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语文新课程与个性化写作

2024/8/23 17:37:05  阅读:21 发布者: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提倡个性化写作,其具体阐述是:“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语文课程标准对个性化写作的阐述,涉及了三个层次的问题,或者说从三个维度提出了个性化写作的目标要求:()从个性出发写作,强调写作教学回归生活,关注自我;()形成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准确而完美地呈现生活;()为了个性发展而写作。通过写作改善自己的生活,促进个性的成长与生活的完善。

过去的写作教学,有两种突出取向:一是强调写作知识的学习;一是所谓代言式写作。前者从学习写作手法,到谋篇布局,再到文体风格,等等,写作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掌握一整套写作的规范知识系统。写作不是对自己整个生活的一种反思、选择与批判,而是对外在化的、规范化的写作知识及技术的接受与学习。后者倡导“代圣人立言”,更有甚者要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这种写作教学取向经过历代统治者的不断强化之后,逐步演变成为一种脱离个体实际生活的虚假而僵化的“宏大叙事”模式,一度时期“代言式写作"“意识形态写作"“模仿式写作”甚至成为写作教学的主流模式。这两种写作取向的共同特点是远离了学生生活,置学生的个性发展于不顾。如果说第一种取向是把写作看做是一个封闭的、抽象的与学生生活隔绝的知识体系,那么,第二种取向则把学生的写作限定在那些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的社会生活上,对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视而不见。

英国哲学家穆勒认为,个性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现代文明发展表明,社会的活力和发展与社会保有的充满个性自由的人有很大的关系。个性自由非但不会对社会构成威胁,而且,是构成社会活力及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因为个性自由的发展往往表现为独创性、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从而导致整个社会首创性的发展。实质上,肯定个性的价值体现了人的尊严和对人的真正尊重。基于此,现代教育理论主张个性教育。从课程的角度看,个性教育的核心不是仅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是注重“人的全域发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个人”为目标。个性教育理论主张对人的天赋和潜能开发,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地表现自己,直到唤醒自我,发现本真。个性教育强调通过教育培养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之以独立的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活动。他“既不会随意地苟同于群体意见,也不会为了个体的利益而损害群体。所以,有个性的人,是有责任感的人,是独立地思考、处事的人。”

作为个性教育理论之实践构成,个性化写作奉行个性教育倡导的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主张在学生广阔而真实的生活世界表现自我,塑造和发展个性。从语文新课程的有关阐述看,个性化写作所主张回归的生活世界包含了很丰富的含义。

在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里写作。在语文新课程视域中,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的写作教学完全割裂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把写作降低为一种纯粹知识性、技术性的训练,根本见不到人。而“代言式写作”所竭力表现的生活是成人的生活,所表现的人是所谓“公共的人”,即受意识形态话语支配,以社会良心与正义的代言人自许的“普遍主体"。在“公共性”的背后,唯独缺乏自主性与独立性的人。两种写作教学模式的致命点在于:所学习的知识是一种成人的知识,所追求的生活是一种成人的生活;与成人生活相比,学生的生活及经验是没有价值的。博比特的思想就很有代表性。他认为,教育主要是为了成人生活,而非为儿童的生活。在此情形之下,假话、空话、套话充斥于学生的写作中,就不足为奇了。写作教学完全失去了个性价值和自身发展的功能。新课程倡导回归生活,不但肯定了真实生活世界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作用,而且强调学生自身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的不可替代性。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就强调了学生自己真实生活世界的重要价值。因为只有学生经验的才是其自身的,而不是被客体化存在于其以外的知识。“儿童,他们对于生活的需要,愿望、期待主要都寄托于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之中,当然,他们对于今后所要经历的成人生活也会有憧憬,也寄予希望。但是,他们最主要的需要是:正在经验中的生活是快乐的、健康的,'天天向上'的、是充满阳光的。”因此,写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借助语言去充分体验和表达他们成长中的快乐和悲伤,去享受所经历的阳光和雨露,"引导他们去获取解决现在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的种种经验",把现在正在进行的生活构建得更加美好。

