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语文跨学科命题的意义、原则和试题形态

2024/9/3 8:53:48  阅读:10 发布者:

以跨学科为途径命制语文试题,呼应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核心素养导向的育人要求,有利于避免分科教学导致的知识割裂现象,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水平。语文跨学科命题应坚守语文学科本位,相关学科(领域)的介入要助力语文学科理解和核心素养的考查;语文跨学科命题的核心是学科间的关联和整合,指向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能力,体现价值关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学习设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表明它已成为重要的语文课程内容和学习形式。根据“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跨学科学习理念也应体现在语文测试中。201911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在考试命题中已进行了相应的尝试,获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语文跨学科命题的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考试评价的目的在考查学生的素养水平,问题解决能力是素养的重要体现。现实世界情境的复杂性,预示着问题解决往往可能涉及多个学科的融合。从教与学的角度看,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以跨学科的方式来进行;从全面育人的角度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实施的重要渠道;而从测量与评价的角度看,当知识进入真实情境的运用实践,其跨学科的本性就会自然显现,素养水平的测量就会成为可能。因此,考试命题应该重视跨学科命题的探索,推动素养测量技术日趋成熟。

语文跨学科命题,是指试题内容不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而延伸到另一(几)个学科的领域,形成多个学科相互作用的试题形态。强调语文跨学科命题,是由语文的课程性质决定的。相对于语言学、文字学、文学理论而言,语文课程内容包罗万象,语文本来就是具有跨学科特征的综合课程。其他学科或领域的内容能为语文课程学习带来营养,赋予其更强的学科生命力,也就更能激发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活力。素养立意的语文命题需要牢牢抓住语文课程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努力探索跨学科命题,以更好地检测出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素养表现水平。

下面是一个以泰戈尔散文诗《最后的契约》为材料命制的试题:

【配乐】朗读这首诗你想配什么样的音乐呢?请仿照下面描绘香水的方法描绘你想要的音乐感觉,让人工智能为你寻找匹配的乐曲。

【示例】她轻舞飞扬,如蝴蝶般翩翩而来,她若隐若现,宛如初夏的晨露,她清新而迷人,如同清凉的海风吹拂过发丝。

试题以音乐介入语文阅读。为朗读配乐,其测试指向是学生对作品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如果要求学生直接写出作品表露的作者情绪,就将直感的东西给概念化、抽象化了,容易失去文学天然的美好味道。日常教学中,如果能直接播放乐曲,那自然更为真实,测试效果也更好。但纸笔测试中,即使出示乐曲名称,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听过该曲子。于是上题命制者以“音乐”的方式设置试题进行语文的考查。从最终指向来看,试题考查的仍然是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但音乐情境的创设以及示例的示范,将学生对文本的把握、作品艺术形式的感受、示例语言的审美等多方面的认知调动起来、相互融合,最终达成对作品内容和情感的深度理解。并且,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答题过程,就是深度的语言实践,其中包蕴着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不同层次的感情以及对汉字文化不同层次的理解。分析可知,试题以跨学科的形态,将原本仅仅停留在直接性“理解情感”的单向度试题,转化成一个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多向度试题,在考查阅读理解和语言文字运用等关键能力时,自然地带动了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的考查,将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语文核心素养水平整体地表现出来。

跨学科命题的目的,在于突破分科教学可能造成的知识割裂和这种割裂导致的无法指向真实生活问题解决的困境。关联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领域),意在连接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进而连接社区生活乃至全球社会的现实课题,促进学习者对学习主题的基础性和实践性理解。[1]语文跨学科试题为学生创设了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以综合和关联的方式在真实的境脉中展开实践,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品质,发展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语文跨学科命题遵循的原则

课程改革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概念,在语文学习上涉及语文学科、跨学科和主题等概念的不同内涵,这自然也会反映在语文跨学科命题上。在语文跨学科的试题设计中,如何考虑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设置主题进行学科整合等,都是需要深度思考和统筹处理的。

(一)以跨学科为途径

语文命题中选择语言运用或文本阅读材料,常常会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比如科普作品阅读,可能就和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相关;人文作品阅读,可能就和历史、社会、地理等学科相关;用语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往往又会涉及音乐、美术、书法、数学等相关知识。语文考试命题中,只要选择的阅读材料或设置的考查任务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学生自然需要调动其他学科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法,参与到体验、思考和问题解决中。当然,跨学科“跨”的程度,是由材料内容和具体任务决定的。比如,某道试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表(图1),回答2023年中国人口出生人数。

