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从近年高考看教考融合的显性关联与隐性关联

2024/9/4 16:52:37  阅读:13 发布者:

一、试题与教材显性关联,

回应广大教师的关切

1. 名篇名句默写与教材直接关联

说到试题与教材的显性关联,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名篇名句默写的内容。在过去很多年,试题与教材的关联基本上体现在这一板块,而且很长时间都是简单的纯记忆性默写。

为了减少机械背诵,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欣赏、传承、运用等能力,这一板块的考查方式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变化,理解式、运用式背诵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可以大致勾画出这一板块命题设计的发展线索:直接背诵—简单理解—复杂理解—文化融入—情境运用。其中的文化融入和情境运用,可以说将简单的背默考查提高到了带有高阶思维特性的文化传承与转化运用层面。

2023年的全国新课标卷为例,两份试卷中的名篇名句默写板块,最后一个小题均出现了“小刚”这一人物:

Ⅰ卷】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

Ⅱ卷】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             ”。

Ⅰ卷小刚临摹诸葛亮画像后,老师提醒他可以直接用古人成句题诗,这个答案开放性很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应该都可以成为答案。Ⅱ卷小刚创作历史小说《正气歌》,情境是文天祥独步江边看到眼前壮阔景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这些与大江有关的诗句,应该也都可以成为答案(但需要注意,因为是文天祥吟诵,所以不能默写文天祥以后古人的名句)。这两份试卷,从为诸葛亮画像题诗,到写出文天祥可能吟诵的诗句,使得名篇名句默写这一最容易成为简单识记的题,如今由于有了具体的情境,便与理解、判断、应用等产生了密切联系,而且给予了考生比较宽泛的答题空间。

2. 材料选择、题干设计与教材中的作家作品直接关联

在引导教学这一总原则的指导下,近年来的试题在选取阅读材料时会尽可能注意到教材中的相关作家或课文涉及的相关题材;在试题命制时也尽可能与教材中的作家或作品发生联系。这样的尝试拉近了试题与考生的距离,让他们有亲近感、亲切感、成就感,深切感受到命题者的友好,觉得学了有用,也会使考试时的极度紧张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以古代诗歌阅读这项考查为例,我们会看到命题者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如2022年全国乙卷选的是王勃《白下驿饯唐少府》,教材中学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相同,题材相似;同时设计了一个主观题:“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同年新高考Ⅱ卷选的是李白《送别》,其中一个选项是:“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像这样的题,作者熟悉、题材熟悉,但如果日常学习中没有对所关联的诗歌内容进行理解和把握,选项正确与否就无从判断,对主观题更是无从答起。

2023年的四套全国卷里,像这样的直接关联、显性关联非常多,通过阅读材料的选择、题干的设计或具体的选项很容易观察到。比如四套试卷文言文阅读的第11题都有一个或两个选项与教材选文有关,其中新课标Ⅰ卷涉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举”的用法、《兼爱》中“劝”的含义,Ⅱ卷涉及《桃花源记》中“果”的意思;全国甲卷涉及《送东阳马生序》中“逆”的含义,乙卷涉及《送东阳马生序》中的“穷”、《愚公移山》中的“出入”等。又如语言文字运用板块,新课标Ⅰ卷用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初中推荐阅读),新课标Ⅱ卷第20题有两个选项分别与《沁园春·长沙》《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关,全国甲卷第21题要求学生讲的三个成语——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都在教材中出现过。

说到2023年试题与教材的显性关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课标Ⅱ卷的现代文阅读Ⅱ。这一题的阅读材料节选的是沈从文的《社戏》,从作者看,沈从文是教材中出现的作家,初中推荐阅读书目里有他的《湘行散记》,高中有节选的课文《边城》,考生对沈从文的创作风格会有比较多的了解;从文章内容看,初中教材里有鲁迅的《社戏》,这是多年存在于教材的经典课文,也是教师重点教读的课文,虽然课文在初中,但至少大部分考生一定会有记忆。同时,这一阅读的第7题,其中三个选项也都与教材选篇相关:B选项提到传统白话小说的写作手法,在初中教材里有一个单元专门讲传统白话小说,高中还有白话小说的节选,特别是有《红楼梦》整本书阅读;C选项是将文本中的景物描写与鲁迅《社戏》中的景物描写作比较,鲁迅《社戏》中的景物描写在教材中有相关练习;D选项则是与沈从文《边城》作比较,考生对《边城》中风土人情的描写应该有很深的印象。这样的题与教材内容有多方面关联,应该能更多唤起考生的亲近感、学习成就感。

