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华东师范大学,于2007年1月科技部批准筹建。拥有独立光学大楼,面积约25000平方米,包括环境一流和科研装备一流的光学超净实验室、装备精良的电子实验室、精加工实验室、微纳加工实验室、材料制备实验室、芯片测试诊断实验室等。实验室现有教职工120余名,包括为科学研究配备专职化的工程技术和运行管理团队,在读研究生400余名,其中双聘院士2名、杰青等国家级优秀人才20余名、省部级优秀人才50余名,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国家创新引智111基地,光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相关成果三次获诺贝尔获奖演讲引用,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基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市级重大专项等一百余项。在Science及其子刊、Nature及其子刊、Phys. Rev. Lett.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实验室主要聚焦光场时频域精密控制、新型光子芯片研发与制造、原子分子精密光谱与精密测量、微纳光子器件制备与集成、片上精密时频与量子测量集成、超灵敏精密光谱与传感、超快物性精密测量与调控研究等研究方向任务。实验室紧密光学学科前沿、结合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挑战时间、空间和频率等基本物理量现有精度的极限,探索和建立新机制与新原理、新方法与新技术、新仪器与新装备,极具“三高”(即高分辨、高精度、高灵敏)鲜明特色。
实验室集中建设有一大批精密光谱、精密测控、精密设计制造的光学科研平台,指标国际先进。例如:
l 光场时频域精密控制研究平台
l 超冷量子体系精密测控研究平台
l 高精度光子芯片共性技术与关键工艺研发平台
l 半导体晶圆超快激光超精细加工装备研制平台
l 芯片原子传感研究平台
l 分子冷却与精密光谱研究平台
l 光钟物理研究平台
l 超快物性精密测量与调控研究
l 全波段高功率光梳光谱研究平台
l 无振动低温光学制冷技术平台
l 传感高灵敏超分辨感知成像显示平台
l 星地激光测距与时频传递研究平台
l 高分辨精密光谱分析与计量研究平台
l 超快激光与超高速成像研究平台
l 超快激光超限制造研究平台
l 高品质量子光源及其应用研究平台
01
项目简介
项目定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资助模式
1.资助强度:100-300万元。
2.资助期限:3年。
申请人条件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含)以后;
具有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3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限项要求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申报注意事项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依托单位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于2023年1月15日以后登录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实行无纸化申请方式,申请人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至依托单位,由依托单位审核后在线提交自然科学基金委。
02
福利待遇
优青(海外)项目入选者除获得国拨经费资助外,还将享受学校以及实验室的福利待遇如下:
薪酬:
参照世界一流大学相应职位,学校和实验室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并随时可申请上海市、国家各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
科研环境:
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际一流科研平台支撑,请看后续实验室简介。
科研经费:
根据国拨经费额度至少进行1:1配套,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学校还积极为符合条件者申报上海市、区县各类人才计划和补贴计划,入选之后待遇将大幅提升)
办公条件:
提供相应的科研实验办公空间。
研究生招生:
支持科研团队建设,优先保证研究生招生名额,可授予博导资格;
住房条件:
过渡期提供学校附近周转房,交通便利、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可直接拎包入住;
子女教育:按照上海市和学校的相关政策,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的附属学校,帮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市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学校隔条马路便达)。
医疗保障:可享受上海市最佳医疗资源,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3
联系方式
刘老师
手机:17621790301(微信同号) 办公电话:021-54836023 邮箱:yjliu@lps.ecnu.edu.cn
郑老师
手机:18001790068(微信同号) 办公电话:021-54836039 邮箱:ljzheng@phy.ecnu.edu.cn
欢迎海内外广大优秀青年学者依托我单位进行申报,请有意者尽快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实验室网站人才招聘(新闻)专栏:http://www.lps.ecnu.edu.cn/35959/list.htm
转自:“知社学术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