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整合与大单元设计(3) | 指向高阶思维的大单元设计:认识大单元设计+大单元设计理论

2024/8/26 9:16:39  阅读:13 发布者:

高阶思维能力主要指创新能力、自主学习、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素养及协作能力,其核心要素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集中体现了核心素养要求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

认识大单元设计

1.大单元设计的内涵

所谓大单元设计,就是为了实现高质量育人,基于核心素养,在把握新课标、分解新课标、驾驭教材的前提下,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或专题、话题、大问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

由案例可知,所谓“大单元”,是指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在细化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课程内容所承载的价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整体设计以完成任务为中心,实现学生学习的大单元。因此要理解大单元设计,就要明确其内涵。

从内涵来看,大单元设计的核心“大”,是指教学由不同性质学习活动的小单元组成,按学科研究过程的逻辑推进,通过“联系、组织、整合”达到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的整体学习,让知识真正转化为素养。这是针对碎片化学习而言的,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目标大,指向高阶位的素养培养;二是方式大,即采用同一目标、多课时实施的方式;三是课程大,即将目标、多个知识点、多课时、情境、活动、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和评价等组成一个课程;四是核心大,即以大观念、大问题和大任务为组织内容,作为“骨架”。

2.大单元设计的类型

大单元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围绕大观念、大项目、大任务与大问题设计教学,有利于教师改变着眼点过小、过细,以至“见书不见人”的做法,使教师形成“大处着眼易见人”的教学思想,利于教师正确理解时间与学习的关系,使之在教学理念上从“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改变教师的格局,使之像学科专家那样思考。大单元设计具体包括如下类型。

1)自然单元(教材单元)

这样的大单元设计是以新课标为依据、以教材本身的单元为主体,进行相关分解设计,且是在教材顺序及单元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本班的学情进行整合设计与实施,一般是针对新授课。

一、课前准备

学习本组课文之前,教师可让学生搜集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一方面激发学生读文学作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奠定基础。

二、基本策略

1)引导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组内研讨、组际交流等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2)通过复述、排演课本剧、故事会等语文活动,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及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各有侧重

1.《古诗两首》

1)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

2)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收集民间故事,也可以让长辈们给自己讲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开展故事会。

2.《西门豹》

1)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重点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提出共性问题,共同研讨。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比如,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熟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为课文中没有描写语言的其他人物(官绅等)加上语言,再进行表演。表演时还要注意表情,适当准备一些道具。

4)排练课本剧,评选最佳演员。

3.《女娲补天》

1)重点抓住“女娲真了不起”展开,让学生找出具体词句体会女娲补天的艰难。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故事,记住故事的情节和重点词句,把课文内容变成自己的话。

3)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

4.《夸父逐日》

1)自学感悟。学生通过自己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神话的丰富想象和神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3)小练笔。

四、交流展示

1)把课内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搜集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活动。

2)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故事大王”,为学生授予荣誉称号。

上述教学设计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的大单元设计,是单元内的组合。

2)重组单元

重组单元分为四类:

一是单学科内重组,是以新课标为依据,在参考多版本教材的基础上,按学科大主题或专题、大概念等根据学段进行的纵向大单元设计与实施。

二是同领域多学科重组,即在同领域内,用一个大主题,把多个学科的知识组合在一起,进而使知识之间形成关联和迁移,比如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知识重组就形成了科学,这就是关联与迁移。

三是跨学科重组,即用一个大概念或主题把多个学科的知识组合在一起。

四是超学科重组,就是用一个项目,把多个学科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以小组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突破学科知识的局限,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这是牛津英语的“英语口语交际 一年级上册”中Module 3 Unit 7 Lets count第三模块中的第一个单元,前3个单元分别从认识自我,认识家庭、朋友、地域活动几个方面出发,引导学生从认识自我到认识他人,再到认识社会活动,逐级递进,Unit 7 Lets count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将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信息相联系。图2-4和表2-1是跨学科大单元设计后的课时安排。

这是一个跨学科重组教学案例,三个课时体现了语文学科与英语学科的融合、数学学科和英语学科的融合、音乐学科和英语学科的融合、美术学科与英语学科的融合、体育学科和英语学科的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学科和英语学科的融合。整个设计围绕着主题Lets count进行文本重构,并在重构文本中引入中国传统故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根据模块和单元的语言功能要求对跨学科内容进行交叉融合,在充分发挥和挖掘各学科价值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展多维度、多方向的学习。

大单元设计的理论

大单元设计是在学生已有的学科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再构整合,融合同一学科的不同知识和内容或多学科的知识和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这一教学设计是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知识结构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展开的。

1.认知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所谓认知理论,就是包括认识、思维与概念的智力过程发展的理论,共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及其促进;二是教材的结构;三是直觉思维与产生创造行为;四是学习的动机等。

关于认知发展,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本质就是将相似的东西联结在一起,将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使之具有一定的含义,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对认知结构进行重组,进而建立起包括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或原则的某种知识结构。因此一种知识是否有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可以简化信息,提出新的命题,以及加强对某一知识的运用。每个人的认知能力都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基于这种认知发展的特点,布鲁纳提出了一个教学原则,即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积极进行探究,使其智力得到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本着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进行了大单元设计。

2.知识结构理论

布鲁纳在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教授任何一个学科或任何一组有关联的学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题材结构的一般理解”。要探求汲取科学成果,将知识结构化,就要研究知识的最优结构。所谓知识的最优结构,就是从高度概括的角度理解知识的宏观框架,向学生提供关于某一学科的一套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原理的结构化知识系统。为此,他提出了知识结构理论。

依据这一理论,现行的极其丰富的学科内容,可精简为一组简单的命题,成为更经济、更富有活力的知识系统,也就是知识的结构化,从而让学生可以轻松掌握学习内容,学会知识迁移,对有关联的未知的事物迅速地作出预测。任何学科的基础知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因此好的学科结构应该是内容尽量简约,尽可能使之具有迁移力,教师和课程设计者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阶段,将科学命题以易懂的形式,抽出它的发展系列。人所具有的知识,同该知识以什么顺序、什么方式加以掌握这一因素紧密相关,学习知识的重点在于运用,要获得生动的知识,就要促成真正的认知过程发生。形成知识的顺序和方式,至少要有三个层次,一是行为掌握,是动手把握对象;二是图像掌握,就是以印象的方式把握对象;三是符号掌握,就是以语言形式或数量形式去把握对象的高级阶段。

由此可知,所谓知识结构,简单地说就是“连接”学习科目内部不同的知识点。大单元教学设计就是建立在学习科目内部不同的知识点的“连接”上的,因此更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可以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接受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与这一理论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大单元教学以提高学习者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注重对知识的整合,围绕教学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帮助学生形成可迁移的专家思维,在本质上尊重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整合知识与教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核心素养,最终促进其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