在反省的生活世界里写作。“人是一种思考与反省的存在。"“人的本性深处有一种寻求这样一种意义的向往,一种无法抵抗的内在冲动迫使我们从内部来尝试和说明生活,使它完全成为我们自己的生活。”个性教育倡导回归生活世界,事实上,回归的不仅仅是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甚至也不仅仅是学生真实的外部现实世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进而进入内部精神生活世界。某种程度上,写作是借助语言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省和选择,是杜威所说的“对一种生活方式而非另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用现象学教育学理论的话语说,写作就是通过文本形式将生活经验的实质表达出来。在写作中,文本成为有意义事物的重新体验和反思。这里,写作不仅仅包括外在的规范知识的学习,也包括个体情感、价值、内在精神和信仰的唤醒,它们之间是融为一体的。多元智能理论说得更明白:“写作是一种随时可供我们运用的探索方式,可以导致发现、察觉,以及对自己本身、我们的感受和一般的世界有新的学习。”®在多元智能理论的视野中,写作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作为一种表达活动,它通过交流与沟通,分享体验思想的快乐、人性的美好和交流的喜悦。作为一种探索自我活动,它寻求潜伏于内心的自我及意义;二者之中,后一种写作"似乎更能使现实体验具体化,比现实世界更能触及事情的核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狄尔泰强调:“正像我们的身体需要呼吸一样,精神也需要在情感生活的回应中实现并扩展其存在。”在个性化写作中,写作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反思其生活,积累、扩大生活经验和反思经验的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有的学者指出:“作者是他自己作品的产物。写作是某种自我制造或自我塑造。写作是为了检测事物的深度,也是为了了解自身的深度。”

在生成与创造的生活世界里写作。和既定的、一成不变的科学世界不同,生活世界是一个生成的、创造的世界。因为生活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是能动的、创造的,因此,生活世界是生生不息的、充满变化的世界。当然,由于时代和历史条件诸多限制,生活世界的生成性和创造性并不是永无止境的,但是,非预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赋予了生活世界的范围不断拓展,样式不断增多,最终指向“无限广阔的生活世界、无限丰富的生活,是富有的人、完整的人或全面的人”。“个性化写作主张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求学生在面对生活世界时,冲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不要把生活世界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的可以摹写的客观世界,相反,它是一个变化不已的充满活力的世界,写作时不仅要抓住这一特点,而且,作为生活世界的主体,还要以独特的方式积极地参与和建构自己的生活世界,尤其是置身网络世界,学生更有传统生活时代所无法经历的独特生活与体验,学生更应该将它们表达出来,从而使生活世界变得摇曳生辉、异彩纷呈。如是,写作就不是一项硬要完成的枯燥而乏味的任务,而是构建美好生活,寻求和书写意义和价值的过程。

过去在写作教学中,我们经常抱怨学生生活面狭窄,缺乏积累,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让学生面对生活世界,没有引导学生关注、体验和反省自己的生活,更没有参与建构自己的生活,当然,更谈不上让学生找到适合表达的个性化方式,因此,学生害怕写作就可想而知了。

形成富有个性化,创造性的表达方式是个性化写作之题中应有之义。个性化写作的最终目标是通向个人独特的写作风格。所谓风格即人。不过,这一目标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显得过于高不可攀,比较适切的目标是形成符合个性及生活的表达方式。

