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景山小学践行新课标理念,探索教研评一体化爱学课堂模式,开展了“聚焦“‘双新’落地 赋能活力课堂”教-研-评一体化专题教研。近日,六年级英语教研组以“双新”课堂评价研究为主题,探索景山“爱学”课堂标准,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01
调查问卷分析
教研组围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形式,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经过梳理调查问卷,发现82.69%的学生对学习英语保持良好学习兴趣,希望通过学习评价、合作学习等方式让自己有所进步。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关注学生在语言知识、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等方面全面发展。
02
“教一研一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
结合学生调查问卷和课堂教学,教研组设计出教研评一体化的设计思路。首先教师进行深入的单元内容分析,并结合学情,构建单元主题内容框架,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学习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抓好评价关键环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丰富评价方式,强化评价与课标、教学的一致性,注重三者的有机衔接。
03
“教一研一评”一体化课堂实践
通过专题教研,英语教研组探索出语篇教学中的“教一研一评”一体化模式:
1.正确把握语篇教学目的与方向,根据学生阅读的目的和认知过程设计教学活动;
2.坚持内容与主题意义优先的原则,在理解内容和主题意义的基础上学习语言知识;
3.发挥学生在语篇理解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语篇内容;
4.以学生理解语篇为主,灵活设计评价活动,有效评价语篇学习效果。
结合六年级课外阅读课《Kong Rong gave away the bigger pear》,进一步解析如何按照“教一研一评” 一体化的理念设计语篇教学活动,把教学过程分为“阅读—拓展—言语”三个阶段、六个教学步骤:
(1)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引入有关本节课的话题;
(2)通过听短文填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孔融的人物性格以及家庭背景,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3)师生阅读文本,引导学生思考Which pear do you like, the bigger one or the smaller one?进一步理解孔融为什么选小梨让大梨的做法,借助角色代入: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感受乐于分享、谦逊有礼、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4)通过创编情景剧,深入角色进一步体会故事中蕴藏的哲理;
(5)学生思考并谈论生活中像孔融一样的人物性格:
(6)教师提供语言支架,学生进行写作并简要阐述,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
04
“教一研一评”一体化实施效果
通过专题教研,英语教研组在”教-研-评”一体化的研究中取得初步成效。
1.有形:基于学生立场。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引入有关话题,教师通过一系列提问,基于学生已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建构新知,探索未知,进一步挖掘学生阅读学习习惯。
2.有序:基于学习方法。
紧扣英语新课标,创编故事情景剧,基于三类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学生深入角色,感知文本内涵,挖掘深层育人价值。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所学文本内容,有效整合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学的成效。
3.有用:指向学生发展。
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把关注点从知识本身转到语言运用上,让学生学会、会学。学生在学习汇报的过程中互相评价,侧重学生语音语调、句式表达以及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写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反馈,将课中研讨、课后反馈有效链接,根据不同的学情和需求,让教学评活动全程跟进、逐步迁移、层层递进、有序进行。
教-研-评一体化以课堂为核心,打造更加开放的课堂样态,提升课堂品质,实现育人目标。
转自:“历下区小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