3. 材料选择、题干设计直接指向看似难以测试的内容

与以往的高中语文教材相比,统编教材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出现了以整本书阅读和实践活动为主的单元。而当统编教材逐年推行使用后,调研时一线教师问得最多的也是这样的内容会不会考。通过分析近两年的全国卷,大家一定已经看到了命题者探索的步伐。

首先看2020年新高考Ⅱ卷的写作,题目要求考生以《中华地名》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写一篇“带你走近     ”的主持词。这个写作题与教材关联度极高。高中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是以活动为主的“家乡文化生活”,活动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要求通过访谈等形式了解家乡值得记忆的某个人或某一物,关注的是发现过去;活动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文化,关注的是考察现在;活动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写建议书,为家乡的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关注的是未来发展。同册第五单元是《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该书通过大量乡野调查,分析并阐释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多了解中国乡村的历史与文化、风俗与人情等。试想,如果这两个单元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实践过、阅读过、探讨过,又何愁他们不能顺利完成这样一篇作文呢!

再看2022年全国卷,其中新高考Ⅱ卷信息类文本主要是关于《红楼梦》翻译的材料,甲卷写作引用《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材料,从形式上看都直接提到了《红楼梦》。当然,这两道题目设计和作文其实都与《红楼梦》本身无甚关联,都不是直接考《红楼梦》,但这一书名的出现似乎也在提醒教师,整本书阅读应该受到重视。

2023年全国试卷在这方面有了更多的体现。比如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材料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的《后真相时代》,材料题目指向对信息真伪的分辨,这与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密切相关。这一单元包括三个活动,从了解媒介的特点,到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再到辨识媒介立场、辨析信息真伪,安排得都很细致。而这一试题,材料本身有较多对多种媒介信息的引用和分析,考生如果认真学习过教材中的这个单元,对文本的阅读应该没有障碍;第45题又涉及对事实真相的甄别和作者辨析事实真伪的方法,如果有了教学中对信息真伪的辨别学习,完成起来难度也会大大降低。

又如新课标Ⅱ卷的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材料二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其中第1题选项B又涉及毛泽东《调查的技术》的比较。这些内容都与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和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有关,其中第四单元的第二个活动就是调查研究,后边附的材料有毛泽东的文章;第五单元《乡土中国》的作者是费孝通,整部书都源于乡野调查,是基于调研的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思考。

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发微博,说“今年高考语文命题有‘回归’教材与平时教学内容的趋势”,其中举到全国甲卷作文“人·技术·时间”与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的作文题“如出一辙”,必修下册第四单元阅读材料《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也与这一作文题关系密切。其实,特别关注教材的教师会发现,新课标Ⅰ卷作文“故事的力量”,直接呼应选择性必修中册外国文学作品研习单元。这一单元的写作任务提供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讲话作为材料,材料的第一句就是“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

二、试题与教材的深层关联,

体现课程改革的本质

直接的、显性的关联是很容易捕捉到的,看到这些关联,一线教师会觉得很欣喜,会觉得教材的内容真的有用。事实上,潜在的、深层的关联更值得关注,因为这样的关联更能体现出课程新理念、教材新思想,更加需要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适应新的挑战。

统编教材有很多创新之处,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三个方面,见下表:

我们发现,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尤其是2023年的试题,对上表中的很多内容都有充分的体现。立德树人的方向引领最为明显,大家可以参照历年考试说明深入理解,这里谈一谈其他方面的衔接与关联。

1. 强调整合

高中课标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7]统编教材也以单元学习任务为抓手,灵活地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活动,力求让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建构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统编教材一问世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就是用整体的单元学习任务代替了以往的课后练习;而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按照教材编者的说法,充分关注了整合、情境、活动等语文课程新观念。[8