如何理解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前面说过,写作是借助语言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省和选择。学生的生活是不能离开语言的。语言不仅是学生反省生活、选择生活的工具和媒介,而且也参与学生生活的建构与创造,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生活的存在形式。维特根斯坦指出,生活形式就是人们在特定时代生活的方式,是指以一套语言游戏规则所进行的活动。与语言形式相比,生活形式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和习俗性,而语言游戏则强调语言的活动性和多样性。二者都要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所进行的活动。因此,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维特根斯坦强调语言形式的活动性是指语言必须在活动或在语言的游戏中,比如在“说"和“用”中才能获得具体而准确的意义。“而生活形式或语言游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的生活形式,游戏也不是单一的,生活形式和游戏要随时代而变迁,随环境而改变。”"维特根斯坦对生活形式与语言形式及关系的阐述对我们理解个性化写作也很有启发意义。的确,正像学生的生活世界各各不同一样,学生在表达和交流生活的感受时所使用与选择的语言方式也不能强求同一,而应视活动内容、方式及个性而定,所谓千篇一律更是对学生写作的约束和限制。换句话说,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个性化写作是一种不受既定规则主宰和控制的写作活动,不能拿熟悉的或已有的表现形式和规则评判。个性化写作有时表现出的正是对写作规则和法则的探寻和创新,或者说对既定形式不能表现个体生活的一种表现。总之,作为一种表达方式,个性化写作是获得一种技能和技巧,但它并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而是植根于日常交流与表达的语言活动之中,"从人或人的生活中来寻找知识、真理、语言、对象、世界的意义”。"

差别性和多样性是个性化表达方式的重要构成。“向同一性开战”是后现代主义一句响亮的口号。维特根斯坦说语言是一种游戏,他指出,在语言表达与交流时,每一个(言语)行为在整个游戏中都应占有一席之地;罗蒂解释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范畴时于脆称,语言实质上是一种差别性的游戏。后现代主义理论大师对于语言游戏特征的揭示,实质都强调个体在语言表达与交际活动中的个别性、差异性和多样性。个性化写作作为语言游戏之一种,当然也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从写作主体的知识系统加以考察,不难看出,个体的知识谱系是由作为具体个体的学生积累起来的。在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视域与生活经验,这使每个人的知识构成表现出较多的差异性。再者,即使人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与知识来源,但是,由于其“洞见、曲解、误谈改造了常规知识,因此,一般性知识也被个人化了或非常规化了,因为每个人理解事物时,均有其前理解,正是这种先于认识存在的前理解使人们看待同一事物时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感受和体验。”"赞可夫说:“个性的东西是共性的东西的存在形式。因此,要求一律,就会压抑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力量,阻碍了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发现与形成,也阻碍了学生的一般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要求上淡化了过去写作训练中的严格的体裁、格式的目标,削弱了命题作文在写作中的分量,让学生在相对自由,宽松的形式训练中尽情地挥洒情感,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写作差别性和多样性的要求。当然,个性化写作也不能过度强调差别性和多样性,因为过度强调差别性和多样性可能带来另外一种危险,陷人写作的相对主义境地。事实上,形成有差别性和多样性写作方式有一个前提:基本的语文形式的训练是必要的。在个性化写作中,只有通过一定形式的训练,学生才可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表达方式,直到形成独特的风格。

无论是突破写作的常规,创造新的写作形式,还是形成有差别、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其核心都在于自主性。所谓自主性是指个体在写作学习中形成富有个性特点的自主创新的能力。不仅异彩纷呈的生活世界呼唤作者需要个体进行这样的探索,实际上,个性化写作是一个动态的形成过程,所谓不拘陈格,形成有差别、多样化的方式,不仅代表了个性化写作的水平,更标志着个体在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变化发展的趋向和追求。推动其朝向个性化写作目标发展的核心就是自主能力。毕竟个性化写作与作家独具风格的创作不能等同。简言之,个性化写作实质上是通过学生不断选择、追求和创造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个体的真实而独特的生活及感受,从而以个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给社会的发展增添活力。当然,自主性离不开课程的学习。语文课程,特别是经典课文的学习,在个性化写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那些历经各个时代检验而流传下来的经典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蕴含丰富,而且充满着个性化的创作风格与特色。因此,是个性化写作学习的首先课程。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可以直接从中获取个性化写作教益,诸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思想及表达方式,等等。学生个性化写作方式往往就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中获得。有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后布置相关的写作训练,以充分展示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化世界。

学校课程的价值就在于为每个学习者提供真正有助于个性解放和成长的经验。用人本主义课程的话语说,写作是一种兼具学术性和“自我觉醒和自我发现”功能和价值的课程。它以人性意义的探索为其主要意义。那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呢?或者换句话说,如何通过个性化写作造就一个更富有个性的人呢?

