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NSFC多学部 | 近期可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02.17更新)

2023/2/24 15:21:48  阅读:213 发布者:

原创探索项目     

关于发布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指南的通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部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继续实施原创探索计划,完善对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原创项目)的非常规评审机制,以进一步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投身原创性基础研究工作,加速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一、资助定位

原创项目资助科研人员提出原创学术思想、开展探索性与风险性强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工作,如提出新理论、新方法或揭示新规律等,旨在培育或产出从无到有的引领性原创成果,解决科学难题、引领研究方向或开拓研究领域,深入推动我国基础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二、资助模式

(一)项目类型。

原创项目分为专家推荐类和指南引导类两种类型。

专家推荐类原创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统一发布年度申请指南,提出相关申请要求,不限研究领域或方向。申请人经推荐人推荐可随时提出项目申请,相关科学部受理并分批组织审查和评审。

指南引导类原创项目,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科学部通过征集科学家建议、学术论坛讨论或专家论证等形式,形成项目指南并适时发布。项目指南包括研究领域或方向、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等。申请人提出申请时不需要推荐人推荐,相关科学部受理申请并组织审查和评审。

(二)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原创项目采用灵活的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专家推荐类原创项目资助期限一般为13年,资助强度一般不超过100万元/年。申请人可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地选择资助期限和提出资金需求。

指南引导类原创项目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由项目指南确定。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条件。

依托单位具有承担基础研究项目(课题)或其他基础研究经历的科学技术人员均可提出申请。

原创项目的核心研究内容不能与正在执行或处于评审阶段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重复。

(二)申请方式。

专家推荐类原创项目,每个项目申请需要2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且在国内或国外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同行专家,或2名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包含1名固定编制项目主任和1名科学部负责人)推荐。除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部负责人外,每位推荐人每年只可推荐1项原创项目申请。推荐人应针对项目学术思想的原创性、科学性和潜在影响力提出详细的推荐意见。

指南引导类原创项目申请无需专家推荐。

(三)申请时间。

202321日以后,专家推荐类原创项目申请人可随时提出项目申请。

指南引导类原创项目申请人应根据项目指南时间要求提出项目申请。

(四)限项申请规定。

1.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原创项目(含预申请)。

2. 原创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获资助后计入(资助期限1年及以下的项目除外)。

申报截止日期: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482.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达成的共识,将共同资助中外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并特别关注与非洲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及申请代码

1. 生态系统(Ecosystem)(申请代码1C0306D01);

2.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申请代码1C0308D01D05);

3. 资源效率(Resource Efficiency)(申请代码1G0412);

4. 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Governance)(申请代码1G0411)。

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规模

拟资助的项目数量为4项左右。

(三) 资助强度

不超过300万元/项(直接费用)。

(四) 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11日至20281231日。

二、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及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二)合作双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三)关于申请资格的详细说明请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申报截止日期:2023214日至2023414日下午16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577.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下属11个研究中心(研究所),即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versity)、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世界农用林业中心(ICRAF)、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国际家畜研究所(ILRI)以及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达成的合作共识,双方将共同资助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合作研究将聚焦于可持续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相关研究领域。

资助领域由NSFCCGIAR所属研究中心(研究所)协商确定,项目的受理、评审和管理由NSFC负责。中方科研人员应以项目主持人身份与上述CGIAR下属11个研究中心(研究所)之一的科研人员共同提出项目申请。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及申请代码

1.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优异种质资源挖掘和遗传改良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2.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和薯类作物(甘薯、木薯和马铃薯)的近缘野生种资源精准鉴定和利用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3.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栽培模式与理论(申请代码1选择C15的下属代码)。

4.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及薯类作物(甘薯、木薯和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4的下属代码)。

5. 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引进和深度评价(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6. 旱地农业与旱地作物改良(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7. 畜禽重要遗传资源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7的下属代码)。

8. 重要畜禽疫病防治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8的下属代码)。

9. 热带牧草种质资源分析和遗传改良(申请代码1选择C16的下属代码)。

10. 牧草栽培和牧草饲料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6的下属代码)。

11. 木本植物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申请代码1选择C16的下属代码)。

12. 农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03的下属代码)。

13. 亚洲热带水稻种植土壤微生物资源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03的下属代码)。

14. 关键陆地生态系统(农田、森林、草地)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申请代码1选择C03的下属代码)。

15.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作物生产系统转型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16. 营养目标下的食物供给与消费均衡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G0311)。

