、难点问题,设计相应的课程主题单元模块,实现培训内容的体系化。

其二,方式转型,任务驱动。

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打瞌睡,与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只要教师迷恋于大段大段地讲课,就一定有部分学生逃离学习。同样,成人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只是舒服的听讲模式,难免不发生“掉线”现象。

“激活学生,解放教师”,是“学为中心”理想课堂的重要理念。激活学生,主要靠任务驱动。凡是有任务驱动的课堂,学生会因任务在肩,而进入探究之中。当然,课堂所给的学习任务得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是思维的支架而不是信息提取的支架,是整合起来的大任务而不是碎片化的提问,是需要自我发问、同伴交流才会答案的任务。学生的学习如此,成人也是如此。

要老师们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只是喊喊口号,听听理念,而是要从改变教师培训方式开始,让教师经历学习真正发生的沉浸式培训。

教育培训江湖上,用一个课件讲天下、讲数年的专家不在少数。以我的亲身经历看,设计让学员沉浸式学习的大任务比做一场讲座要难得多。工作坊开班之前,讲师得围绕研习的主题,进行任务模块的设计,寻找合适的文本、视频、实验资源,同时规划好每个任务的完成方式(自学、对子互学、小组群学、公共发表等),完成的时间。说到底,就是如同设计师一样,做一个让所有学员参与学习、深度学习的助学案。

比如,我们在设计“演绎合作学习的交响”的课程时,列出这样几个研习任务:我们一起看合作(看一个成功的合作案例视频,讨论交流有效合作具有的特征);我们一起来探究(借助六个成功或失败的小组合作学习场景,探究合作学习值得注意的问题;我们一起听分享(由课程主理导师做30分钟的微讲座《交响:理想课堂的表征》);我们一起来实践(学员根据合作学习的规则 ,现场进行“两人对子互学”“四人小组群学”练习)。

这样的学习过程,就不只停留在由专家讲座所能到达的“知道”层面,而是通过一个个递进式的任务,形成了“学、问、思、辨、行”完整的学习闭环。

其三,对话合作,共创生成。

专家讲座式的培训,基本是一言堂、灌输式的。偶尔也有少数专家在现场提几个问题,与学员互动一下,或者留几道思考题让学员课后回答。这样的交流互动,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涉及到的学员少得可怜。可以说,不能实现所有学员都进入合作对话的培训,效率都不会高到哪里去。

佐藤学先生说,学习就是对话,是学习者与客观世界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我对话的过程 。也就是说,学习的本质就是对话。无对话不学习,无合作不对话。

常言道:最好的输入就是输出。工作坊、研习营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让受训者输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一是借助飞书多维表格、问卷星等互动工具,让受训者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二是借助学习任务单,让受训者把自主阅读 、自主反思的结果写下来。三是借助学习小组,让培训者带着任务自我思考,然后与同伴互动,相互碰撞,公共分享,导师释疑点评。

当然,组织合作对话式的学习方式,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学员们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会冒出许多无法预设的东西,有时会有学员把讨论的话题带偏,有时会有学员提出意想不到的见解。这对课程的主理导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其时刻倾听学员的观点,及时调控对话的时间、节奏,选择合适的时机出场点评引领。

在工作坊、研习营现场,课程主理导师看似不需要声嘶力竭地讲座,但丝毫轻松不得,与学员一样特别烧脑。记得今年新网师线下工作坊期间,有一堂课上,两拨学生围绕“学生的发言如何有讨好老师的倾向怎么办”这个问题,争论不休,几乎到了脸红的地步。作为现场讲师,看到他们唇枪舌战,既为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而高兴,又不得不及时叫停争论,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暂作了结。

导入学习内容,放手让学员探究,及时总结归纳,形成与主题相关的结论或模型,指导学员用于实践,我们常说的新课堂上教师“入、放、收、成、用”的角色转型,同样适用于成人的培训现场。当培训师放下“开讲者”的身份,以任务设计师、学习教练的新角色出现后,培训现场才有可能出现“交响”。

在互动中颠覆低效率培训 ,在共创中形成带得走成果,在体验中感受新课堂魅力,在实战中推动新课标落地。工作坊学习模式,尽管在受训人数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其深度卷入的沉浸方式,正在成为颠覆低效率培训的新风景。

自中国教师报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