从整合出发,近年来高考试题有了如下变化:

首先,高考试题从单一文本走向多文本阅读。最早出现的是实用类多文本阅读,紧接着思辨类、文学类多文本阅读也渐次呈现,甚至今年的文言文阅读也有两篇文本的组合。多文本阅读形态的出现,与统编教材设计了大量群文阅读形态是一致的,都是在整合、综合方面作的探索。如果说高考试卷中第一次出现组合阅读材料时,师生们还都有些出乎意料,不知所措,到今天,即便文言文出现多文本阅读,相信大家也都能泰然处之了。

其次,这种整合更体现在试题本身的综合上。近年来实用类文本阅读最后一个主观题基本都是引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材料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引发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就是将语文阅读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探索。如名篇名句默写题,上边说过已经有了很多新的尝试,有些尝试是将文化理解与记忆积累进行整合,有些则是将文化积累与实际应用发生联系,体现出简单的识记背默题也在向着综合、运用的方向推进。

又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写作,要求结合语言文字运用Ⅱ提供的材料,围绕其中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以“青少年自己的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是一篇典型的读写结合试题,是从阅读有感而发,延伸到写作表达,体现出整合的理念。其实,像这样的读写结合试题,在统编教材中是大量存在的,因为统编教材就是通过任务将语文实践的各个方面整合起来,单元任务的设计就是从阅读出发指向表达,整体思路基本是:从文本的思想内容到写作技巧、风格,到向外的延展阅读,最后回归自主写作。

2. 关注情境

“情境”一词在课程标准中出现34次,主要用于“真实情境”“语言情境”“语言运用情境”“语言实践活动情境”等;在高考评价体系中出现43次,主要用于“学习情境”“复杂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以具体情境为载体”,高考评价体系则“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9]。统编教材在设计任务时也充分关注到情境,力求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高考命题者很快就捕捉到了“情境”这一典型高频词,自2020年起开始进行不同方向的探索和创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写作试题的命制。2020年共有五份全国卷,其中四份写作题充分体现出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全国Ⅰ卷提供了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材料,要求根据材料,选择感触最深的人,为班级读书会写一篇发言稿——读书会是设置的情境,发言稿是要求的文体。全国Ⅱ卷提供了中外名言和抗疫援助中的一些感人话语,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含义,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撰写一篇主题为“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中文演讲稿——中国青年代表是设置的情境,演讲稿是要求的文体。全国Ⅲ卷提供了一段带有比喻意义的“镜子”材料,要求结合材料,以“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为主题,给高一新生写一封信——给高一新生写信是设置的情境,信是要求的文体。新高考Ⅱ卷则要求考生以《中华地名》主持人的身份写一篇“带你走近     ”的主持词——节目主持人是设置的情境,主持词是要求的文体。这些写作题有特定的情境,要求撰写的都是实用类文体,考生如果脱离情境就无法很好地解决问题,如果不了解这种实用文体的格式、主要特点等,就难以恰切、得体地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

2023年高考试题继承了这样的创新,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从写作扩大到阅读甚至语言文字运用。比如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该题假设考生是读书小组的一员,需要为提供的文学作品写一篇短评;题目还给定了甲、乙两组关键词作为限制情境,要求考生任选一组;最终任务是围绕关键词写出短评思路。统编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个学习任务就是写作文学短评,考生对此题应该不陌生;但因为题目中还有真实情境,有限定指向,考生必须将自己转换身份、适应情境,才能较好地完成这一试题的特定任务。

上文提到的2023年两份新课标试卷,其中的名篇名句默写板块均出现“小刚”这个人物,实际上就是典型的特定情境中的背诵默写,情境的设置也激发了考生的思维,考查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

3. 重视运用

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这四大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10]统编教材也特别重视语言素养的实现,除了设计专门的语言活动为主的单元,还在其他不同的单元中设计语言积累、梳理与运用的内容,力求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到实处。高考评价体系则从基础性、应用性出发,特别强调要重视这样的基础核心素养的考查。在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运用的基础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

