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群教学路径探析

2024/8/22 9:59:59  阅读:14 发布者: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将美术与自然、社会及科技相融合,探究各种问题,提高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的能力。也就是说,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小学美术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为起点,以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为学习归宿,引导学生探讨知识的迁移、综合、运用与交叉。

学生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开的。但对于目前小学美术学习来说,不同学科学习过于割裂,导致学生无法掌握美术知识的共性,形成自己的美术思维模式,激发不了学生利用美术知识与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选取与学生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主题,设计以美术素养为核心的大任务,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出与美术学科特性密切相关的任务群,让学生体验到富有情境性且思维递阶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质的重要方式。

小学美术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内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在各学科课程基础上,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综合化和实践化的一种课程设计,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而以“学习”“任务”“群”三要素构成的“学习任务群”,不仅要注重“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更要注重“多任务组合”。

“任务驱动”下,学生在情境中带着任务进行伙伴式、探究式的学习,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主动参与到各种不同的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同的情境更容易打破学科壁垒,达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对于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而言,首先是要基于美术学科课程内容,凸显美术学科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其中的跨学科要素,联系各学科特性,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的跨学科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理解、运用美术知识。

因此,本文将小学美术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定义为:以小学美术课程为立足点,通过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多维跨界,借助学习任务群的形式,促进知识和能力提升,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小学美术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小学美术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学期为单位规划12个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一般为410个课时。

在教学时,要以美术教师为主要负责人,有需要时主动与其他学科教师协同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小学美术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跨”字的思考,找到跨的基础、掌握跨的尺度、做好跨的整合,即做到跨而有根、跨而有度、跨而有融,具体如下:

(一)跨而有根,把握生长点

在进行小学美术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时,需牢牢把握住“美术”和“生活”这两大要素。具体操作时,以美术为主线,基于真实生活问题来展开,从而保障接下去的学习跨而有度,跨而有融。

1.以美术为主线

“跨学科学习”与“美术跨学科学习”的区别在于后者强调以美术为主要内容和目标。课标(2022年版)针对“融入跨学科”学习任务的学业要求为:能针对不同问题,用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设计与制作不同形式的作品。将美术置于其他学科之前,强调了跨学科学习中美术学科的本位。

由此可见,小学美术跨学科学习必须在小学美术的教学实践中展开,串联好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做好艺术欣赏与创作,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丰富小学美术学习的内容,并且所有的学习最终都要回归到小学美术学科素养中去,筑牢“美术”根基。

2.基于真实生活问题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表明了在教学中联系真实生活的重要性。在真实的情境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是跨学科学习的显著特征,这与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目标一致。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创设关乎学生当下校园生活或社会发展现实的问题情境,这些问题应该是学生能力范围内感兴趣的但未解决的现实问题,且要确保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素养能够得到提升。

基于此,再将“问题”转化为学生待解决的“大任务”,根据教学目标一个个分解成前置任务、主要任务、次要任务和反思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同闯关一般进行学习,收获成长体验。

【案例一】课题:《创作一本校友图画书》

年级:四年级

总课时:四课时

学科:美术语文

【教学背景】正值校庆日,同学们欢欣雀跃。教师所执教的学校办学历史悠久,著名校友层出不穷,但学生对优秀的校友故事并不了解,故教师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画笔再现校友故事,通过“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同学介绍著名校友。

在设计《创作一本校友图画书》这节课时,教师将“我笔下的校友故事”设为大任务,设计不同层级的任务群(见图1),将搜集知名校友故事的图文信息设为前置任务;参考学习连环画创作方法为次要任务;创作校友故事为主要任务;最后带领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创作反思。

此大任务的产生是基于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问题展开的,让学习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中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兴趣盎然,促进了美术和语文两门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跨而有度,建立支撑点

开展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教学,需要探寻小学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的“跨点”。掌握适当的“跨度”,做到内容选择有广度、目标定位要适度、活动设计显深度、教学评价有效度,实现多学科知识和思维统整,这“四度”是保障课程顺利实施的支撑点。

1.内容选择有广度

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具体知识、技能、理念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在选择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教学课程的内容时要具备一定的广度,这要求教师拥有广阔的跨学科素养以及良好的知识储备,能够筛选出指向发展学生小学美术素养的内容。

