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研究生如何高质量参加学术会议

2024/9/6 15:31:44  阅读:11 发布者:

观前提示:以下建议专为在读学生、青椒量身定制,不适用于成名已久的专家学者。另外,以下建议仅针对国内学术会议,在参加国外学术会议时请按实际情况调整食用。

1.    不要为了参加会议而参加会议。一般而言,年轻人参加学术会议往往有以下动机:导师/单位/学会要求/动员参加,和/或拓展自己领域的学术人脉,和/或闲的没事且会议地点在所在城市/附近,和/或顺便去会议所在城市游玩,和/或要好的同学/同事/朋友/师长要去所以顺便一同参加,和/或会议是领域内顶会或TOP会不参加可惜,和/或实在闲的没事做且本年度会议津贴没用完急需挥霍,和/或自己的新文章刚写好需要一些意见或占个坑以防别人选题雷同,等等。以上是一般人参加学术会议的常见原因,欢迎补充,笔者列举这些的原因就是希望大家投递/决定参加某个学术会议时仔细想一想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参加这场会得到什么收获,有没有什么会议自身之外的附加价值,因为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后辈,举个假设哈,一个做语言学的,从武汉孤身一人千里迢迢地飞去某毫无旅游资源的八线城市开一个行政管理专业的学术会议,由于不是本专业的会议,报告的文章获得不了什么有效意见,领域跨度太大也结识不了什么对自身研究有价值的人,最后舟车劳顿、劳力伤财,甚至还会感觉被其他与会者排斥,显得格格不入,这就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参会,所以大家在决定去某个会议前还是要综合考量、仔细斟酌,不要为了参会而参会。

2.    尽量会议签到日之前做好PPT。一些年轻朋友参加学术会议时不愿意做PPT,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看到有的老辈学者不做PPT照样直接开讲;二是觉着自己不做PPT照样能讲得清楚、明白,做PPT没有必要;三是比较懒惰,反正很多会议也不强制要求。原因很充分但我还是建议做PPT,因为做PPT不仅可以让听者更直观、充分地了解报告人所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会议主办方以及其他与会者的尊重。而那些不做PPT的老辈学者,要么资历摆在哪里,要么年龄已经那么大了,荣誉金钱地位什么的该到手也到手了,到不了手的那个岁数也很难拿得到了,人家别说不做,就算是蹲在沙发上对其他与会者吐口水,顶多也就是下次不请他来了,人家也不会失去什么,而作为一个年轻人,你还要在这个圈子里混,最好还是要守一点规矩,说个笑话,之前在某个会议上,同场有一个某领域“执牛耳”者的高徒(当然发过学科大类顶刊,水平没得说),别说PPT,就连提交的论文都只有一半,因为没写完。同场的有一个研究生,论文很完整,写的也不错,就是没做PPT。做完报告之后,主持人(也算是领域内一个小专家)对前者没丝毫批评甚至略有褒奖,而对后者就专门点出来,作为一个学生你是应该要做PPT之类不然有点不尊重什么的云云。而为什么笔者说尽量在签到日之前做好,是因为如果是第一二次参加会议,或者参会期间有其他安排(如顺便逛街、游玩、聚餐、SOCIAL等等),往往报道之后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做PPT了,还是早做为好。