17. 中国及重点国家草地贪夜蛾有害生物入侵应急管理与综合防治技术的社会经济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G03的下属代码)。

18. 农业政策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G0311)。

1)多目标协同发展下中国农业食物系统减排政策优先序及其国际比较研究

2)中国化肥农药减量实践和政策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3)贸易体系变局下农食系统转型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与实施路径

4)数字化背景下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研究

5)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路径与政策研究

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规模

拟资助合作研究项目12项左右。

(三)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00万元/项(直接费用),包括研究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经费等。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11日至20281231日。

申报截止日期:2023214日至2023414日下午16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576.htm

       重大研究计划     

关于发布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一、科学目标

本重大研究计划面向未来芯片算力问题,聚焦芯片领域发展前沿,拟通过信息、数理、材料、工程、生命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超低能耗信息处理新机理、载流子近似弹道输运新机理、具有高迁移率与高态密度的新材料、高密度集成新方法以及非冯计算新架构等方面取得突破,研制出1fJ以下开关能耗的超低功耗器件和超越硅基CMOS载流子输运速度极限的高性能器件,实现算力提升2个数量级以上的非冯架构芯片,发展变革型基础器件、集成方法和计算架构,培养一支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队伍,提升我国在芯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地位。

二、核心科学问题

针对后摩尔时代芯片技术的算力瓶颈,围绕以下三个核心科学问题展开研究:

(一)CMOS器件能耗边界及突破机理。

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关键问题:探寻CMOS器件进行单次信息处理的能耗边界,研究突破该边界的新机理,实现超低能耗下数据的计算、存储和传输。

(二)突破硅基速度极限的器件机制。

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关键问题:在探索同时具备载流子长自由程和高态密度的新材料体系基础上,研究近似弹道输运的器件机理,实现突破硅基载流子速度极限的高性能器件。

(三)超越经典冯∙诺依曼架构能效的机制。

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关键问题:探寻计算与存储融合的机制与方法,并结合新型信息编码范式,实现新型计算架构,突破冯∙诺依曼架构的能效瓶颈。

三、2023年度资助的研究方向

(一)培育项目。

围绕上述科学问题,以总体科学目标为牵引,2023年度拟资助探索性强、选题新颖、前期研究基础较好的申请项目,研究方向如下:

1.超低功耗器件的理论、材料与集成技术。

针对1fJ以下的开关能耗目标,研究超越CMOS的新原理逻辑、存储、感知器件及其核心材料与集成技术;研究极端物理条件下的极低功耗信息处理与存储机制及模型。

2.高速高性能器件的理论、材料与集成技术。

探究弹道输运机制,寻求超越传统硅基沟道自由程和态密度的半导体材料,研究并实现高弹道输运系数的新型场效应器件;探索有限能耗下的信息高速处理、存取与传输新机制及其器件技术。

3.高能效计算与存储架构。

探寻突破冯∙诺伊曼能效瓶颈的新型计算架构和存储架构,研究面向存内计算新架构的设计方法学。

(二)重点支持项目。

围绕核心科学问题,以总体科学目标为牵引,2023年拟资助前期研究成果积累较好、处于当前研究热点前沿、对总体科学目标有较大贡献的申请项目,研究方向如下:

1.原子级沟道P型晶体管。

研制高性能低功耗原子级沟道P型晶体管,沟道厚度小于1.5nm,迁移率大于100cm2/VsVds = 1V时开态电流大于600μA/μm、关态电流小于100pA/μm

2.硅基新型神经突触器件。

研制硅基新型神经突触器件,探索器件在电和近红外光刺激下多电导态产生的光电协同机理,阐明影响器件及其阵列波动性、重复性的物理机制和突触行为机理,并建立相关模型。实现阵列规模不小于4kbit,单次操作能耗低于1fJ、操作速度达到纳秒量级、权重精度达到3bit以上,并实现基于神经突触阵列的神经形态视觉。

3.多元编码融合的张量处理架构。

研究随机数、定点数、浮点数等两种或多种新型编码共融的编码机制,以及数字域、时间域、频率域多域融合的计算范式,数据精度可配置、数模计算异步协同的新型架构,探索编码可重构、硬件可复用的电路设计技术,研制高精度的张量处理器芯片,8bit等效精度下的计算密度大于5TOPS/mm2、能效大于50TOPS/W