首先,高考全国卷中有独立的“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内容涉及词语或成语(俗语)的选择运用、辨析并修改病句、标点符号的用法、句子的衔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同语用情境下的语言表达等。这一板块在比较长的时间内都是以客观题为主,考查相对独立的单一的语文知识或语言运用,内容之间彼此没有关联。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高考改革的深化,命题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正在逐步将这一板块的考查向实际的语言运用方向推进。第一步,摆脱以往零散命题的限制,开始依托一定的语言材料设置不同的考查内容,重在考查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试题之间也依托语料有了相互关联。第二步,改变以往的纯客观题设计,开始出现主观运用题,比如用成语直接填空、直接补写语意连贯的句子、直接辨析并自主修改病句,甚至出现了与文学作品欣赏比较接近的对语言运用进行品析的考查。第三步,增加特定情境中直接的语言表达运用题。可以说,2023年的试题在这方面有重大突破,如全国甲卷设计的“一拖五”语言文字应用试题。这一试题使用的材料节选自张志公先生的《说工具》,节选部分主要是介绍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讲法。围绕这则材料,命题者一共设计了五道题:选用恰当的俗语填空;修改表述不当的语句;补写语意连贯的语句;选择两位教师的讲解写简要评论;以教师的身份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法,给小学生讲一则指定的成语。这五道题,从以往常见的词语选择、语句衔接、修改病句,到写评价文字,一直到给出情境让考生完成相应成语的讲解,体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语用情境,以及越来越符合语文生活实际的典型的语言任务,可以说把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考查到了极致。其中第五道题愈发显示出试题命制的创新性:

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卧薪尝胆   庖丁解牛   一鼓作气

这道题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典型任务”:以教师的身份,给小学生讲成语,要求借鉴材料中第三位教师的讲法,最终任务是写出讲解要点。要想较好地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明确自己的身份、知道面对的对象,还要能从给定材料中凝练出方法,最后要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这个任务的设计极为巧妙,能够考查出考生真正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品质。

其次,主观题的不断增加也是重视运用的突出表现。高考多年来都是以客观题为主的。客观题命题灵活,内容覆盖面广,答案客观。但是,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语言表达是其核心,文本解读又往往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所以大量使用客观题在很多情况下难以考出真实的语文运用能力。正是基于此,全国卷自2020年起,特别是新课标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主观题。主观题不仅能考查考生的个性化解读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等,还可以鼓励他们发挥创造,自主表达。以2023年新课标卷两份试卷为例,每卷各类阅读一共17题,其中6道是主观题(不包括断句和名篇名句默写),由此可见高考对学生建构语言、自主表达的重视。

其实,整合也好,情境也罢,最终都指向问题解决的实际应用,指向复杂情境中典型任务的完成。比如同样是考查下定义,从2003年和2020年的两份不同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命题理念的巨大转变。

2003年全国卷第24题】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第4题】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2003年试题给的是80字左右的一个材料,所以题目要求是“提取”“要点”,参考答案50余字。从本质上看,这个题其实就是语段压缩、句式整合,考生只需依据下定义的基本方法与表述格式,将若干分句整合为一个单句即可。2020年试题是两段约1900字的阅读材料,考生需要准确解读材料、筛选并整合信息,并通过分析被定义概念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从而给出恰当的定义。这道题的参考答案80字左右,从1900多字的材料提取出80字左右的信息,显然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综上,高考试题与统编教材直接关联,固然需要我们高度关注,但事实上,深层衔接、潜在关联,更应该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因为这种关联代表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引导着语文的教与学发生更深刻的变革。

我们在具体的学习和复习中如何落实教学与考试的关联呢?王涛语文团队精研高考政策、真题与部编版教材,为老师准备复习备考的“教考衔接”电子资料,通过一张表格梳理教材和高考及重大模考中出现的全部知识关联点,从部编版教材出现的学习任务、新增内容、基础知识和关联选篇出发,逐篇、逐条、逐题梳理教材与高考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必修上册一、二、三单元,从教材原文,切入高考考点,再衔接典例真题。让您一个资料全息“教考衔接”的关联,从而轻松搞定学习及复习教学重点与方向!需要的老师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自取: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37(上半月)]

相关链接:

用好教材,筑牢根基

自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全面推广使用以来,高考语文试卷的题量虽然基本稳定,但是试卷的阅读量却在不断增加。同时,选择题的题量在逐渐减少,非选择题的题量则在增多,答题书写量也在不断增大。不仅如此,为了纠正猜题押题、机械刷题和套路化答题等倾向,高考语文越来越强调根据文本内容和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来设置试题,注重对考生以阅读和表达(写作)为重点的解决语言运用实际问题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查。因此,高三语文复习备考,必须着力做好读写能力的培养训练。那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如何将读写能力的培养训练落到实处,筑牢高考语文的根基呢?笔者认为,正确且有效的做法是系统复习,用好教材。

高考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引导教学”。近年来,高考语文致力于理顺教考关系,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促进教考衔接和“教”“学”“考”的有机统一,命题材料和试题与高中语文教材的关联度也在不断增大。具体表现为:

1.名篇名句默写大都直接取材于高中课文。

2.命题材料与教材紧密关联,如2022年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水稻育种与«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全国新高考Ⅰ卷语言文字运用Ⅰ的阅读材料“科学家栾恩杰”与«“探界者”钟扬»,全国甲卷的作文材料和新高考Ⅱ卷现代文阅读Ⅰ的阅读材料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等。

3.试题内容的课内外融合,如2022年全国甲卷、乙卷和新高考Ⅰ卷的文言实词试题,全国甲卷第21题的修辞试题及全国乙卷第16题比较阅读王勃的«白下驿饯唐少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排遣离愁的方法的不同。

这启示我们,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想要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就要充分利用好高中语文教材。只是用好教材不是对已经学过的课文平均用力,更不是简单地把课文再“过”一遍的“炒剩饭”,而是根据复习的进度和需要,对教材内容区别对待,有选择地加以利用。

就复习的具体实施来说,目前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普遍以某种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为依托,系统全面地展开,一般先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等基础性较强的板块,再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等,而把写作复习训练穿插其中。本文重点探讨在一轮复习中如何用好高中语文教材的问题。

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板块是高考语文考查内容和题型变化最多、最频繁的部分,几乎每年都有新的题型出现。近几年,全国卷的这一板块通常选用两个阅读语段,内容涉及优秀传统文化、日常生活和科技新进展等方面,借助这些内容创设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和标点符号、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句衔接连贯、语段内容概括及词语、句式、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等方面的语言运用和鉴赏能力。其中,正确使用词语重点考查的是成语,但题型由以往的选择题变成了填空题。

该板块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取材广,变化快,时效性和应用性强,在一轮复习中,主要借助复习资料来进行。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教材内容来巩固复习效果。

首先,可以借助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探究性学习专题和包含较多成语的«劝学»«赤壁赋»«‹论语›十二章»«‹老子›四章»«滕王阁序»等课文,做好重点词语特别是成语的积累。摘录出这些课文中的成语,从出处、意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明确成语的来源、意义及使用场景以及误用示例等,从而有效促进成语积累,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其次,利用课文中与近几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材料字数相近、难度大致相当的语段,尝试拟制模拟试题。这样的语段,有的侧重描述故事,如«祝福»一文中“我”与祥林嫂的偶然相遇、«荷花淀»一文中水生与水生嫂的对话等;有的侧重状物写景,如«荷塘月色»一文中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我与地坛»一文中对“古园”景物的描绘等;有的侧重议论说理,如«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中对“工匠精神”内涵的阐释、«说“木叶”»一文中对“木”的暗示性的分析等;有的侧重说明事物或事理,如«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对有关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的说明、«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一文中对“宣夜说”的分析等。这些语段内涵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粹。我们虽然学习过了,但是未必真正理解内容,复习时如果能深入分析探究,参照近几年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提出问题并拟出答案,对提高语段阅读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题答题能力会有很大助益。比如,对“我”与祥林嫂相遇这一片段,可以提出:

1.“她一手提着竹篮……是一个乞丐了”,能不能改为“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为什么?

2.试分析这段人物描写的艺术特点。对阐释“工匠精神”内涵的这段文字,可以提出:

①文中的“炉火纯青”“废寝忘食”“巧夺天工”等成语可不可以换成其他成语?为什么?