此题考查以检索信息为中心的阅读能力。学生需要浏览图表中的标题、文字、数据、折线、柱状图、备注等各种信息,锁定相关的信息源——一处为数字“902”,另一处是图示“(万人)”,提取两处信息,加以组合即可。但结合对答题情况的分析发现,做错此题的学生,大多是因为遗漏了单位“万”。如果一定按学科区分,该试题中的人口话题属于社会学科,带单位的数值是数学学科知识,提取信息整合为有意义的结论才算考查了阅读能力。

跨学科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必须途径,但往往是进行学科理解的重要渠道。上面考查图表的阅读能力,可以借助数学、社会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经验,以此为思考的路径进行综合理解,否则就容易作出错误判断。语文跨学科试题可以评价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跨学科理解能力等,这些正是跨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

(二)以语文学科为基础

学科立场是跨学科命题得以开展的前提。语文跨学科命题以语文学科为基础,根植于语文学科思维,意在考查学生对学科的理解。语文学科内容为跨学科命题奠定了知识基础和学科素养,是语文跨学科考查的关键。比如上文的图表题,运用数学、社会学的知识、观念和方法,最终促进学生对图表的阅读和理解。这种情况在语文学习中是普遍现象。比如,学习《梅岭三章》和《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做好相关战争时期历史背景知识的了解;借助自然地理的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大自然的语言》中物候方面的内容;等等。这样的现象往往也反映在语文命题中。比如,某试卷设置了开展“聆古听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尝试用物理课中学到的有关声音的知识,解释语料中“一般来说,钟体小,音调就高;钟体大,音调就低”这个句子。这个句子对于学生理解整篇文章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理解了这个句子,后文的内容把握就会较为容易。因此,设置这道试题,既是考查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语句理解的能力,更是对学生进行跨学科阅读的学习指导。

语文跨学科命题的考查本质还在于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其他学科(领域)知识与内容在试题中的介入,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在不同学科之间相互碰撞、合作,对相关问题进行整体、深度理解,最终指向对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认同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比如某试卷以“社团招新活动”为情境,以“招新宣传手册”为阅读材料,内容包括卷首语、社团简介、招聘岗位、活动内容、活动目标等,其中设置了这样一道试题:

本题在引导学生“真实做事”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语文素养的考查。试题要素包括配图、文字、排版和语言风格,解答试题就需要对这些要素和活动目的作整体的匹配性分析。试题“分析并表达你的思考”清楚地表明了试题的最终考查指向是语言运用能力,但试题经由“跨出”的主要学科——美术,深化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更是带出了对学生审美意识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考查。比如,美术图画的引入,学生需要对

进行评价和反思,同时还要综合分析配图中文字的风格、排版的方式,包括字体大小、类型、形式等,这是对具体情境中审美意识和能力的考查;配图中的图画形式、语言文字的用语风格等,也会引发学生联系当前校园及社会中文化的搞怪、异化现象,对配图做文化认同方面的综合分析。

(三)以学科整合为核心

跨学科命题不是不同学科素材的堆砌,而是多学科知识、内容、观念和思维方法的整合。强调整合,其实是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整合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根本能力,相关学者指出:“几乎所有的创造性突破——无论是艺术、政治、学术或企业生活——在某种程度上都有赖于即时整合能力。”[2]语文跨学科命题的核心是学科间的关联和整合,是情境意义的创造和再生。上文以泰戈尔散文诗《最后的契约》为材料命制的试题,就是音乐与语文学科相关知识内容的整合,乐曲的引入与诗歌朗读的配合,形成一种美妙的环境氛围,从而增进和丰富诗歌的情感体验;还有对于“招新宣传画”进行评价的试题,整合美术与语文学科,在问题研究与解决中,建构了“配图、文字、排版和宣传手册的语言风格和谐统一”的知识结构。语文跨学科考查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一次跨学科学习探究,其跨学科情境的引入,使考查目标不再停留在单纯的知识整合,而是走向基于情境问题解决的知识整合。语文跨学科命题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中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产生整合性的成果和理解,是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延伸,“是一种融知识综合与问题解决为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是素养时代课程整合的重要实施途径”[3]

