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课题申请书“研究内容”的写作技巧

2023/3/1 15:26:07  阅读:174 发布者:

本文根据王老师的讲座视频整理而成,文稿未经专家本人审阅。

作者简介:

王德胜,山东大学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企业管理、媒介经营管理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领域:媒介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品牌与创意传播、企业文化与管理伦理、管理哲学与领导艺术。近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承担企业委托横向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6部;在CSSCI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一、研究对象

首先,从数量上来说,不宜过多,三至五个为宜;其次,从内容上来看,一定要严格基于前面“选题依据”部分提到的理论、方法与问题去写;最后,从写作的逻辑顺序来说,先说明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然后解释围绕此研究对象具体从哪几个研究问题展开,最重要的是写清楚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这几个研究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出层层递进的逻辑性。这都是我们需要去注意的一些细节。

二、框架思路

这一块内容是研究的主体架构部分,遵循这样的写作思路:以基本问题为导向,在理论架构的基础上,针对确定的对象,运用适当的方法去寻找、组织与解读材料,最终得出结论。框架思路图的设计也很有学问,要能够反映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我们非常清楚,框架思路图无法涵盖所有的研究内容。

在框架思路图的下面,我们要呈现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即把研究课题展开分为几个部分去写。一般课题分为四个部分即可,重点课题四至五个,不要太多,写多了就容易出现漏洞。需要注意的是,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先提炼一个小标题,然后再用一段文字去进行描述。另外,还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我们分为四个部分去写研究内容,不要孤零零的“研究问题一”“研究问题二”“研究问题三”“研究问题四”这样去呈现,而是要凝练一个小标题。

不能把研究问题机械地堆砌在这里,要去考虑“为什么这个要作为第一部分,另一个要作为第二部分,剩余两个要作为第三、第四部分,其中的逻辑是什么,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递进关系或延展关系”。首先,大家一定要明确这个问题,确保框架思路的不同部分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其次,分的部分不要过多,除了“穿靴戴帽”外,四至六个部分为宜,个人建议一般写四个部分就可以。再次,针对新增加的“列出章节目录”,列举不宜过细。建议到“节”即可,不必列至“目”。当然,如果自己对具体的目录把握得比较准确,也不是不可以列出来。最后,关于章节目录的呈现形式,个人认为“图”优于“表”,“表”优于“文字目录”。

三、研究重点和难点

实际上,研究重点和研究难点是相辅相成的。研究重点一般是前人研究最为薄弱的地方,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重点即难点。但是,重难点又是有区别的,个人建议“重点”部分可以笼统一点,“难点”部分应该具体一些,因为“难点”是申请资金的理由,正因为有难度,所以才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这部分也不宜过多,如果重难点分开写,一般的规划基金写两至三个为宜,“重点”可以写两个,“难点”只写一个。

内容上怎么具体去写呢,以“难点”为例,首先,我们要把研究难点描述得看起来我们好像很懂,其次,我们要把难点写得具有关键性,如果不解决此难点,就无法开展下一步的研究;最后,还要提供解决计划,表明自己能够解决这一难点。另外,重难点部分大家都存在一个通病或者都有一个特别难以处理的问题,就是容易和研究的内容重复。很多人在写重点难点的时候,往往写着写着又写成了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其实就是研究内容当中的关键点,是大家重点去跨越或者难以去跨越的门槛儿,一旦我们跨过这个门槛儿,攻克这个研究,研究任务也就迎刃而解。这一部分确实很多人会犯错误,大家一定要下功夫去研究,把它和研究内容区别开来。

四、研究目标、研究计划及可行性

研究目标要跟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框架及重难点对应起来。说到底,研究设计的根本目标就是解决问题,所以还是要以研究问题来统摄。研究计划与可行性,基本都是套话,简单说清楚即可。这几块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在这里不再具体展开。

转自:“科研写作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