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2024/9/2 17:19:12  阅读:15 发布者:

对于如何将课标精神落实到课堂上,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尤为重要的。

第一,将课标精神落实到课堂上,一定要突出“语”和“文”的内容,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义 务 教 育 语 文 课 程 标 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部分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程设计思路”部分指出, “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 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在“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指出,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 的整体提高”。从这些表述中不难看出,语文课程的重点应该在“语”和“文”,即听说读写上,把握好了这两个字,才能保证语文教育的方向不偏离其学科定位。同时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即人生,语文与人生密切相关,是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因此,能从“人生与听说读写的结合”层面理解语文,是对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有人说,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是不是就没有人文性或者要弱化人文性呢?事实证明绝对不是,不仅不是,而且恰恰相反,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的人文性。语文课上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对立的关系,或者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如上文所述,在我执教的开学第一课上,既有语言训练,又有识字、写字教学,还有“我是中国人”这样鲜明的主题教育,但主题教育并非是直接告知或灌输给学生的,而是自然融入他们习语学文的过程之中。这样的思想渗透才是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的,才是语文课上人文性应有的实现方式。同时需要明确的是,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不能把小学阶段人文性的内涵过于缩小,仅仅局限于是非观,因为所谓人文性或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系、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目标是追求美和善,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这些情感、价值观的形成,绝非仅仅靠一味地宣讲就能得来,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所谓披文入情,就是先解决物质外壳层面的问题,然后才能深入探讨内蕴的思想情感”。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思想内涵。语言形式与思想内涵是一个统一体,离开语言谈思想,或离开思想谈语言,都是偏颇的。因此,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绝非要否定或弱化语文的人文性,而是强调要用语文的方法,将人文性融于“语”和“文”之中,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还有人说,语文课上的立德树人只能像某校语文老师那样教。此话大错特错,上语文课的根本目的是用语文的方法解决立德树人的问题,而不是用其他的,比如音乐或思品课的方法解决立德树人的问题。立德树人不是语文课的“专任”,语文课上的立德树人要体现出学科自身的特点。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不是外加的东西,而是不着痕迹地‘内含’于学生的读、写、听、说语文实践之中……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润物细无声’,这一特点只有在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科学训练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游离于学生读、写、听、说实践的人文教育,不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值得提醒的还有一些名头和来势不小的专家们。我曾听到一位专家以“立德树人是语文课根本宗旨和任务”为题培训老师,对不对呢?也对,也不对。对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和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不对的是,就不同学科甚至学段而言,应该用不同学科的学科规律和不同学段的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去立德树人。更具体说,语文课就是根据学生不同学段的认知能力,用语文的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应该指出,用这种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理论引导教师,更使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不知所从,贻害不小。

第二,将课标精神落实到课堂上,一定要重视学情,真正让学生学语文,让学生学真语文。 “语文课标是牵涉语文课程方方面面内容的一个结构性的体系,相对而言是属于宏观层面(当然也包含微观层面)的规章”[3] ,是一段时期内国民语文素养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而具体的课堂教学则属于微观层面的操作,因此要将课标精神落实到课堂上,就一定要结合各个地区、学校乃至每个学生的情况,对课堂教学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从我自己一年多来重新走上讲台的课堂教学实践来看,我深感重学情之难,同时也更深刻地感受到重学情之重要。我曾就重学情之难写过一篇文章,反思我在真语文活动广州站上执教的语文版教材九年级下册口语 课《谈 君子》。为了上好这堂课,我和我的团队做了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上课前几分钟,我问学生是否上过专门的口语交际课,绝大部分学生说“没有”,个别学生说“上过一两节”。面对这样的学情,一方面我非常固执地认为这是初三的学生,用的是初三的教材,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检测;另一方面我太钟情于自己的精心设计,按照预设推进,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迅速调整结构,降低要求。果然,一上课,我就发现学生根本不懂讲述、转述、复述、演讲、讨论等课标要求初三学生应该掌握的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对此,我却还是一味强推。尽管课堂也有精彩,也有笑声,也有互动,但绝大部分学生其实并没有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通过对这堂课的反思,我深深认识到,一定要把重学情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中。

无论是在常态课还是在公开课上,无论有没有其他老师听课,都应该让课堂上的绝大多数学生学有所得。

想做到重学情,真要把这一理念嵌入头脑中、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课堂上。当然,仅有理念远远不够,还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准确的把握和判断,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和把控力。有理念、有判断力还不够,还要有相当多的知识储备和技巧方法,才能做到随机应变,这个“机”,就是当时、当堂、当 批 学 生 千 差 万 别 的 实 际 情况。教师的这种变通力不仅仅要体现在刚开始上课时,还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随时变化。

