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语境转化,从教材理性走向儿童活性

2024/9/2 16:00:33  阅读:13 发布者:

教材语境和儿童语境互相转化,目的是把语文要素融入言语活动,促进“语言—形象—语言”的转换,加强学生对语言形象的感受,从而内化语言,积累语言。

一、转化力,语文课的核心能力

转化力,可以从文学活动的“世界、作者、文本、读者”的机制来理解,从客观世界到文学作品有一个转化过程。如“猫”,本是一种普通动物。老舍的《猫》能成为精品,是因为老舍与猫长期相处,积累了生活经验,也带着对猫的情感,然后转化成作品《猫》,含有对猫的审美文化。这中间转化起了作用。

作品入选教材后,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其语文元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如果要转化为学生的言语经验,从学习原理上来说,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激发儿童与猫相处的生活经验,阅读老舍的文字,还原老舍与猫相处的情境,通过朗读、体验、感受、积累描写猫的语料,形成与之匹配的文字素材。二是迁移语境,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文字材料,生成自己的文本。三是通过迁移语境的言语活动策划,达成迁移的效果。有了以上三个条件,借助迁移语境的活动,可以将名家老舍的作品,最终转化成学生自己的文本,实现“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一要素的落地。可见,转化力的培育是语文教师的必备本领。

这里的转化,涉及两个概念:教材语境、儿童语境。教材语境中呈现的语文元素是具有科学性的,是编者依据课标,把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知识等科学地呈现在教科书上。儿童语境,则是从儿童的认知心理出发,与儿童生活经验、言语经验相匹配而生成的言语情境。学生在教材语境中进行言语活动,就是听、说、读、写、评的活动,往往表现在利用阅读材料,培养阅读策略,实现语文要素的落地。这种活动如果没有转化为儿童语境,就会一直在其他语境中完成消极的语用任务。例如,老舍的《猫》,我们往往会让学生读课文,了解猫的古怪与淘气,找出相关的语句去朗读体悟,同时感受文字的魅力,然后迁移训练,模仿描写自己家中的猫。这样的教学,是在老舍的生活语境中学习老舍的笔法,忽视了儿童自己对猫的理解与表达。

本课教学,转化力方面应完成以下主要任务:一是生活迁移。老舍笔下的猫是什么性格?你家的猫或你见到的猫和老舍笔下的猫性格一样吗?如果一样,所做的事情也会相同吗?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中或生活中看到的猫的样子。二是语料积累。老舍是如何来写猫的?背诵积累描写猫古怪和淘气的文字。三是迁移语境。结合生活中“老猫吃鱼”“小猫玩线团”“猫睡觉”这些场景,引导学生模仿老舍的文字进行写作练习,形成自己理解后的文本。当然,也可以借助口语练习或通过绘本表达来实现。

二、教材语境与儿童语境相互转化

教材语境更具科学性,儿童语境更具生活性。二者的相互转化,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促使学生的言语活动转化为言语素养。

1. 教材语境向儿童语境的转化。

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融入选文中,教师要根据文体特点、学情需要,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转化为儿童语境中听、说、读、写、评的活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内化吸收。下图明线和暗线交替,形成学习的两条主线。明线是教材选文经过转化后,形成儿童学习的文本,暗线是学生的学习规律。

四(下)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教学本单元《白鹅》中“高傲”一词时,教师容易走演绎化的路子,就是让学生找出表现鹅高傲的语句,想象鹅高傲的样子,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这样的教学设计遮蔽了学生对作者“反讽”手法的感悟,就是作者为何这样写。如果转化为儿童语境来思考就不一样了:把课题改为《高傲的白鹅》好不好?“高傲”一词用得妥不妥?用“高傲”一词,到底要表现什么?这就是在儿童语境中来思考作者的表达了,儿童的思维处于“愤”“悱”状态。

我们看看于永正老师是如何教学《狐假虎威》中“管”一词的——

师:大家看看“管”这个词出现在哪句话里。

生:(读)“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

师:咱们班张明同学是干什么的,知道吗?