4.异构融合的高能效存内搜索架构。

研究非易失关联存储器及其集成技术、异构融合存内搜索架构以及混合精度能效提升技术,单比特搜索能耗低于1fJ,在多模态信息检索任务验证中实现与软件相当的搜索准确率,8bit等效精度下的能效大于50TOPS/W

四、项目遴选的基本原则

(一)紧密围绕核心科学问题,鼓励有价值的前沿探索和创新研究。

(二)优先资助能解决芯片中的实际难题、具有应用前景的研究项目。

(三)鼓励多学科交叉研究。

(四)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基础和前期积累、对总体科学目标有直接贡献的研究项目。

五、2023年度资助计划

2023年度拟资助培育项目8项,资助直接费用约为8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培育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11日—20261231日”;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4项,资助直接费用约为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11日—20271231日”。

申报截止日期:202332016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572.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合作交流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的合作协议,双方每年共同选派中国青年学者赴意大利参加ICTP组织的相关学术活动,包括研讨会和培训班等。

一、项目说明

() 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2023年度ICTP组织的学术活动清单见附件1,领域包括数学、高能物理、凝聚态物理和统计物理学、定量生命科学、地球物理学等。请根据学术活动内容,选择数理科学部、生命科学部或地球科学部相应学科代码作为申请代码1

() 资助规模

拟资助约50名青年学者。

() 资助强度

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中方青年学者赴意大利的国际旅费,资助强度不超过2万元/项;ICTP承担参会人员的当地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等。

() 资助期限

学术活动的具体时间见附件1,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51日至2024229日。

二、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须是20231231日(含)以后结题的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合作交流项目除外)的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

在研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作为申请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并经在研项目负责人同意。

(二)本项目仅资助申请人本人赴意大利参加相关学术活动,申请人的学术背景须与活动主题密切相关。

(三)更多申请人条件的详细说明请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申报截止日期:202321日至331日下午16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499.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俄罗斯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俄罗斯科学基金会(RSF)双边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3年度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以促进两国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1. 化学(申请代码1须选择B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

2. 生命科学(申请代码1须选择C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

3. 管理科学(申请代码1须选择G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

4. 医学(申请代码1须选择H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

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规模

拟资助的项目数量为50项左右。

(三)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150万元/项(直接费用),包括研究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经费等。RSF向俄方科学家提供相应资助经费。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11日至20261231日。

二、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和双方达成的共识,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中方申请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应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二)俄方合作者应符合RSF对本国申请人的资格要求,并按照要求向RSF提交申请。单方提交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三)合作双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础,项目申请应体现强强合作和优势互补。

(四)本项目鼓励45岁及以下青年研究人员申请。

(五)更多关于申请人条件的详细说明请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申报截止日期:202321日至202342416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490.htm

       外国学者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旨在支持自愿来华开展研究工作的外籍优秀科研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在中国内地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促进外国学者与中国学者之间开展长期、稳定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一、项目说明

(一)项目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包括以下3个层次:

1.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2. 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3. 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二)资助领域

数理科学(A)、化学科学(B)、生命科学(C)、地球科学(D)、工程与材料科学(E)、信息科学(F)、管理科学(G)、医学科学(H)、交叉科学(T)。

1. 选择申请代码时,尽量选择到二级申请代码(4位数字);

2. 填写申请书时,请准确填写“关键词”;

3.交叉科学领域的申请人,请首先选择交叉科学部受理代码T01-T04,然后根据研究内容从A-H中选择不少于2个科学部的申请代码填写申请书。申请代码详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资助强度

资助资金为直接费用。

1.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20万元//项。

2. 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40万元//项。

3. 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80万元//项。

(四)资助期限

1年期项目起止时间为202411日—20241231日;

2年期项目起止时间为202411日—20251231日。

申报截止日期:202331日—202332016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444.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埃及科学研究技术院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埃及科学研究技术院(ASRT)的合作协议,2023年度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两国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创新研究与合作。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申请人可在以下领域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合作研究:

1. 微生物学(申请代码1请选择C01下属申请代码);

2. 生物信息学(申请代码1请选择C06下属申请代码);

3. 农学基础与作物学(申请代码1请选择C13下属申请代码);

4. 植物保护学(申请代码1请选择C14下属申请代码);

5. 畜牧学(申请代码1请选择C17下属申请代码);

6. 地球科学(申请代码1请选择D下属申请代码)。

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规模

拟资助合作研究项目6项左右。

(三)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00万元/项(直接费用),包括研究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经费等。ASRT向埃方科学家提供相应的资助经费。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11日至20261231日。

