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课堂教学的四种境界

2024/8/22 10:46:39  阅读:67 发布者:

第一种境界:告诉“他”

告诉“他”是一类课,“他”是复词,指代学生,谁告诉,当然指的是教师,也就是说,这类课堂的典型特点,就是整堂课教师一直在告诉学生,把他知道的,他认为重要的,书本中的点状知识一股脑地告诉学生。整体感觉是:课堂很满,教师很忙,学生貌视也很忙。这类课堂是典型的“师本”课堂,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偶然插入的几个问题几次训练不过是起点缀作用,这类课堂的老师通常不会关心学生到底听懂了没有,他的潜台词是:反正我都讲过了,你听没听懂是你的事,该讲的该做的我都讲了做了,我问心无愧。甚至这类教师还特别自信,觉得自己是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知识点、重点、难点尽在他的股掌之间。至于成绩如果不好,那往往都是学生的责任。平心而论,这类的课堂,这样的老师还真的不少。我认为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低层面,教师是知识的传声筒,学生则是知识的接收器,教师只管“倒”,学生只管“接”,倒是分工清晰明白,只是苦了学生,除了收获一点碎片化的知识之外,其能力和人格很难在这样的课堂得到真正的培养和形成。

第二种境界:跟着“我”

第二类课堂是跟着“我”,“我”指的是老师,谁跟着“我”,当然是学生,也就是说,这类课的特点是课堂中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和节奏走,这类课与前一类的课的明显不同,是教师教学的着眼点不再是单纯的讲完就行,简单地告诉即可,教师像是一个导游或者教练,他更关心学生学的状态和效果,通过示范和讲解来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类教师我认为就是合格,甚至是较为优秀的教师了。跟着“我”的关键词是“跟”,因为“跟”,所以,教师会关注学生是否跟得上,整体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人掉队,跟不上怎么办,有人掉队了怎么办……因此,这样的课堂虽然仍旧是“师本”课堂,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因为有了上述思考,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和整体的学习情况,这类课堂有了灵动和变化,而不是前一种课堂固定不变,僵化蛮横。这是由“师本”向“生本”过渡的一类课堂,“生本”在其中萌芽,其水准高出第一类课堂不止一星半点。并且,这类教师通常有较强的影响力和个人魅力,能影响和带动学生,有一定的反思能力,能接受别人的建议,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潜力股”,在好的教学教研氛围的影响和带动下,他们能够很快地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第三种境界:一起来

第三类课堂是“一起来”,这种课堂就非常少了,课堂的基本形式是在任务驱动下,学生探究,教师点拨,师生一起来。这其实是一种“双主体”课堂,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捆绑在一起,教师是教学的发动者,教师根据课标和单元教学要求锁定课堂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学情境和教学任务,课堂上学生在特定的情境里,被任务驱动,开展基于教学目标的学习,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探究,这种探究既有个体探究,也有小组合作下的群体探究。而教师要做的不是去做问题的解决者,知识的讲解者,而是做一名称职的观察者,有效的组织者,去观察、发现、收集、整理学生在学习中和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决定课堂教学下一步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点拨、讲解、演示……这种课堂强调师生、生生平等和谐地对话,突出两个课堂教学关键干预因素:“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贯彻“学生先学、引导暴露、共同解疑”。“一起来”的课堂是一种共生课堂,这种课堂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共同参与者,他们主动地卷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思考并解决学生在深度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教师是观察者,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又是亲历者,他们见证并帮助了学生的成长。在我眼里,“一起来”的教师,就是学科教学中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学科带头人(明师)!

第四种境界:“你”做主

最后一种境界是“你”做主,我认为是最高境界,堪称课堂教学的“天花板”,这类课堂在我们学校没有听到过,全国范围也只有在少数几位名师中能看到这种课的影子,从某种角度来说这还是一种理想化的课堂。这种课堂有一句话概括就是:主题引领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我着重解释一下,“你”指的是学生,也就是这种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是纯粹的“生本”课堂,“做主”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这种课堂才是真正培养学生能力和精神品质的课堂。那么什么是主题,主题不同于第三种类型里的任务情境,这是一个高度凝炼的集合概念,主题来源于对本册书甚至是一学年一学段的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等全面通透的了解,学习什么、培养什么教师了然于胸,实施这种主题教学的老师对于教材不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将教材不断地打破、分解、重组、分解和整合,是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一个主题可能统领一个或多个任务群,任务群的每一个任务又可以看作是一个小主题,因此,教师可以“主题”这个“少而重要”的“持续性理解”,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迁移,打破教学中有广度无深度的尴尬局面。在主题的引领下,课堂打破了原有的桎梏,有了学科间的跨界,联通了课内与课外。这种课堂上的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而是一个全局的把控者,他几乎不轻易介入,而只是把握方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思考、交流、碰撞、挣扎和突破,他们获取知识,锤炼能力,培养心性,造就品格。他们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要做什么,主动探究,充满方向感。他们自由生长,自主发展,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自己“做主”。真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听到这样的课!

课堂教学的四种境界,由“他”(学生)到“我”(教师)再到“一起”(师生)最后到“你”(学生),由“告诉”到“跟着”再到“一起来”最后到“做主”,实现的是进阶,完成的是超越,积累的是量变,产生的是质变。虽然,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复杂的,甚至是模糊的,既不能武断地将教学划分为某一类,也不能简单地认定某个教师处于哪一境界。但是,对于学校教科研活动,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这种清晰的界定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种基于科学化、台阶状的等级标尺,能够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指明方向,有助于调动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觉知、内省和反思机制,从而让教师个体和群体有意识地规避错误的方式,同时有目的地向更高的层级和境界发展。因此,四种境界的提出不是判定,而是唤醒,审视,对标,专业的持续成长,我想这才是我写作此文的最终意义所在!

自名校长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