生:张明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是管图书的。

师:你们的家长干什么工作?

(生纷纷举手)

师:能不能根据你们家长的工作,用“管”说一句话?

生:我爸爸是交通警察,他是管交通的。

师:好,“管”这个词用上了。谁接着说?

生:我爸爸在路灯管理所工作,他是管路灯的。

师:这项工作很重要,以后路灯不亮就找你爸爸。

生:我爸爸在监狱工作,他是管犯人的。

师:告诉你爸爸,要时刻提高警惕,别让犯人再干坏事。现在请把作业本拿出来,用“管”写一句话。有没有困难?(生:没有)对了,能写几句话就更好了。

于老师将教材语境中抽象的“管”一词,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的语境,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学生理解得很透彻。

2. 儿童语境向教材语境的转化。

儿童语境向教材语境的转化,是指学生阅读一篇选文时,先还原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或还原一些阅读策略、表达技能,再依据选文进行有效对照,发现自己与作家的差距,从而感受作品的魅力。学生把习得的言语实践经验,转化为在新言语情境中的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这种学习方式也有明线与暗线。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经验未发生联系,只是在教材的语境中打转,学生往往过目即忘,学了也不会用。找到自己的言语经验与文本的言语经验之差距后,再对照原文学,就会产生心理学上所谓的“顺应”。因此,教学中先联系生活进行沟通与对话,发现学生的认知图式,再对比文本,迁移到新的言语情境中,练笔沟通,学生就能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五(下)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学生对人物描写都有自己的直接经验。课前,教师可以围绕一个情境话题,让学生先写片段,如围绕“试卷下发之前的紧张心理”进行内心描写——这个情境学生都经历过,教师提示写作方法后,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描写——内心独白、幻觉描写、感觉描写、直接心理描写、间接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以及换位思考法、将心比心法等。这些写法都凸显一个词“紧张”。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例文《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读出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再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可见,儿童语境的转化核心是构建儿童学习场,在儿童的视域里策划言语实践活动,教材仍是凭借,不能脱离教材语境进行分析,而是要让儿童在教材中验证自己的认知与理解。

三、语境转化的几个关联因素

语境转化,是让学生能在一个新的语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真正与语言文字发生联系,形成能力。

1. 转化需要语料。

从教材语境转化为儿童语境,在策划言语活动的时候,需注重情境创设,尽量使用原文中的语料,在运用中积累。如《慈母情深》一文,母亲两次给钱:第一次给钱是在厂房里,“我”用钱买了罐头;第二次给钱可能是在家里或在其他场合,“我”用钱买了《青年近卫军》。课文重点刻画了第一次给钱时母亲的工作状态,母亲形象及工作辛劳的描写十分精彩,是学生很好的学习语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母亲第二次给钱的情境:地点可能在家里,可能还在厂房里,也可能在街边……作者又看到了母亲苍老的形象。让学生也写一次母亲给钱的过程,这是在运用中积累语言。

2. 转化需要支架。

转化需要支架,除任务支架、方法支架外,最重要的支架是情境创设,即改变情境后再运用。如,教学老舍的《猫》,可以引导学生从“猫”的角度融入自己的想象,创编课文。再如,教学五(下)《刷子李》,可以引导学生以“人物速写”的方式再写“刷子李”。所谓任务支架,即寻找一个话题,进行言语表达活动:为“慈母情深”寻找适合的对仗语句——“孝子意浓”,给《草船借箭》第1自然段加上人物神态或心理描写,给《匆匆》列出三条相关名言,等等。

3. 转化需要实践。

转化需要听、说、读、写、评的实践活动,如猜读、改变角色朗读、换语境练说、给任务驱动写等。大量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积累语料或积累表达图式。

4. 转化需要生活百科。

所谓的生活百科就是生活常识。小学生缺乏生活常识或者生活经验,对文字的理解会有困难。因此,我们要让他们多接触生活,阅读一些生活百科全书,丰富生活经验,以利于转化。

自小学教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