整合是一种学习和思维的过程,以学科整合为核心的语文跨学科试题,必然要强化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从命题价值和意义来看,这样的试题是面向核心素养考查的试题。语文命题考查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面,还要通过考查看到知识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等,否则,语文知识就会退化或还原到“信息”或符号水平。语文跨学科试题让知识走进应用程序,进入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在考查知识的同时,必然能带出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的考查。比如,上文评价“招新宣传画”这一试题,是建立在学生对卷首语、社团简介、招聘岗位、活动内容、活动目标等阅读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综合分析宣传画与多个相关阅读材料的匹配性。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以观察出其对社团活动的情感倾向、对配图的审美趣味、对传统语言文化继承的观念和取向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的东西,只有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才能作出评价。我们强调素养导向的教学,必定要研究核心素养的命题方式,其中一条重要的路径,就是探索以学科整合为核心的跨学科命题的方法和技术。再如下例:

请以“数学”为话题,参照下面的示例,参与文学社的诗歌创作征稿活动。要求:题目自拟,创作小诗,体现数学相关概念与生活的联系,不超过8行。(6分)

这是在试卷提供的以“数学与诗歌”为主题的多个阅读材料后设置的诗歌创作试题,其跨学科意味不仅体现在阅读材料上,试题本身的跨学科性也很强烈,学生对数学相关概念的认知,可能决定着诗歌创作的品质。就像示例作品,只有对函数有深刻的数学理解,才能将其与生活中的具体内容形成关联,展开想象并表达体验与感受。这样的试题形式,为学生的思维展开、意义建构提供了空间,也为学生的个性品格和价值观表现创造了机会。跨学科试题的整合功能,能强化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探究经历,体现对健康情感、人生态度和责任感等价值关切,这与核心素养的考查是高度一致的。

三、语文跨学科试题的形态

跨学科命题本身不是目的,不应为跨而跨。目的不明确,跨学科就会陷入一种零碎、肤浅、拼盘式的学习状态。跨学科试题往往指向解决一个问题、创造一件作品、建构一种解释等,在这些目的驱动之下,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产生跨学科理解,促进认知进步。跨学科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对现实情境问题解决的实践应用来实现的,相应地,跨学科试题往往具有复杂、开放的情境和现实、深刻的意义,呈现出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内在特征,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分析语文跨学科试题中的学科关系,一般可以根据外在形态将其分为两类,一是对等关系类试题,一是配合关系类试题。

(一)对等关系类试题

语文跨学科试题中,当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在思考、探索等方面有较为接近的贡献比例时,我们可以称这样的试题为学科对等关系类语文跨学科试题。这类试题更能形成深入的学科互动,更能体现跨学科的整合性。比如,上文围绕“数学概念与生活”的诗歌创作试题。写诗属于语文学科的创意性文体写作,写诗需要拥有诗歌的阅读经验和诗歌写作的相关知识,此外还不能缺乏生活的体验和积累,否则,诗歌的写作就是无源之水。但是,要围绕“数学相关概念与生活的联系”来创作诗歌,就不能不对所选择的数学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否则就没有相应的表现素材与形式。诗歌知识、生活体验和数学概念三者,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该试题中的语文学科因素与数学学科因素,在形成成果中付出的支持、探索和贡献大致相当,比重接近,缺乏任一学科,作品都无法诞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命制这类试题的过程中,要有风险意识,要高度关注学生对于其他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情况,否则很容易造成命题的“超标”现象。比如前题中的数学概念,不能超出数学课标中的课程内容。

(二)配合关系类试题

在配合关系类试题中,语文学科是支点,是主学科,语文学科的目标是核心,成果、作品、概念的产生也围绕语文学科,其他相关学科起到从属、配合和服务功能。现实测试中,这类试题更容易命制,也更为常见。

配合关系类试题也有两种不同表现。一是必要补充型,在一个问题解决过程中,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起一定的支撑作用。比如,上文以泰戈尔散文诗《最后的契约》为材料命制的试题,音乐学科只是对语言表达起引导作用,语文知识运用仍是主体。二是有限助力型,相关学科(领域)可以参与到语文学科问题的解决中,会增进学生理解的深入,成果会更有整合性;但如果不参与,其理解、研究和探索也能进行下去。比如前文关于出生人口的试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类试题,只要具备了阅读能力,数学和社会学科也可以不在问题解决中起作用。

试题中学科关系的比重,还会反映在评分标准的制作中。对等关系型试题,其评分标准会重视其他关联学科的知识及其应用,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会是评分的重要内容。但配合关系类试题,评分标准可能并不需要涉及其他关联学科,因为有些试题的问题解决,只是需要借助非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观念和思维方法,甚至可能不一定非要运用相关学科不可,这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并没有直接地反映在试题答案中。

自兴春教研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