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使用新教材,教师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2024/8/20 17:38:16  阅读:19 发布者:

2024年秋季学期,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制的新教材将开始投入使用,并逐步铺开,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新一代教材。

如何用好新教材,基于新教材更好地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教师要做好使用新教材的4项准备工作。

理解教材更新迭代的必要性

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对于使用新教材,多数人表现出一定的畏难心理。这是正常的,但应积极面对。

使用新教材,教师不得不抛开过去的部分成功经验,走出轻车熟路的教学舒适区,而且新教材对教师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用好新教材,教师应该做好直面困难和勇于战胜困难的积极心理准备。

首先,教师应准确理解教材迭代的本质,更新自身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

不少教师不理解为什么每过十来年就要换新教材。教材是课程实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性材料,需要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迭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亦明确要求教材要不断修订。

当今时代,人类各领域知识与能力要求均处于快速发展和迭代之中,大学教材,如医学、法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专业教材,迭代速度很快,中小学教材迭代周期相对较长。

教师应积极面对新版教材,积极抓住教材迭代的契机,及时更新升级自己的学科知识与能力,及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其次,教师应从学生视角而非经验视角来把握教材内容与活动难度。

与十年前或二十年前的教材相比,新教材,尤其是英语教材,学习内容与活动难度大,教学要求高。教材(尤其是英语教材)难度的提升,说明过去十年、二十年基础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学生已有基础和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学生普遍反映,新教材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更接近他们的真实生活,虽然内容多、要求高,但学起来并不难。试教课堂教学成效也显示,学生掌握起来的困难程度明显低于教师预期。

教师应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学习能力出发,评价新教材的知识与能力要求的难度,并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不是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来设计新教材学习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再次,教师应从学生学习可能的视角而非教材编写者视角分析教材。

教师应尽可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但实际上,教材使用者与编写者对教材的理解常常存在一定的偏差,对同一教育理念、课程标准中同一内容、课堂实践同一活动的理解会有所不同。这是正常现象。

教师应基于学生真实情况,从校本与生本视角理解新教材,开展新教材使用的教研、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这是课程标准编制者、教材编写者、考试命题者、教研员皆无法代替教师完成的工作,也是教师最基础性的本质工作。

更新对教材功能的认识

做好理念上的准备

部分教师认为“新教材内容多、活动难,有限课堂时间内教不完”。实际上,教师需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教材功能,改变以前“教材是教师带着学生全面透彻地学习的材料”的片面认识,树立新观念,认识到“教材是为教师引导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实现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丰富可能性,实现学科育人目标的材料”。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教材是学科育人的材料,利用教材开展教学,核心功能是通过学科知识学习与活动的开展实现立德树人,而不单纯只是学习学科知识。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方案下所有学科共同的课程目标,每个学科的教学都要发挥好学科育人功能。用好新教材,教师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彻底走出“学科教学只是学习本学科教材、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的教育观念。

其次,应建构用教材的丰富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材使用意识,走出“教教材”与“教不完”等窠臼。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走出“以教材为世界”的传统理念,建构“以世界为教材”的学习场域。2024年版义务教育新教材为学生更广泛的学习与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教材所提供的丰富内容开展个性化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促进学生基于教材实现个性化发展,远比教师把教材“教完”更重要。正如我们“以世界为教材”时,不可能把世界教完一样,我们也不必从教师的教这一单向度强调把新教材所有内容“教完”,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基于教材开展个性化学习,实现最大化的个性化发展。

发展跨学科教学等教学能力

做好能力上的准备

新教材之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教材教学理念的新,如以跨学科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就体现在很多学科的义务教育新教材之中。因为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以前的单一学科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已不适应时代要求,亟待转型升级为解决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真实问题所需的跨学科知识与能力,这使得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用好新教材,必然要求各学科教师依托本学科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也要求多学科教师开展合作,共同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综合学习实践活动,共同开展跨学科教学。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职前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和职中所接受的培训,主要是围绕单一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培养进行的,跨学科知识、跨学科教学能力不足,成为他们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掣肘。

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可以从自己专业学科出发,拓展相近或相关联的学科知识,从而提升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能力;亦可通过多学科教师合作的方式,开展跨学科教学实践,或参加区域的跨学科教研活动,尤其是基于本学科教材的跨学科教研活动,在交流研讨中学习其他教师的经验,提升自己跨学科教学能力。

基于真实且复杂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的跨学科教学,可以从多种途径生动展开。

第一条途径为问题解决型。

这类跨学科教学主要是以一个主问题为主线,细分出若干子问题层层推进,从而演绎出跨学科深度学习的精彩。

例如,某小学以“为什么要系安全带”为主问题,细分出“对系安全带有什么看法”“尝试用小车对对碰的游戏看看会有怎样的结果出现”“如果要使小车上用小泥人代替的乘客避免事故伤害该怎么安装安全带”“小车上的小泥人乘客在加装安全带后再对对碰的情况下又有怎样的变化”“再说说怎样认识系安全带”等环环相扣的问题,驱动了“小车对对碰”的科学实验、安全带安装的手工体验以及安全带作用认识的价值表达等跨学科综合学习。正是这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最终深化了学生对“为什么要系安全带”这一问题的认识。