人是社会的存在。个性是在社会中得以陶冶的。“我们不可能用非人性、非人格的手段,方法,把人造成更富人性的人。"*探讨学生个性的发展,首先必须把它放到学校师生关系中,因为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外,教师的言行都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个性化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来说,他不能再以权威者自居,对学生采取居高临下的架势,而应该以引导者和对话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写作活动,为学生的写作学习营造一个充分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写作。的确,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给学生以如坐春风的感受,学生就有心灵放飞的自由,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健康的发展,思想的火花就会得以迸发。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个性教育方面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主持的那场师生五人关于个性和志向的讨论,经典般地展现了他对个性教育的追求。在他的课堂上,弟子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个性直率的、腼腆的和内向的都可以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孔子不但积极加以鼓励,而且能以宽广的胸怀包容。实际上,孔子不仅展示和塑造学生的个性,也在引导他们充分地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教育是服务于人的个性的东西"。个性教育的目标是塑造学生的个性。个性是在个体充分自主和自我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那种刻意把学生塑造成某种类型的个性和气质的模式是违背个性教育的实质的,是对个性教育的曲解和误读。教师在学生的个性塑造中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自由,让学生在个人的发展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自我选择能力,从而获得不同兴趣和价值观念,并在面对各种价值冲突和道德选择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持有主见,从狭隘的目的中超越出来。如果要说个性教育有共性的话,那么,"每个人都成为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个体"是个性教育的“唯一共性"。个性化写作亦如此。教学目标、方案,而应在充分洞悉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从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出发,设计多样化的写作目标和方案,让学生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以充分发掘其个性成长的潜能和特长。当然,教师在学生个性化写作过程中,不是放任不管,放弃指导的职责。相反,教师的重要责任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选择符合自己发展个性的写作方式,当学生偏离其个性化写作轨道时,及时地给予提醒和纠正,必要时还要鼓励学生尝试其他方式的写作,以丰富和促进个性化写作。

个性教育的目的是形成自主发展的个体。自主性个体形成的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为了成为个体,一个人不得不在社会中生存成长。也就是说,个体是在"社会中生存成长”的,它与社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对任何个体来说,他的生活都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关他自己的幸福的,另外一部分是有关他的道德责任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怀特说:“实际上,与别人之间协调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完美,减少一些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因此,帮助别人完成他们的目标同时会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个性化写作不仅仅是有关个人日常生活的独白和叙事,还有社会和道德的责任。也就是说,具有社会价值和道德意义的生活和题材是个性化写作的重要内容。不能因为强调写作的个人性而放弃个体所应承载的社会和道德的责任。特别是处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人们的道德观念,是非标准淡化,暴力色情等犯罪活动充斥于网络,个性化写作的这一要求意义更加凸显。实际上,个性化教育一方面指个性发展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是指通过教育使个性向着正面的积极的人性方面变化发展,从而达到个性的丰盈与充实。当然,个性化写作在表现具有社会生活和道德意义的题材时,与传统的代言式写作和意识形态写作不同:它是通过个体的主动选择和积极思考所作出的自觉反应,具有体验性质,其视角是个人的,而不是对意识形态或概念符号的简单图解。实质上,个性化写作不是放弃具有社会价值和意义题材的写作,而是把社会价值和意义的写作融入深刻的个人经历与个人经验之中,在混合着自我的意义追问中,反映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生活。它对意识形态不是采取服从的态度,而是以一种批判的、反省的态度去理解和认识。个性化写作的重要内涵应该是指向具有社会价值和意义的更具有个性化表达方式与视角的写作。当然,在个性化写作过程中,或许学生在表现具有社会价值和道德责任的题材时,还比较稚嫩,或难于达到应有深度,但写作是一个过程,个体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是逐步深化、日渐成熟的。个性化写作在每一阶段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感情体验都是个性发展的结果。

自语文学研究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