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实施大单元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规则培训

2024/8/29 18:13:47  阅读:26 发布者:

1、合作学习发生的条件及新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

1)有专家提出,有效小组合作学习发生需要前提条件:

1)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

2)进行面对面互动;

3)明确个人责任和小组责任;

4)有意培养人际和小组交流技巧;

5)小组自动化运作、及时总结反思。

合作学习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合作的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关系;

合作的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

自学与合学的关系。

合作学习的发生条件:

1.合作是有需求的合作;

2.合作是需要资本的;

3.合作是需要平台和资源的;

4.合作的目的和形式是多元的。比如基于求同的合作,基于求异的合作,有分工的合作等)。

2)新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

1)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2合作学习必须给予充足时间;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科学选择,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或需要合作学习;

3)合作学习形式有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多组合作、集体合作等,虽各有利弊,但笔者认为同桌合作学习效率最高;若采用小组合作,分组时应采用“小组同质、组内异质”分组方法,同时建立真正的合作小组;

6)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当好“合作学习的巡视员”,当好“合作学习的首席顾问”。教师要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小组规章,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要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一定要对活动时产生的多元答案进行评说,对学生感悟不到的地方,应给予阐述、应给予精神引领;

3)小组有效讨论5个细节

细节1:始终保持一人说,其余人专注倾听,防止都在自言自语、都在说根本没人听现象出现。

细节2、有主持人主持的有序讨论,如组长讲(依次讲、重点讲),组员听;学困生讲,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中等生讲,卡壳时组长提示,学困生听不明白时及时追问。

细节3、讨论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必须有对讨论观点、结论进行总结阶段。组长明确答案,组员做好记录,答案明晰化。防止出现各说各有理,组员不知道到底哪个答案对,哪个答案更科学、更合理(只答案多元化,缺少答案最优化)

细节4、小组讨论发言规则:记忆型的知识,让两位同学讨论,增加记忆效益;理解型的知识,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让C类同学开始,B类和A类的同学依次补充,让不同的学生完善自己的理解;运用型的知识才会全组讨论。

引入“发言卡”,有发言卡的同学才可以发言,控制优等生的话语霸权。

2、学会倾听

听的层级:听见,听清楚,听明白,听出连接、感悟。

1)聆听的举办要求:听人发言要专心,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感兴趣或赞同;深度聆听,边听边想,记住要点,并考虑他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道理;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听人发言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说话要有礼貌。

2)倾听的基本礼仪:

(1)体态语言:看着发言者。点头(或摇头)。竖大拇指、鼓掌。身体前倾、微笑……

(2)如果没有听清楚,再询问同伴或教师:“对不起,我没有明白,能不能请您再讲一讲?”.“XX,是不是这样……不知我理解的是不是正确?”.“X X同学,我没有听清楚,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下……”.“X X同学……意思是不是这样……”

(3)如果有人这样问你,你应该满足他的要求;

(4).当你发现其他组声音太大,影响了你们的讨论时,可以提醒:, “请你们轻一点儿……”

(5)当有人这样提醒你们时,你们也应该调整自己的声音。(6)耐心听完发言者的发言,一般不轻易打断。

3)学生倾听条约

①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眼睛要看着对方,要仔细听清对方所说的每一个字。

②别人发言时,不插嘴,不打断,不做其他事情。

③不明白别人所说内容时,应该举手示意或等对方说完再提出疑问。

④小组讨论时,应在组长组织下按组內顺序依次发言,有问题可在别人说完后进行补充。⑤老师讲课时,可适当记录下重要知识点。

⑥別人发言时,应积极思考,对发言的内容进行全面思索,做到记住关键意思、找出问题、寻求灵感、提升补充。

4)教师倾听条约:

①教师不可以打断学生的发言,要静静地等待学生发言完毕。

②学生发言不正确时,不可以大肆批评和过严指责。

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多给机会,倾听他们的心声。

④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指出不足,提出建议。

5)学会关联积极倾听十维度

一问:猜猜他说什么?

二问:信息来自何处?

三问:与我有何不同?

四问:表达是否正确?

五问:叙述是否全面?

六问:过程是否清晰?

七问:是否有理有据?

八问:互动是否有效?

九问:能否更好陈述?

十问:是否需要提炼?