②根据本段内容,给“工匠精神”下定义,不超过60字。

文言文

1.背诵篇目

近年来,高考名篇名句默写题绝大部分出自高中语文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和古代诗歌。因此,名篇名句复习的重点应该是背诵并掌握这五册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代诗文。古代诗文的背诵需要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最好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背诵计划,分散有序、按部就班地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对«赤壁赋»«离骚»等篇幅较长和难写难认、易错字较多的课文,最好抄写。在背诵或抄写的过程中,开动脑筋,思考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有可能成为高考情境默写的考查对象,情境提示语该如何设置等,以提高背诵效率和复习的针对性。同时,对课文中出现的文学文化知识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活用的实词、文言特殊句式等,摘录出来,分类整理,分析探讨这些文言现象的内在规律。这不仅能有效促进古代诗文阅读能力的进步与提升,还有助于丰富文化积累,提高文化素养。

2.非背诵篇目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出处,不再局限于正史类古代典籍,而呈现出向«战国策»«说苑»«贞观政要»等其他古籍扩展的趋势,但阅读难度与教材中的传记类文言课文基本相当。阅读试题随文设置,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言实词词义及相关文化知识的理解、文言语句翻译及文章内容的提炼归纳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一轮复习中,要注重利用好教材中的«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苏武»«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史传类文言文名篇。

对这类课文,首先,要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品质,分析探讨课文在叙事、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的手法和特点。其次,比较鉴赏,即用比较的方法对课文做更深入的鉴赏探究。可以是课文内部的比较,比如对«苏武传»一文中卫律、李陵对苏武的劝降,就可以从劝降的方式、态度以及苏武的反应、原因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也可以是课文之间的比较,比如就李陵对苏武的劝降和烛之武对秦穆公的游说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劝说的背景、对象、方式方法、效果及原因等方面的异同。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能有效提高阅读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再次,摘录整理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及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借以提高分析推断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识别、判断文言特殊句式和理解把握其规律、特点等能力。最后,还应该选择课文中的若干重要语句或段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总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

信息类文本

全国新高考卷现代文阅读Ⅰ考查的是信息类文本阅读,新教材老高考的部分省份也已将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合并成信息类文本考查。信息类文本的阅读材料通常是同一主题的两则或三则材料的组合文本,内容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及科技发展等方面,极为丰富且涉及面广,并且与课文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阅读试题,既有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把握和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也有对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论证逻辑的理解,还有综合利用文本信息进行实证、推理和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以及利用个人知识积累和从文本中获取的信息,来把握事物本质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等。

就阅读量来看,高考信息类文本一般1700字左右,这与教材中的«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修辞立其诚»等文章的阅读量基本相当;就阅读难度来看,与这几篇课文也相差不多,相比«说“木叶”»«改造我们的学习»«自然选择的证明»等篇幅较长的课文要略低一些。因此,在信息类文本复习时,可以借助对这些课文的深度研读探究及相关问题的追问解答,来巩固提高这类文本的阅读能力和试题解答能力。深度研读探究时,重点应该放在对文章观点和作者态度、论证思路和结构等方面的理解把握,以及对论证技巧和语言特色等的分析探讨和相关内容的比较鉴赏上。

对文章观点和论证思路的理解把握,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见下图)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哲学文章,仅仅理出结构框架、明确论证思路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有深刻透彻的理解和把握,还要做更深入细致的分析。比如,为什么文章开篇提出了三个问题,但只回答了两个“不是”?其实,在这三个问题中,第一个是全文的总纲,统摄全文并包含了后两个问题。第二、第三个问题是并列的,前者否定批判了认识论问题上的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在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所谓“精神世界”;后者否定批判了主观唯心主义,也就是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同时,对文中所阐述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可用表格来对比分析。

古代诗歌和文学类文本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虽分属不同的板块,但两者都属于文学类文本阅读,所以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都要理解感受作品的形象、语言和作者的情感,都要欣赏、鉴别和评价作品的风格特色和艺术手法等。