第二条途径为主题贯穿型。

除了环环相扣的问题链的设计,还可以尝试系列主题的设计从而贯穿起跨学科教学实践。

例如,有学校借助把教学楼屋顶平台改造成葡萄园设计了系列“葡萄”主题教学,依次为“葡萄栽种主题”“葡萄养护主题”“葡萄酿酒主题”和“葡萄酒会主题”,这一个个主题贯穿起数学测量、生物认知、化学灭虫、人工智能喷洒、酒会礼仪以及媒体报道等一系列跨学科的学习。

第三条途径是项目驱动型。

这种类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而驱动相关学科的综合学习,最终因为多个学科知识与方法的协同完成一个项目的结项。

例如,有学校教师设计的“温控电风扇的制作项目”就很好地引导了学生尝试在电机上安装叶片、编写控制程序以及尝试连接温度控制器和电源开关等操作,最终实现温控电风扇的自动化运行。

第四条途径是学科拓展型。

这种类型的学习是基于某一门学科的学习,主动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本学科面临的问题,从而实现课时学习目标的达成。相反,如果不采用跨学科的拓展学习,所面临的真实问题就难以有效解决。

例如,有小学语文教师的一次作文课上就设置了为运动会开幕式制作班级宣传微视频的跨学科学习任务。在这项任务中,学生既要撰写班级宣传文案,又要计算班级方阵经过运动会主席台前的时间,同时还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让制作的微视频富有艺术性。在此过程中,学生相关学科学习的介入都自然融合其中,并且不可或缺。

学会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学习

做好方法上的准备

新教材之新,还体现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要求上,如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学习成为新教材的普遍要求。项目学习也是跨学科学习的主要方法。

对于开展项目学习,最迫切需要发展的能力是透过现象发现问题本质的洞察力。教师应基于国内外已有教育实践和本校学情,拓宽视野,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组织年龄较小的中小学生开展项目学习的领导力。这些都要求教师做好方法上的准备。

项目式学习设计模型

1.确定主题

这个主题指的是大单元主题(项目式学习不是一课一课教授的,而是将单元有机的整合),这非常符合新课标要求——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 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2.制定目标

目标可能是4c5c7c能力。有些老师会认为目标制定得过于复杂不好落地,但是至少要关注三个方面:知识、技能、价值观。

①价值观形成是项目式学习非常强调的一个方面,也符合新课标“立德为先,强化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的要求。一个项目结束后要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文化自信这个大单元项目,可分为饮食、文化、建筑、服饰、园林、发明创造等等,通过自主探究这一切的起源、发展、产生的影响等,自然让孩子生出民族自豪感。

②知识与技能是项目式学习必备的二个目标,项目式学习非常注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让所学知识能够转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此次新课标的突破的之一——强调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了知识或技能之后能做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

例如我们设计一个关于游记的单元项目,就不仅是让孩子学到关于景物描写、观察顺序、优美词句等语文知识,而是要让孩子利用学到的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如:为家乡代言,旅游推介会,宣传自己国家的人文风情等。

具体设计为:

单元主题:我是优秀代言人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游记文体、熟悉观察方法、运用好词好句、会写游记

技能:沟通、合作、探究、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

价值观:热爱家乡、愿使之变得更加美好

驱动问题:如何为我的家乡代言?

成果展:美文、视频、宣传片、海报

3.分解驱动问题

1.什么是代言人?(查询)

2.我的家乡有什么值得推介的?(多种方式搜集信息、整理信息)

3.如何进行推介?找出重点推介的类目(研究撰写方案)

4.如何让家乡美景打动世界?(撰写美文、视频、微电影、海报)......

这样的项目也是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的其中一个重大特征就是天然的跨学科),要完成最终任务,孩子们要运用语文、IT技术、艺术、地理、历史等学科,这时候不用刻意去跨,学科之间自然而然融合。

4.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是指项目结束后孩子们通过多形式再现整个项目,回顾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示方式非常多样,每次都不一样。可以是微电影、视频、海报、书籍、比赛等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而不是每次都是一张试卷。孩子们会非常兴奋、非常积极、非常盼望,再一次激发内驱力。最终成果出来时,孩子们会非常自豪,认为自己做了有价值的事情,解决了真实世界的问题,他长期的社会责任感就能培养出来。久而久之,孩子不仅拥有持久的内驱力,同时也具备了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尚有其他教学方法方面的新要求,教师亦应做好相应准备。

新教材启用在即,教材编写者、教研部门及中小学教师应共同努力,用好新教材,实现新教材预设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担当起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时代新人。

自论名师之道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