6)小学生倾听公约

第一,眼到(眼睛看着说话人,看他的表情、演示等)

第二,耳到动作(听清他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第三,心到(记住他说了什么,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他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一样吗?我对他的想法有什么看法)

第四,重点手到(放下手上正在做的事,用笔记录或者画出同学发言的重点)

第五,不打断(听别人发言有了自已想法,特别是有了不同的想法时,不要打断别人,可以先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等别人发言结束,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六,有回应(别人的想法所懂了,可以通过微笑、点头来回应他的发言:别人的想法不完整、听不懂或者想法是错误的,可以摇头或举手:别人的想法很精彩,可以鼓掌表示欣赏)

7)小学生学会倾听的细化方案

一二年级如此听。“静心地听”“耐心地听”就是要学生心静下来听别人说,让别人说完,课堂上不能乱、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倾听。

三、四年级在低年级的基础上加了“细心地听”“用心地听”:细心地听要求学生关注细节、抓住别人发言的要点,用心地说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

五、六年级加了“欣赏地听”,就是要以虚心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听取别人的发言。

3、学会表达(发言)

没有倾听,则表达无意义。

说的层级:有主题说,说明白,说清楚(有理有据艺术说)

1)发言要求:

1)好的发言姿态:抬头,面对倾听者;可以用手势来辅助表述;可以使用提示卡。

2)发言声音适中,小组讨论声音要轻,听见即可,不要影响其他小组;集体交流,声音清晰,保证全体同学都能听见。

3)发言如果有几条,最好这样介绍:“我有X个观点,第一点……第二点……“首先……其次……”

4)如果你是代表小组发言,应该这样讲:“我们组认为……”,“我代表小组¨……”

5)其他小组针对发言组交流时,应指向小组:“你们组的观点……”“你们的意见……”

6)集体交流时发言同样要简洁,有条理。如果感觉自己做不到这一点,可以自己先模拟一下或先请同学听一听,帮助自己完善一下。我先讲一遍,你们帮我听一听。

7)一个人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也不要太多次发言,要考虑到还有其他人。

2)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要遵循原则

1.就文本提出中肯.相关的问题:

2.在讨论中自信、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 在对文本的重要思想做出释义和阐发时,要进行逻辑说理并提供文本支持;

4.倾听并尊重其他讨论参与者的观点;

5.在协作性探索的过程中取得新的、更丰富的、理解;

6.进行持续、连贯的思想讨论;

7.将不同文本相互联系,并联系普遍的人类经验。

3)学会表达的细化方案

一、二年级如此说,“大方地说”“清楚地说”就是要求学生表达时要吐字清楚,声音响亮,做到全班的每个学生都能听到。

三四年级“完整地说”要求学生尽可能说全面,从多个角度说;“有序地说”就是有条理、按次序地说。

五,六年级“有个性地说”,也可以说有创意地说,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4、课堂交流规则

1.相互尊重

1)始终认真对待别人提出问题。

2)不要轻易打断他人的发言。(3)专心致志地倾听别人的发言。

(4)不要羞辱任何人。

(5)给同伴以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2.主动参与

(1)弄清要交流的内容与要求。

(2)做好开始交流的心理准备。

(3)选择适合自己发言的内容并组织好语言。

(4)把握好发言的机会。

(5)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认真倾听

(1)倾听也是合作。

(2)要努力听清他说了什么,想表达什。

(3)当你听明白了做个手势表示。

(4)学会在倾听的同时不断比较、分析。

4.善于思考

(1)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掌握思考的方法。

(2)思考问题要全面。

(3)相信自己思考的结果,并说出来。

5.积极表达

(1)想好了就大胆地表达见解。

(2)说话要清晰、有条理。

(3)学会用征求意见的句式,获取更多讨论机会。

(4)可以使用肢体语言配合你的表达。

附录1:实施问题化学习课堂的八条建议

1.真正地做到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让学生的问题推着课堂往前走,教师推着学生往前走。

2.通过引导聚焦核心问题的解决确保课堂有大空间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体现学生的真实疑难与学科的核心素养,所以要逐步培养学生聚焦核心问题的能力。

3.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有效解决问题,把传统课堂中教师主导的问题解决转化为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4.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追问深化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通过追问破解核心问题,寻找学习路径,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学习经历与体验,发展学科思维与元认知。

5.问题系统的建构体现学科学习的逻辑与思维,培育学生自主建构问题系统促进深度学习。

6.通过协同分享使成果增值。

7.在课程视野下实践问题化学习的课堂,从课时走向单元,从学科走向育人,从课堂走向全时域学习。

8.通过合作支持问题化学习的全过程,建立合作学习的课堂生态与学习共同体的文化。

附录2:真实的学习发生”有10个特征

第一,与真实世界连接,引发孩子的兴趣。

第二,动力回归。学习应该是由学生驱动的,教师应更多承担引导和发现的任务。

第三,在有限的单位教学时空内进行有意义的问题设计,以及开放式的任务化学习。

第四,持续探究。连载式的学习任务可以保证学生持续探究,如此,学生真实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被激活。

第五,有充分的资源和没有标准答案的多元视角。

第六,有跨学科整合和无缝融入的评价,即真正的过程化评价。

第七,通过合作互助实现学生能在碰撞中发现更加深刻的自己。

第八,产生反思迁移。教学任务的设计,在进阶之后要能够促进学生反思。

第九,让学生的学习能够产品化、作品化,在分享过程中,学生能在别人的评价中给自己多一重自我认定的视角。

第十,结果呈现多重化和多元化,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够有科学依据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解读,并且得出结果就可以了。

自变压器王红顺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