1.古代诗歌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向来是考生最感为难和束手无策的板块。原因一是读不懂诗歌内容,二是对具体的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不知从什么角度作答。对此,有效的解决之道,还是从教材中找方法。因为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诗歌都是经过时间淘洗的公认的名篇,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堪称典范,而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所选诗歌的阅读难度通常都与课本中的古代诗歌基本相当,将课本中的古代诗歌读懂悟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然而,高三复习备考时间紧、任务重,将教材中的每一首古诗词都读懂悟透,客观上很难做到。

同时,近几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材料绝大部分是唐宋时期的诗词。因此,复习时可以从教材中选择若干首与近几年高考古代诗歌的篇幅和阅读难度大致相当的唐宋诗词,如«登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念奴娇·过洞庭»«登快阁»«临安春雨初霁»等,进行探究性阅读赏析,通过对诗歌的意象、思想情感、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等的分析鉴赏,走进诗歌情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等。在此基础上,模仿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针对这些诗歌的内容和特色设置阅读鉴赏题,并拟出答案。这对提高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和解答试题都大有裨益。

鉴于高考古代诗歌比较阅读和鉴赏及相关试题明显增多的趋势,在复习时可以加强古代诗歌的比较阅读和鉴赏训练,以提高这方面的应对能力。比较阅读鉴赏的对象,可以是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一时期不同作者的作品,还可以是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品等。就上文所列诗歌来说,杜甫的«登高»与黄庭坚的«登快阁»,就可以从写作背景、主要意象、意境、作者情感及表达技巧、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比较鉴赏。

2.小说和散文

小说和散文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也是高考语文的难点之一。客观地说,现在很多高中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少,阅读积累单薄。因此,无论从质还是从量上来看,高中生小说和散文阅读的整体状况都不容乐观。这直接导致不少学生读不懂试卷中的小说或散文。面对这样的现实,在一轮复习中,固然要尽量多阅读一些水平较高的小说和散文,但还应该通过对教材中小说、散文名篇的深度研读来适当弥补这方面的欠缺。选入教材的小说«百合花»«祝福»«变形记(节选)»«老人与海(节选)»«荷花淀»等和散文«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秦腔»等,都是公认的名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低于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并且篇幅和容量都比试卷中的阅读材料长得多、大得多。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系统复习的需要和自己的阅读理解程度,从这些课文中选择若干篇深入研读探究。小说侧重研读探究人物形象塑造、叙述和情节安排、环境描写及语言特色等;散文则侧重主旨的理解把握、行文线索、选择和组织材料的特点以及语言风格特色等。

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最好能够再进一步:根据高考小说、散文阅读试题的题型和特点,依据课文内容,结合课后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等,设计出相应的阅读试题,并拟出答案或写出分析探讨性的短评类文章,从而将读写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助于认识和把握高考小说、散文阅读试题的设置特点和规范、答题方法和策略,从而有效促进小说、散文阅读鉴赏能力和阅读试题解答能力的进步与提升。

写作

尽管写作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在很多地方的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中,写作却往往不受重视甚至是被搁置的。这对考场作文写作乃至整个高考语文都是极其不利的。在一轮复习中,利用好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对改变这种状况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利用好教材中的作文素材。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写作试题,就主题类型来看,主要有热爱祖国、团结协作,理性思辨、锐意创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弘扬传统、开拓未来,修养德行、青年成长及责任担当、民族复兴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写作素材,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文素材,大致包括事例和名言警句两大类。事例是指课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科技精英、劳动模范和英雄人物等。教材中的历史人物众多,既有课文作者,如心怀天下、立志为推翻清王朝而献身的林觉民,乐观旷达、笑对坎坷、活出自我的苏东坡,淡泊名利、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陶渊明,遭受腐刑、忍辱负重、铸成信史的司马迁等;也有课文所写的主人公,如不计前嫌、临危受命、说退秦师的烛之武,国事为重、胸怀广阔、隐忍退让的蔺相如,虽遭放逐、心系怀王、以身殉国的屈原,持节牧羊、不改初心、终归汉朝的苏武等。科技精英有潜心科研、刻苦攻关、科学报国的袁隆平、屠呦呦、钟扬等;劳动模范和英雄人物有立足岗位、精益求精、服务群众的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以及以钟南山等为代表的面对疫情、迎难而上、战胜疫情的抗疫群体等。至于名言警句,在语文教材中更是俯拾即是,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高中语文教材这座作文素材的富矿,我们不仅要善于并勤于积累,更要开动脑筋对以上事例和名言警句思考鉴别,从而巧妙合理而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其次,向教材中典范的议论性课文学习论证方法和论证技巧。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通常都以议论文为主。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虽然文体没有限制,但根据写作任务或指令,绝大多数都应该写成议论文。然而,面对一道具体的材料作文试题,考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如何审题立意,怎样拟写标题,怎么安排文章的结构和行文思路,怎样选择和运用材料,等等。这一方面是因为写作能力的养成需要建立在多读多写的基础之上,需要长期锻炼和积淀,而高中学生却很少有时间去阅读,作文也写得不多;另一方面,学生虽然学习并阅读了不少文章,并且其中不乏典范的议论性文章,但没有或不会分析总结,没能从中领悟到议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从中汲取营养。

