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双减提质】巧算巧处理
2023/6/14 10:07:56 阅读:44 发布者:
巧算巧处理
——学的轻松,理解的深刻——
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有些方法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而有些方法非常巧妙,但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
西安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学部数学组的教学工作做的扎扎实实。
几位数学教师保持了西安市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的优良传统——集体备课教研,每次授课前都一起讨论当天的教学内容,授课结束后又及时交流课堂中生成的问题,结合新课标,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协商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一年级数学团队研讨落到实处,使得一年级的这些小朋友学的轻松,理解的深刻。
这不,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一年级的小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想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计算15-9时,
有的学生说“从15开始,倒着向前数9个”就能得到正确结果6;
有的学生说“因为9加6得15,所以15减9就得6”;
有的学生说“从15里面先减5得10,再减4得6”;
有的学生说“先从10中减9得1,再加上个位上的5得6”;
有的学生提出可以根据减法表中的规律(差不变)进行巧算,15-9=(15+1)-(9+1)=6;
有的学生又结合生活经验得到:15-9=15-10+1=5+1=6;
有的学生提出猜想“要是能把退位减法变成不退位减法是不是就容易计算了”,于是就有了15-9=19-9-4=6。
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要解决这些问题,着实不易。
教师填鸭式地讲解,枯燥、无味不说,学生理解也不深刻,应用起来就不能得心应手。
结合这些问题,数学组内的老师们觉得:我们要相信一年级的这些小家伙们,既然他们能提出这样的算法,就一定有自己的想法,要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和展示空间,尽可能让每一个孩子将自己所思所想充分表现出来,只要给他们合适的土壤和阳光,他们一定会惊艳自己。
在自习课上,我们让孩子们自由分组,自行研究提出的解法,他们或者摆小棒演示,或者画图讲解,或者举孩他们身边熟悉的例子,或者情景还原。还别说,在孩子们共同努力下,学习效果非常好!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孩子们的精彩讲解吧!
转自:“西安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