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如何落实到课堂“上出来”
2023/4/19 11:30:12 阅读:273 发布者:
来源:华师教育研究院
前期经历了大单元三研、结构化活动设计、课时等一系列的专题培训,老师们对大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精心打磨,2023年3月31日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的语文组老师终于将大单元教学设计落实到了课堂,实现了大单元“上出来”,此次活动邀请华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刘术红及特聘专家梁恕俭进行点评指导。
课堂展示·史东坤老师《花钟》
课堂展示·杨昕老师 《可爱的动物朋友》
刘术红院长点评指导
刘院长再次强调,华师大单元课时设计的基本原则、策略:
一个基本原则: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
素养立意课堂教学基本策略:
1.整体化策略
2.情境化策略
3.深度化策略
4.活动化策略
5.自主化策略
一
学习目标
1.能基于课标解析、大单元目标分解和学情撰写课时目标;
2.目标陈述具体、可观察、可测量,体现思维进阶;学习主体、可观察行为、表现条件、达成程度、四要素描述完整、准确;
3.除知能目标,体现核心素养落实,目标指向持久理解、迁移应用和思维成果诞生。
二
问题/任务
1.基于目标达成,问题(任务)设计回答“学什么”的问题;
2.将核心学习目标转换为大问题(大任务),设计时应经过整合、优化,利于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和思维碰撞;一节课的大问题、大任务一般不超过三个;
3.问题与任务设计要与真实世界相关联,答案是开放性的,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能够与学生的经验和前概念有冲突,并能体现思维进阶。
三
学习活动
1.基于目标达成和学习任务,回答“怎么做(怎么学)”问题,是既定情境内学习任务实施形式或方案。
2.完整的活动设计要注意“组织形式(个体或团体)”“活动规则(动作法则)”“活动程序(步骤)”“活动方式(听说读写做……)”,同时关注表达媒介、活动条件和需要资源等。
四
评价要点(嵌入评价)
建议使用“分析型量规”。从“表达意愿”、“句式规范”、“内容合理”等维度,让每个学生能够更具体地知道自己学习过程中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量规的使用,使得反馈更加精准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支架。
五
当堂检测
1.遵循“以用引学”“学以致用”原则;
2.体现迁移运用的特质,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深度学习的成果;
3.体现检测的层次性,基础性检测、拓展性检测、挑战性检测。
六
作业设计
更多将作业作为课程的一个环节;
更强调功能上与教学一致与互补关系;
更强调作业对于课程目标的诊断和改进教学作用,强调系统思考“课程目标—作业—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
梁恕俭老师点评指导
梁老师首先对于史老师和杨老师进行了点评:
史老师优点:中规中矩善讲解,谆谆善诱会启发;建议:多读少讲来背诵,背诵方法可总结,教学方式要多样;不足:灌输过多生被动。
杨老师优点:教态大方声音美,声情并茂功底深;建议:导趣导法做铺垫,语言风格不能提,伤其十指不如断;不足:贪大求全难落实。
随后梁老师对于课堂教学如何更生动有趣给出建议:
经过半年的时间,魏善庄一小的语文组老师可以将大单元研出来、说出来、上出来,尽管设计还略有不足,相信经过下半年的继续深化,老师们会有更大的进步,真正地实现高效优质的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
转自:“知行教师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