但是这种广度并不意味可以泛泛而行,而是要精选教学内容,保障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有所收获。

【案例二】课题:《制作一本航天宣传册》

年级:三~六年级

总课时:十课时

学科:美术、科学、数学、劳动、语文、信息科技

【教学背景】教师所执教的学校是科技特色学校,在今年的科技节中,教师发现学生对航天主题的展示活动特别感兴趣。不仅如此,我校还在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中获得2022年‘飞北’绘画评比活动暨国际航联青少年航空绘画大赛中国区选拔赛”优秀单位称号。在绘画表现形式上,通过调研50名学生发现70%的学生对水墨画很感兴趣,但缺少系统学习,故以《制作一本航天宣传册》展开教学,表现形式为实验水墨。

教师以大任务“制作一本航天宣传册”为主线,选取贴合学生兴趣的资源,设计“嫦娥姐妹飞到月亮”“辛勤服务的应用卫星”“中国风火箭与航天服”“伟大的航天员”这四个单元内容。在单元设计中融合美术、科学、数学等学科知识,构建出一个符合学生年龄与知识层次的“水墨航天”学习框架。

“嫦娥四号”一课为例,将“嫦娥四号”运作的科学功能与结构,美术表现的造型与技法以任务链的方式设计在“写一写‘嫦娥四号’功能”“搭一搭‘嫦娥四号’模型”“标一标‘嫦娥四号’结构”“画一画‘嫦娥四号’”等学习任务群中,引导学生步步探究,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极大程度地提高水墨表现力,增加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了解程度,补足知识短板,培育家国情怀。

2.目标定位要适度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师如何设计课程和教学活动。有意义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既要精选课程内容,又要精准确定课程目标。

小学美术跨学科学习能力具有进阶特征,教学目标的定位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够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因此,教师需把好目标总舵,才能让每一个教学活动不偏航。

“水墨航天”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中的《火箭火箭飞上天》教学目标设计中,以皮亚杰和英海尔德儿童空间观念发展水平不同维度为理论依据,一、二年级为射影空间阶段,目标定位为了解火箭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运用水墨创想自己喜欢的火箭造型;三年级以上学生为欧几里德几何阶段,目标定位为了解火箭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学习用手工和水墨制作水墨火箭,运用反冲力原理将水墨火箭发射成功。

依据不同的目标,设计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群。不同的目标定位,契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品尝胜利的果实。

3.活动设计显深度

学习活动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内容选择的广度和目标定位的适度是活动设计有深度的保障。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一个个任务群激发学生深度学习,探究学科知识本源,掌握更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案例三】课题:《创作一首童谣MV

年级:五年级

总课时:四课时

学科:美术、语文、音乐、信息科技

【教学背景】学生通过网络调研发现目前中国童谣MV(Music Video)表现形式均为千篇一律的卡通动画,缺少中国艺术元素。为此,教师引导学生将水墨、剪纸、青花纹样等元素融入中国童谣MV中,大力发扬中华文化。

教师为解决核心问题,设计“分工合作之效敲定创作主题”“定格童画之美美术表现童谣”“体会童谣之韵音乐演绎童谣”“踏上创新之路技术合成短片”“童谣MV成果展示以及反思”“多元化的音乐MV设计欣赏”六个任务群(见图2),依照任务群目标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教学设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深度思考,最终完成任务。

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养成了克服困难、解决难题的品格,发展了语文学科的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素养,艺术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素养,信息科技的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素养。

4.教学评价有效度

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中,教学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建设,更好地反馈学习任务群构建效果。

评价包含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自然嵌入学习过程之中,通过师、生、家长多维度评价不断调整、优化小学美术跨学科任务群教学,最终达到高质量、高效度的学习效果。

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学生学习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小学美术跨学科任务群的终结性评价既可以是在一个单元结束后也可以是在一个主题学习结束后进行。

以《水墨航天: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方式为例(见表1),过程性评价的关注要点为量性评价,在课程《火箭火箭飞上天》这一节课中(见表2),针对三至六年级的教学内容设计“火箭设计师”“火箭工程师”“成果展示”三大评价项目,在每个评价项目下依照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标准。