3.    若资历相仿,尽量和评议对象提前联系。会议发言环节往往会有点评与被点评的环节,如果你被安排点评他人的文章(一般是会被安排点评资历相仿或同辈人之文章,若点评的是资历明显比你高的人这条可忽略,到时候蜻蜓点水地说些不痛不痒的话即可),若文章你认为极好还则罢了,若有较为深刻的意见(如技术问题或基本史实、史料运用、概念误用、逻辑不当等),建议提前联系文章作者私下里加以指出,因为这些基本问题较为尖锐,公开提出后被评议人往往会颜面尽失,如果其心胸宽广还则罢了,若小肚鸡肠,不仅文章不会改正,相反会将你作为“学术之敌”然后伺机加以阴谋攻击(不要误以为学术圈人品都很清澈,近期很多瓜大家可以自搜)。相反,如果你提前联系对方并加以善意指出,对方反而会认为你私德好、有礼貌、讲风度,加深感情之外还会成为你学术人际网络中的重要一环。至于你觉着同会场其他人可能会以为,“这么明显的错误都看不出来?”进而认为你没水平?那大可放心:一个会场十个人,七个年轻三个老。七个年轻五个混,别人讲啥听不见。还有两个没水平,指鹿为马分不清。至于三个年长人,千锤百炼老油条。圈内诡诈见的多,一谈格式秒会意。顺口溜是笔者自己编的,为什么我说“一谈格式秒会意”呢,因为学术会议上的批评意见,一般标点全半角、引文格式什么的都是伤害力微乎其微的意见批评,基本上“老油条”们一听到这些,心里就都明白评议人这是要“胡锡进”式“和稀泥”了,最多感慨下“怎么小小年纪这么油滑”,懂得都懂。

4.    SOCIAL时大方自然,不要妄自菲薄。大家在吃饭、茶歇、自由讨论、电梯偶遇等需要SOCIAL的时候,千万不要社恐,显得畏畏缩缩,其实一般就算资历再老的学者,也是带过学生的,对会议中的年轻人,就像带学生一样。再者说像历史学这类导师和学生之间利害关系很少的学科,并不像某些自然学科一样导师和学生是“老板”与“员工”的紧张关系,也不像某些学者和学者之间抢饭碗、年轻人和年轻人之间争观点拉黑挂网一样剑拔弩张。所以,大部分学者对年轻人都是一种提携的态度,你需要的就是大方地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只要你的观点不是特别离谱或者激进,一般即使意见相左,那些资深学者也会持一种相对鼓励的态度。

5.    客观看待批评意见,相信自己。会议中的所谓“意见”,其实有价值的少之又少。一方面,由于细分的研究方向上的差异,评议人的论文选题和被评议人的研究方向/研究过的东西其实很难完全契合,因为每一篇论文,基本上要么视角新、要么史料新、要么理论新等等,如果文章的所有组成部分别人都已经研究得透彻到可以提出“每一条都合适且恰当”的意见了,那你这文章也没什么学术价值,更没有发表的可能了,可以洗洗睡了。所以,对给出的意见,最恰当的对待方式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的时候,对待“权威专家”的意见,坚持自己才是最优解。而且,对于一场学术会议上的评议任务,很多人往往就是粗略地扫一下文章,甚至大多数压根不会看,只根据你报告时讲的部分来评议,所以也不可能非常全面。另一方面,很多学者在评议时,往往会加入自身的立场、观点、政见、思维定势等非常主观的东西,因此一篇文章/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眼中的好与坏也是不同的,这点看看杨斌《流动的疆域》这部书的风波就可以明晓一二。

6.    同辈学者多交深交、中青年学者视情况深交、资深老辈学者非必要不深交。在很多学术会议上培养出的所谓“学术网络”,其实并不如其他非学术途径得来的关系(如挚友、同学、同僚、师生、亲子等)更稳定和纯洁(导师、熟人引荐除外)。学术途径构建起的学术关系的维系更偏向于“互惠互利”,就是“我能给你什么,你能给我什么”这个道理。因此,如果是彼此没有思想包袱的同辈学者,由于话语权和学术地位相对平等,可以以一种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有无的关系逐步发展成相对可靠的朋友,并且在你日后成为成熟学者后更容易以此构建学术集团(如申报项目、论文评审)。而中青年学者由于在领域内地位还没有十分牢靠,一来希望结识优秀的年轻学人并加以提携,加强自己的学术影响力;二来可以有机会在学术上合作或者纳入门下,以发挥最大的学术价值。对于资深老学者,当然他们大多数是有提携后辈的意愿的,但是碍于地位和资历上的极度不平等,这种往来大多数情况下注定只是单向的施舍或索取,加之大多数资深学者年事已高、代沟较为严重,不仅交流时会斟酌词句,造成自我内耗,而且以一种“深交”的姿态往往会让对方认为你“动机不纯”“有求于己”,反而败坏好感。