就我多年来听课的情况来看,我国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关注学情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甚至一些名师、大家的课,也都或多或少存在不重视学情的问题。比如,一堂课,不管是给城市的学生还是农村的学生上,教学设计和内容基本是一样的;老师在课堂上特别重视表现好的学生,而对基础差或表现不好的学生则不闻不问,等等。这些现象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没有为所有学生着想和服务,更多的还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展示。这一问题在公开课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其性质就决定了或多或少存在表演的成分。为此,真语文活动下阶段的目标就是减少公开课、示范课的数量,更多地以推门听课或走进教室上课的方式进行,将对学生的干扰降到最低。同时,我也希望全国的语文教育研讨尽量少些公开课、示范课,让学生在其应在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第三,将课标精神落实到课堂上,一定要坚持“一课一得,一得一测”。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 60 年代就提出了“一课一得”的教育理念,要求一堂课学生学习上有收获,能理解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掌握一种方法。

有人说,某校语文老师的课上学生 育吗?不错,但这不是语文课的专任,而且这样的“得”是肤浅、低效的。语文课上的“得”应该是什么?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课上的“得”应该是语文知识、技能和方法等的习得,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成长自然渗透其中。

于漪先生说:“学有所得,是课的质量的生命……学生学有所得,课堂有效,是教师教课的底线。”今天我们再次强调“一课一得”,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存在大量像某校教师开学第一课这样学生“无所得”的语文课,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前还存在很多教学目标设定太过庞杂、教学环节设计过于饱满、恨不得学生把能学的都学了的语文课。后者明显 也 是 不 符 合 语 文 教 育 规 律的。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不是仅靠教师的教就能习得的,还需要大量反复的训练、运用。一堂课上安排的教学内容多了,学生练习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还要强调“一得一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堂课不是说讲完就算了,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而且要经得起检测。检测是对一堂课教学内容的梳理和巩固,教师借此一方面可对学生的所“得”进行巩固训练,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这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得怎么样。吴忠豪教授曾提到,语文教师不能只是一篇篇地讲课文,而要用课文训练学生一个到两个知识点。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东西,那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这样讲多少篇课文都是无效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课文的知识点来讲解,然后再用课文检 测 学 生 对 知 识 点 的 掌 握 程度。因此我建议,一堂课上教师至少要拿出5分钟的时间进行检测,一堂课上得怎么样,检测一下学生就知道了。检测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最好的衡量,也是改进教学一个最好的方法。

如果一堂课讲完,教师不知道测什么、怎么测,这可能就是因为课堂上没有知识点,教师没有做到让学生有所得。“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才能在不断的积累中得到有效提升;“一得一测”,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真正落到实处,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要 实到课堂上,还必须处理好教学、教材、教师、评价的关系。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学、教材、教师、评价等方面,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抓手,教材是教学最重要的参考,教师是 导者,评价则是检测教学活动是否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

它们就像语文教育的四轮,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我们看到,课标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有“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且在每项 中 都 对 教 师 提 出 了 明 确 要求。因此,要将课标精神落实到课堂上,就不能仅仅关注教学 ,还 要 在 教 材 解 读 、教 师 成长、课程评价等方面下功夫。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教师甚至教研员认为语文课想怎样上就怎样上,无一定之规,无一定之法,看似有些道理,但我们仔细分析便不难看出其中的谬误。语文课有其教学方法多样和教学手段不同的特点,但这一特点不能混淆语文课自身的规律。语文课自身的规律是什么?概言之,就是用“语”和“文”的方法教语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违反了这一规律,课上得再怎么新奇、热闹,都是不合格的,都不能说是真正的语文课。正如倪文锦教授所指出的:“一讲‘教无定法’,又认为只要语文课上讲语言、讲文字、讲文章,就是在教语文(不管如何讲、讲得怎样),主观任性,随意发挥,甚至张冠李戴,爱怎么教就怎么教。‘教无定法’并非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孟子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回到语文课堂上来,语文自身的规律就是教学的“规矩”,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创新必须以此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不是想怎样上就怎样上,想上成什么样就上成什么样的课。语文课在坚持其自身规律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方法是可以多样的,手段也可以是不同的,但必须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

课标是中小学施行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依据,是语文教育最根本的标准,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法律”,其对于指导学校 语 文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不 言 而喻。从教学实践角度来看,只有用课标指导语文教学,才能保证语文教育的正确方向,保证大家在同一条道路上前行。

今年,真语文提出了“落实课标精神,上合格语文课”口号,而所谓“合格”,就是要达到课标最起码的要求。用课标指导语文教学,可以使大家在同一条路上,沿着正确的方向,上合格语文课,实现我国语文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毋庸置疑,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当然如何提高质量值得研究,也允许探索,但不能以违反教育和人才成长基本规律,更不能以牺牲一代人为前提。

我们之所以要强调“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这句听起来是同义反复的废话,是因为从不少学校的语文课来看,还存在着严重问题,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思品课、主题班会课的情况还十分普遍,其无疑是违反教育和人才成长基本规律的。由此看,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不仅不是一句废话,而且还要必须讲、经常讲、不断讲,因为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主题。只有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才能确保语文教学的质量,才能将语文教学的质量落到实处。在此,我再次呼吁,语文教师一定要将“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当成自己终身的目标、不懈的追求,以课标为标,上好每一堂语文课。

自语文深深浅浅之间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