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经验分享
2025/4/11 16:47:12 阅读:51 发布者:
学术会议是一种学术交流活动。它是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等聚集在一起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场合。今天就带大家全面了解一下学术会议。
一.为什么要参加学术会议?
(参加学术会议的好处)
1. 展示研究成果:学术会议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通过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可以锻炼演讲和交流能力,并在同行面前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从而提高自信心。
2. 建立学术网络:在会议上,可以与来自不同院校和研究领域的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建立学术联系。这种网络关系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合作项目甚至职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3. 获取新知:学术会议是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的重要途径。通过听取知名学者的演讲,可以学习到新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
4. 奖学金评定加分:一般在校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都会相应加分,同时也可以获得相关证书,丰富研究生履历。
二.怎样才能参加学术会议?
1. 如何获取会议信息:信息获取渠道大致分为3种。
第一种是网站查找,通过中国学术会议在线、科学网、ICONF、学术会议云、中国学术会议网、知领直播等网站,可以查找国内学术会议信息;
第二种是公众号查找,通过学术会议资讯、爱知学者等公众号,可以获取学术会议信息。建议大家多关注与一些自己学科相关的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会议信息;
第三种是通过导师或所在学术机构,如果是学生或研究人员,导师可能会带领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所在学校、科研院所也会有一定的学术会议参与渠道,如收到会议主办方的邀请,然后将名额分配给内部人员。
2. 如何参会:大部分论坛都是以文参会,大家如果遇到心仪的会议和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会议后,就可以着手撰写文章了。
3. 如何撰写文章:根据会议主题、选题指南和写作要求进行撰文,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理性,之后就是打磨、修改,如知识点逻辑语法语句等方面的错误、查重(虽然大部分论坛没有明确要求重复率,但还是要将文章重复率控制在15%-20%为佳)、排版(文章格式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排版)。一般来说文章入选后,论坛主办方会以邮件形式给你发放正式会议通知,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和日程安排等。
想要增加文章的创新性和提高入选几率,就需要在平时多阅读文献。值得注意的是,阅读文献也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学术期刊的层次直接决定了获取到的学术前沿信息的质量。因此,了解学术期刊的分类标准至关重要,下图为大家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不同学科学术期刊的基本信息。
三.参加学术会议的注意事项
参会前:
首先仔细阅读参会的会议通知和征文要求,按照征文投一篇摘要,国内会议的摘要很容易投中;其次,提前了解会议举办地的天气,准备合身且略正式的衣物。必须提前订好车票,机票,不要迟到;最后,到会场签到后,会领到主办方印制的摘要集和会议日程,提前了解会议中汇报者的研究方向,查看他们相关的摘要内容。一般签到会在正式会议的前一天,晚上的时候可以多看看摘要,便于正式会议后与大佬,签到后还会领到代表证、餐券,好好吃饭。
参会时:
主办方会在听众席准备水,笔,纸,参会时尽量做好会议笔记,认真听会议内容。汇报者会分享近期的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或许对你的研究方向有提示,也可能他们会成为你未来的老板或朋友。一般会议会持续一上午或1天,也有2-5天的会议,上午下午的会议进行一半时,会有茶歇,一般是一些点心和茶水,可以趁机与大佬讨论自己涉猎的研究方向。会议期间,会有会务人员随机给主持人、报告者、会场听众拍照,所以注意表情管理,说不定就上镜了。会议临近结束的时候,一般会有一场合影,学生站在大佬们的后面,最后一排,整理仪容,看镜头,不要被前面的人挡着脸。
会议结束后:
进行资料整理。把开会时搜集的所有报告资料规整起来。每个重要报告建立一个独立文件夹。另外,把本次会议中学到的重要内容总结一下,放到一个PPT中,待回来以后给课题组做一个汇报。
总之,学术会议是各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积极主动参加学术会议可以第一时间知晓新的理论模型、实验技术突破等。这些前沿知识能够让你避免在自己的研究中闭门造车。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提前规划好学术行程,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转自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上一篇:
没有上一篇了!
-
下一篇:
如何参加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