7.    注重他人隐私,切勿装熟并大加宣扬。很多年轻人热衷于“学术追星”,会场上忙着签名、合影,更有甚者加上微信之后逢事必问,甚至截图PO至朋友圈。一方面,一个人尤其是较为知名的学者,其肖像及私人言论都是隐私的一部分,而很多人往往非常注重自己的隐私,这种随意将自己的肖像甚至私人言论PO至朋友圈或其他公共场合,会被认为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另一方面,这种行为会营造一种“我和某著名学者很熟”的假象,虽然发文者自身茫然不知,但被曝者则会犯嘀咕,“我和你很熟吗?”再者,学术圈各领域内错综复杂,年轻人如此行为会给别有用心之人一种“已经拜了某个山头”的信号。

8.    认清学术“客套话”,“听会”≠“参会”。会议正式或私下场合,年轻人往往会被冠以“青年才俊”“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等谬赞,但是笔者要浇盆冷水,有些明显与自身不匹配的赞誉,往往听听就好,莫要当真,因为这种公开场合的夸赞,往往都是年长者的“客套话”。就像一个博士生去开会,往往情商较高或混迹已久的“老油条”们会称其为“某博士”,一个副教授去开会,往往会被称为“某教授”等等,但是如果与会者真的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博士学位持有者或正教授,可就贻笑大方了。另外,虽然大多数主办方会统一将只听会不发言者也列入参会者名单,但在国内,参会者一般还是指与会并在会议上作报告的人,绝大多数学校及科研院所在报销参会费用时,也会要求报销人拿出会序(发言列表),以辨明是“听会”还是真正的“参会”,之前听朋友吐槽有一人,各处听会而不投,然后听完了会还和别人大肆宣扬自己是如何“参会”的,至今已成领域内的笑谈。

9.    尊重他人,谨记公开场合自己并不仅仅代表自己。虽然圈子大、水很深,但作为年轻人也要注重以礼待人、真诚待人、平等待人。就像笔者之前谈的“会议老手”们讲的客套话一样,往往都是贬己褒人,这不仅是一种学术社交技巧,更是风度和素养的体现,因为你代表的还有你的导师、你的学校、你的单位,甚至你的小研究方向。之前有一某C9院校世界史博士,在一会议发言后,该会议主持人带头与会者互相握手(挺不常见的规矩但也算合理),其中同一会场有一某某学院(双非应该也不是一本貌似)的报告人,当轮到他时,这个C9的博士生拒绝与其握手,搞得会场众人面面相觑,好不尴尬,从此,我一看到该校世界史的人或者署名论文或新闻,就想到这码子事。虽然有与那人认识的朋友和我说这人在学院里也属于特立独行、极遭人厌恶那类,但对于不知道这点的其他人来讲,确实挺败这个学校的好感的。

10. 再顶级的学术会议也只是装饰和工具,不能决定你文章的生死,更无法左右你的学术生涯。再高级别的学术会议上的文章也不保证能发表、再高级别会议的与会者也不能以此证明其水平有多高。说句不好听的,学术会议也就相当于学术圈的一场“联谊会”,只是一种工具。在个人层面,你的学术会议发言经历只是一个又一个的0,而真正的期刊论文发表才是那个1,如果没有发表这个1,后面再多的0也是无。同样地,也不要认为高水平会议上的论文甚至是优秀论文就是发表水平的论文了,国内大部分的学术会议都没有系统、严谨的同行评审过程,即使是从“投稿—入选”这个初始的筛选流程上,笔者就曾亲耳听闻有些会的论文“评审”其实是研究生代为的,因此参加了学术会议之后,更应该做的是抛却这两三天的苦与乐,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

自某科学的二次元青椒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