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学习任务的本质属性
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和路径标志,其实质是素养导向的实践活动。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体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达成深度学习与素养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任务”本是一个众人熟知的词语,但在新课程的语境中,它已成为一个规范性概念。在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含义:
·一是作为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要“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
·二是作为评价要素,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以检测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三是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如《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认为“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倡导基于学习任务的教学设计。学习任务是连接核心知识与具体知识点的桥梁和纽带”。
20世纪80年代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与社会互动,在此基础上,乔纳森(Jnase)提出了建构主义的任务分析思想,认为抽象的知识必须回归到子习有的土伯情境中,以此来促进知识建构、迁移和应用。此时,人们对学习仕务的关注点,开始从作为学习目标的靶向转向作为强调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知识运用的强调,促使了学习任务在多个学科教学领域中的发展。例如,在语言教学领域兴起了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 BasedLanguage Teaching,TBLT)理论。该理论主张以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字习语言,在此基础上达到语言习得所需要的理想状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与输出,有关注语言形式的机会,有对语言的真实使用,以及调动了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数学教学也强调以任务为媒介促使学生协同合作,最终发展知识并解决问题。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学习任务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学习任务成为一种运用知识的方式在课程与教学中广受关注。
进入21世纪以来,核心素养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社会人才培养的主要诉求,学习任务的内涵有了进一步发展。核心素养是一种复杂的、高阶的、整体的能力,只有真实复杂的学习任务才能帮助学习者整合各而知识、技能和策略,并将所学的东西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因此,学习任各在知识整合方面的价值受到重视。这一时期的学习任务,在原有福调知识云用的基础上又承载了整合知识与技能的价值期待,成为素养时代学习和教学的驱动力。
此外,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评价方式也分生了根大变革。随着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等新一代评价理论的兴起,学习任各被视为检测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表现性评价需要通过任务来检测学生在特定目标上的行为表现,真实性评价也需要通过任务来考查学生真实的学业成就。而在标准化运动和促进学习的评价理念影响下,评价任务又被嵌入学习过程,成为兼具评价学习和促进学习双重功能的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思潮下的学习任务逐渐成为任务分析、教学设计、评价理论等多个理论领域关注的重要话题。在核心素养时代,学习任务是培育和评估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撬动课程教学变革的重要概念。
从“学习任务”的历史演变可知,不同的教育心理学流派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学习任务,由此导致关于学习任务的多种不同理解。那么,新课程中的学习任务到底是什么?
·实践活动:学习任务的本质归属
要界定学习任务,首先必须找到学习任务的上位概念,确定其本质归属,以此来明确其概念边界。
首先,学习任务是一种活动。学习任务是任务的一种,而任务又通常被视为一种活动。实际上,在当前的教育教学理论中,已经出现许多将“学习任务”看作一种“活动”的观点。例如,外语任务被认为是“为了达到交际目标用目的语讲行交流的活动”,数学任务被认为是“致力于发展数学观念的课堂活动”@而科学任各则被认为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科学思想和(或)实践卜的课尝活动3。可见,当前很多人将“任务”当作“活动”,而“活动”√有着相对清晰的概念边界。凡是人同周围环境发生联系,由某种动机所渤励和引e的行为都可以称为活动。学习任务是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完成的一件事情,因此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活动。
其次,学习任务是一种实践活动。人的活动分为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以认识世界为目的,是为了在人的头脑中建立客观事物的图景;而实践活动则以改造事物为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在过去,学习被认为是一种“认识活动”,因此教学总是通过知识传授的形式进行。这导致很多学习者只是知道而无法运用知识,学到的知识都成为“死”知识。在新的育人理念下,课程与教子以以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满足入的M文任名”的提出,任务是落实实践的重要路径,或者说是实践的一种方式。“学习任务”的提出,体现了学习从认识活动向实践活动的转变。
转自教学评研究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