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了101个哲学问题的书会是什么样的?
是一座蕴藏着无人知晓的悖论和引人深思的谜题的金矿?
还是一间放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引发的乱七八糟、尚未解决或未经整理的问题的仓库?
不论是哪一种,在这101个哲学问题之中,有多少个能在这本书里得到解答?
值得购买吗?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本书中提到的几乎都是关键的哲学问题,即使有几个没那么关键,也无伤大雅。对于问题的讨论虽然不过只言片语,但句句都能切中要害。
本书使用(广受欢迎的)“叙事性”体裁,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清晰易懂。没有采用学者们钟爱的专业术语,却清楚地表述出了所有的观点和问题。
虽然,如今有些哲学家就像吸血鬼害怕阳光一样排斥清晰的叙述,一看到朴实简单、通俗易懂的语句就瑟瑟发抖,喘不上气,但我们无须如此惊惧不安。
相反,我们要回归到一个更加古老的传统,即把哲学视为一种活动,一种有待发展的技能。当然了,也存在这样的事实:就技巧而言,整本书也许就是在学习一种被称为“批判性思维”的哲学。
起初,人们将其视为颠覆性的存在,但后来,哲学家们掌握了它的要点,就把这种概念锁进了一个镀了金的、布满专业术语的、晦涩难懂的语言牢笼之中。
但也并非一向如此。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但哲学活动可不是),在古希腊,清晰是哲学的尺度和目的,诡辩则是哲学的低级形式。
如果本书真正地回归了这一传统,那么这就是其作用和意义所在。假如那些自认为严肃的思想家还是觉得本书过于简单——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看看吧!
不过,在我们尝试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罗素对一般哲学问题的看法:
我们研究哲学,并不是为了找到哲学问题的确切答案,因为通常来说,不存在能被判定为真理的确切答案,我们研究哲学的目的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因为这些问题能够扩充我们对可能性的认知,丰富我们在智力方面的想象力,并消减教条式的确信,以免禁锢了我们的思考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哲学思忖宇宙之大,我们的内心也将变得伟大,从而能与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
内容选摘
从前有一个非常公正的人。某天,他到田地里干活儿,发现了一只漂亮的大乌龟。这个公正的人此时非常饥饿,而且他很喜欢喝龟汤。
所以,尽管乌龟不停地哀求,他还是把乌龟装进麻袋里带回家,点起火,烧了一大锅水。
但是,出于本性(也可能是他意识到,杀乌龟会给人带来厄运),当他把可怜的乌龟从麻袋里拿出来后,并没有直接把它扔进锅里,而是小心翼翼地在锅上摆了一根竹竿,又小心翼翼地把乌龟放在竹竿中央,说道:“乌龟先生,如果你能沿着这根竹竿爬到锅边而不掉到锅里—我就放了你!”
乌龟是种长寿且智慧的生物。这只乌龟虽然并不相信人类,但它也知道,如果不试一把,自己立马就会被煮成一锅汤。
因此,尽管竹竿很细,当它在沸水上方挪动的过程中还晃得厉害,乌龟还是鼓足了勇气,一寸寸地爬到了锅边。
公正的人目睹了这一切,惊讶地拍了拍手。
“真厉害!”他由衷地高兴,“不过,请你现在再试一次!”
这只乌龟哪里做错了??
仔细思考一下,然后我们来看看讨论部分。
乌龟一点也没做错。只是它自己愿意受那人的摆布。
这个“公正”的人想喝龟汤,却不想承担杀乌龟的道德责任。
如果乌龟在勉强爬竹竿的过程中掉进了锅里,他就可以说这是乌龟自己的选择。
如果乌龟拒绝爬竹竿,他就可以随手把乌龟推进锅里,然后说这只乌龟宁愿去死,也不愿意完成简单的任务来保住自己的性命。
那么,这篇故事的寓意何在?
也许就是最好不要向独裁者屈服,不要试图取悦他们,希望他们能够或多或少地尊重“规则”。
当然,这也许并不能让这只乌龟坚持自己的原则,但起码那个“公正”的人能够知道,他根本就没有原则。(该传统故事源自南宋时期岳珂所著的《桯史》。)
图书信息
作者:马丁·科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79.00元
ISBN 9787559849670
内容简介
太阳熄灭后会发生什么?独角兽真的只有一只角吗?莫比乌斯环有什么神奇之处?人死后的遗产可以留给长期陪伴自己的电脑或机器人吗?
《101个哲学问题》是一本读起来轻松愉快的哲学普及读物。作者从日常生活入手,通过101个寓意丰厚的小故事引导读者思考101个重要的哲学问题。本书对于问题的讨论虽只言片语却切中要害,很多问题本身是没有答案的,但循着有趣的故事和问题思考下去,不仅能领略到哲学的渊博和深刻,更能让哲学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和能力。本书是适合青少年的思维训练手册,更是适合大众读者的哲学入门读物。
感谢广西师大出版社提供资料
转自:书斋里外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