如在“火箭工程师”这一评价项目中,评价标准为三个,分别为:1.一次就使用吸管吹出喷墨效果。2.让火箭运动起来,并说出原理。3.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聆听他人建议。

这三个评价标准围绕火箭运行的科学原理以及学生小组合作情况展开,学生、组员、教师、家长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赋分,明晰的评价标准能够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督促同伴进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

与此同时,当单课评价分数积累到一百分以上时就可以获得一个“乐艺奖杯”,在《水墨航天: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整个课程学习中累计到八个奖杯,就可以在终结性评价中获得“乐艺证书”。

终结性评价依托的载体为“乐艺证书”,关注的要点为质性评价,教师会在课程结束最后一节课,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相互交流学习历程,并对学生主题学习进行总结反馈,帮助学生厘清自己的长短处,指明下一步学习努力的方向,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两者虽依托不同载体,但均强调内需发展,不断提升学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荣誉感与获得感,使学生在主动中坚持学习,在主动中持续发展。

(三)跨而有融,找准融合点

跨学科学习关注的是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小学美术跨学科学习活动并不是各学习活动的组合和堆砌,而是要找准学科和学科之间的“融合点”,让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成为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的整体认知。

1.创设多学科融合的真实情境大任务

跨学科任务群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将多学科融合,共同去解决一个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还能促进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因此,在一系列的小学美术教学任务中,需要设计一个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真实情境大任务来贯穿整个学习的过程。例如《火箭火箭飞上天》这一课中,基于“当前中国火箭装饰没有水墨元素”这一现实问题,设计“水墨火箭飞上天”大任务。

为解决这一大任务,教师请学生化身为“火箭设计师”和“火箭工程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合了两门学科的知识,了解什么是力——能够用喷墨的方法表现云朵,学习水墨技法——将富有美好寓意的龙、凤凰等传统图案用丰富的笔墨美化装饰火箭,探究运用反冲力——让水墨火箭升空。

又如《创作一首童谣MV》跨学科主题课中,学生通过调研发现当前中国童谣歌曲MV均为千篇一律的卡通形式,没有中国艺术特色,提出了“创作一首具有中国风童谣MV”这一大任务。

学生基于大任务,讨论分析解决方法,进行了小组分工,选出了导演、配乐师、美工师等不同的角色,融合美术、音乐、语文、信息科技学科知识,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无论是《火箭火箭飞上天》,还是《创作一首童谣MV》都是以美术为主线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交织融合,帮助学生建立更完整的知识体系,最终实现课程育人的教学目的。

2.构建螺旋进阶的学习任务链条

螺旋进阶的学习任务链条具有高度关联性,能够层层递进解决大任务,有效避免“为了活动而活动”的错误观念。

以《创作一本校友图画书》为例,将“我笔下的校友故事”为主线,通过“收集选择知名校友故事”“搜集故事背景资料图片”等五个任务群来完成教学。不同的任务群有不同的重要性和功能,学生在螺旋进阶解决这五个任务群的过程中发展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见图1)。

首先,前置任务作为初始条件,是其他任务群的领头羊。搜集选择校友故事,学生大量阅读校友相关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撰写脚本,此任务围绕语文学科,发展了学生语文学科的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

而后在此基础上,第一个子任务是搜集故事背景资料图片,学生根据脚本内容搜集故事主人公旧照以及所处年代的环境照片。第二个子任务则是本节课的核心。参考学习连环画创作方法,通过阅读《连环画报刊》以及优秀连环画作品,对比不同艺术形式下连环画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小组合作进行创作。

以上两个子任务主要围绕美术学科,发展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素养。反思任务作为第三个子任务,是对之前学习的总结以及对之后任务群学习的经验积累。

跨学科学习任务与真实的社会生活高度相似,创设生活化多学科融合的真实情境大任务,在一个个难度渐增的任务链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突破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比传统教学,“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群设计渗透了学科融合的课程理念,体现了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教师在任务群的教学设计中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生长点、建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支撑点、找准跨学科主题学习融合点,激发了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培育了探究精神,促进了综合素养提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任务群设计中一方面需把握综合性,避免“表面跨学科但实质拼盘化”的操作,否则会走进课程设计乱象丛生的误区;另一方面需把握实践性,破除“一定要走出课堂开展活动”的迷思,真正从提升学生素养角度出发。

自新课程评论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