事实上,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典范的议论性文章,既有文言文,也有现代文。文言文有«劝学»«师说»«五代史伶官传序»«六国论»«答司马谏议书»等,现代文有«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在一轮复习中,对这些课文,如果能够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先以思维导图或表格等明确其观点,厘清其结构思路;再对其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等进行分析探讨,融会贯通并消化吸收,则能够从中获得议论文写作的有益启示和方法借鉴。

比如«师说»一文,可以用下面两个表格来厘清论证结构、方法,并对第二段做深入分析。

在此基础上,把«师说»«劝学»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则不仅能对议论文的结构安排、论证展开等有更深刻的领悟,还能进一步认识到议论文写作的针对性和议论语言的特色等。

同时,如果学生能把月考作文从写作的针对性(即扣题)、谋篇布局(即结构)、论证方法及论证语言等方面与这些课文对照分析,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明确自己作文的得失,从而有效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最后,用好教材中的写作练习和专题研讨材料。在不少地方,高三语文复习备考时,对写作的复习通常只是结合月考或联考作文试题讲一讲审题和注意事项,而没有具体的写作指导和写作练习。然而,在一轮复习中,只要能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练习、专题研讨等下一番研究探讨的功夫,高考作文实际上是可教可学的。

高考作文试题基本上都是材料作文,试题也大都由作文材料、写作任务或指令及写作要求等几部分组成。这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不少写作练习题十分相似。不仅如此,高考作文试题在“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注重对以思维能力尤其是思辨能力为重点的写作能力考查等方面,都与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不少作文练习题和语文实践活动的学习任务不谋而合。例如2021年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和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选择·创造·未来”主题作文的材料,就与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的“抱负与使命”演讲稿写作练习及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主题研讨“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有着内在的关联,并且前者还提到了«荷花淀»等课文;2021年全国乙卷,汉代杨雄关于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实现理想的名言对当代追求理想的青年的启示,与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古代文化经典给我们的启发、第八单元的“责任与担当”及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对先秦诸子经典语句的认识等作文练习题,在命题指向和写作立意等方面都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命题材料的高考作文试题,与教材中的古代诗文或主题研讨活动如“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同时,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不少作文练习题还非常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思辨能力的训练,如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明确提出对古书的记载要敢于质疑并勇于探究、第四单元要求对“常识中的‘理’”进行说明辨析、第八单元明确指出要“有‘问题意识’,独立思考,才有可能提高思辨能力”并要求就传统纸质图书阅读与“读屏”或道德“底线”进行思辨写作等。这与近几年高考作文重视对考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思辨能力的考查是完全吻合的。

因此,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如果能够将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文练习题等联系起来分析探究,明确高考作文试题与高中作文练习题在题型、命题导向、考查重点等方面的内在联系,进而分析探索出高考作文的有效写作策略,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作文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考场作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提高。

总之,尽管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选择的路径不同,付出的时间精力和到达的时间先后也会不同。同样,虽然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在凭借某种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进行系统全面复习的同时,利用好高中语文教材既符合当前高考改革有效促进教学与考试衔接的发展趋势,又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筑牢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根基。

自语文教育研究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