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怎样激发学生提问?

2024/9/2 17:29:23  阅读:13 发布者:

好问是推动知识增长的起点,有效的学习就是在“质疑—解惑—再质疑—再解惑”的螺旋式思维过程中发生的。

杭州市钱塘实验小学是“生问课堂”教改实验基地学校,有着浓厚的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研究氛围。在过去的一年中,笔者尝试从引导学生掌握提问技巧、设计以生问串联的课堂、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三个维度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尤其在生问激励机制方面,采取了“好问特权”“好问上墙”“好问深研”“好问评比”四项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1

好问特权——好问牌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提问是一件光荣的事,给足学生提问的仪式感,笔者特别定制了一批“好问牌”,并与学生约定举起“好问牌”的同学获得优先发问权,即“好问特权”。课前,课代表将“好问牌”发放到四人小组中,由小组长保管,便于小组成员在课堂上随时使用。

在课前预习中提出好问题者将获得专属“好问牌”。学生预学产生的问题一般记录在数学书上,笔者每天进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学生的数学书,了解学生提了哪些问题,并告知组长把“好问牌”交给提问质量上佳者。同时,鼓励四人小组课前交流各自所提的问题,比较问题质量,共同决定将“好问牌”交给谁。

2

好问上墙——好问角

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好问题,但课堂上一时难以解决或还值得继续研究的,就让提问者把问题写在“好问卡”上,置于“好问角”中二次展示(图 2),给学生提供课后继续思考的机会,并以回帖的形式和提问者互动(图 3)。

例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例题是7.65÷0.85,笔者任教班级的大部分学生所提的问题都指向算理、算法,任然同学则大胆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疑问:“我觉得这个得数怪怪的,它怎么会比被除数大呢?”教室里瞬间安静了,其他学生纷纷露出困惑的表情。片刻安静后,便是一阵争论:“是呀,以前学的是整数除法,都是越除越小的,这个算式怎么越除越大呢?”“是我们算错了吗?还是除数的问题?”……

这一知识点本是后续的教学内容,没想到学生在这节课上就提出来了。由于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这个疑问,于是就让任然同学把问题放入“好问角”,并鼓励其他学生课后分析、研究。学生对此热情高涨,不到一天,“好问角”就被这个问题的回帖(图4)贴满了。另有几名学生自成一组展开研究,分别在生活实例与数学题目中找到了答案,并把研究成果整理成数学研究报告。

一个人思考的力量也许微不足道,但一群人汇聚而成的能量却不可小觑。好问题的二次展示既是对提问者的鼓励,也激发了更多学生研究数学的动力,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每天都在“好问角”发生。

3

好问深研——好问帖

每次单元复习时,我们特设“好问深研”活动,即:从“好问角”中选取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以“好问帖”的形式发布在班级微信群内,作为深入研究的对象。选取工作由师生共同完成,标准是:这个问题解决了吗?这个问题还能继续挖掘吗?这个问题你还想继续研究吗?如果一个问题同时符合这三个标准,就会被选中进行再研究。

例如,学完“可能性”单元后,师生共同选出来的好问题是“红球数量是蓝球的 4 倍,摸球时摸中红球的可能性也是蓝球的4 倍吗”。“好问帖”发布后,学生各自组队,各显神通地展开研究。一组学生没有直接展开本问题的探究,而是从掷骰子中寻找答案:在 90 次掷骰子试验中,起初每种点数出现得很随机,但随着投掷次数的增加,发现每种点数被掷出的次数越来越接近(图5),由此得到猜想:两种颜色的球,其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和它们被摸中的可能性的倍数关系相同。更多的小组用学具袋中的彩球进行试验。例如,一组学生特地找了不透明的袋子进行摸球试验,在320次摸球中,摸中红球 251 次,摸中蓝球69次,摸中红球的次数大约是蓝球的4倍。试验结束后,结合查阅到的资料,将试验及思考成果写成报告(图6),并在报告中强调,摸球前不要事先看球的颜色,不然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笔者后来看到一则材料,说有数学爱好者进行抛硬币试验,如果事先决定硬币从哪一面抛出,那么这面落地的可能性更大。学生的研究也让笔者开阔了眼界。

学生组队研究得到的成果,如文章、报告、照片等,择优在教室一角集中展出,供全班学生观摩学习。两个学期中,共举行了四次“好问深研”活动,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动力,让知识的增长更有空间,也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4

好问评比——好问奖

在生问激励机制探索的初期,笔者曾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提问后,最想获得哪种形式的奖励”,发现学生想要的奖励不是笔者设想的学习用品等实物,他们既希望获得精神鼓励,如口头表扬、奖状等,也提出了一些新颖的奖励形式,如看电影、免作业、去老师家里吃饭等。为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激发他们提问的动力,笔者对上述奖励形式逐一落实。

平时,组织学生将全班提问情况记录下来并换算成积分,每两个月一评比,按积分高低设立奖项。对每个月都有好问题上墙的学生,颁发“好问标兵”奖;对每个月有多个好问题上墙的学生,授予“好问能手”称号;两个月累计好问题上墙数量前三名的学生,问鼎“好问大师”。每种奖项,奖状上都有不同的评价语(图7),以激励学生多想多问。

每种荣誉称号都有各自的“奖品库”,且设置为隐藏大奖,要求学生以“刮刮卡”的形式拼手气获得,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除了这种正式奖励之外,平时也会有一些小奖励。例如,对于学生预习时产生的好问题,在他们所提问题的旁边贴上“提问星”卡片,以资鼓励。

以上几种激励学生提问的机制正在有效运转中,学生提问的劲头越来越大,所提问题也越来越有深度。课上,学生积极思考、乐问善问的景象时时可见;课外,他们聚在一起讨论交流的场景也成为常态。我们欣喜地看到:生问,助推了学习的热情,焕发了学习的活力。

自小学数学教师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