申报截止日期:2023120日至331日下午16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437.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生物多样性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双边合作协议,以及与巴西圣保罗研究基金会(FAPESP)和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NRF)达成的共识,各方将于2023年继续开展“变化地球的生物多样性(BoCP)”领域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的征集与资助。本项目旨在深化生物多样性领域的中美双边合作,并鼓励中国科学家开展中--巴西、中--南非、中--巴西-南非等多边合作。

一、项目说明

本项目包含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简称合作研究项目)和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简称合作交流项目)。

(一)合作研究项目

1.资助领域。

“变化地球的生物多样性”项目建立在“生物多样性多维度”和“生态与进化交叉”等项目的基础上,但主要聚焦于变化地球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和动态变化维度。具体资助领域描述请见附件1

项目申请书需以关键科学问题为导向,阐明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功能多样性,以及在它们与气候和地球系统的相互作用方面,现有科学研究在理论、方法、基础条件以及数据方面的不足。本项目鼓励研究团队中包含进化生物学、生态学、古生物学、生物体学、系统科学、生物地理学、海洋科学、地球生物学、地质学以及气候学等多学科专家,在动态地球系统背景下阐明复杂的生物多样性问题。

美方项目指南请见:

https://www.nsf.gov/pubs/2023/nsf23542/nsf23542.htm

2.申请代码。

中方申请人请根据研究内容,选择生命科学部代码(C03)或地球科学部代码(D01D02D05D06)作为申请代码1填写中文申请书。

3.资助规模。

资助规模为3项左右。

4.资助强度。

中方对获批准项目的资助强度为直接经费不超过450万元,其中包括研究经费和用于资助中方研究人员开展交流活动的国际旅费(机票为经济舱)、国外生活费和其他与交流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美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50万美元/项,其中包括研究经费和用于资助美方研究人员开展交流活动的国际旅费、国外生活费和其他与交流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

5.申报要求。

1)资助期限须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101日—2028930日。

2)国内合作研究单位数量不得超过2个。

3)各方申请人须分别向所在国科学资助机构(即NSFCNSFFAPESPNRF)递交项目申请。

4)项目申请应体现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

(二)合作交流项目

1.资助领域。

此合作交流项目旨在促进“变化地球的生物多样性”项目各参与国的研究人员建立新的研究团队。鉴于此类合作的复杂性,该项目鼓励无前期合作的人员,组建拥有创新性研究和技术途径的团队,旨在针对变化地球背景下复杂生物多样性功能和动态变化维度中关键但尚未验证、新颖的或高风险的表征预测作研究准备。基于已有合作团队的申请将不予资助。具体资助领域描述请见附件1

美方项目指南请见:

https://www.nsf.gov/pubs/2023/nsf23542/nsf23542.htm

2.申请代码。

中方申请人请根据研究内容,选择生命科学部代码(C03)或地球科学部代码(D01D02D05D06)作为申请代码1填写中文申请书。

3.资助强度。

中方对获批准项目的资助强度为直接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其中包括用于资助中方研究人员开展交流活动的国际旅费(机票为经济舱)、国外生活费和其他与交流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美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50万美元/项,其中包括用于资助美方研究人员开展交流活动的国际旅费、国外生活费和其他与交流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

4.申报要求。

1)资助期限须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101日—2026930日。

2)各方申请人须分别向所在国科学资助机构(即NSFCNSFFAPESPNRF)递交项目申请。

申报截止日期:2023120日至2023329日下午16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378.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以色列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以色列科学基金会(ISF)的合作协议,2023年度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两国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创新研究与合作。

一、 项目说明

() 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申请人可在以下领域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合作研究:

1. 数学(申请代码1请选择A01A06下属代码)

2. 物理、天体物理(申请代码1请选择A14A30下属代码)

3. 化学(申请代码1请选择化学科学部B下属代码)

4. 地球科学(申请代码1请选择地球科学部D下属代码)

5. 纳米科技(申请代码1请选择E01E02E03E05E06E13下属代码)

6. 计算机科学(申请代码1请选择F02下属代码)

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 资助规模

拟资助合作研究项目46项左右。

() 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00万元/项(直接费用),包括研究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经费。ISF向以方科学家提供相应资助经费。

() 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11日至20261231日。

二、 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且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及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二)以方合作者应符合ISF对本国申请人的资格要求,并且按照要求向ISF提交申请。单方申请将不予受理。以方项目指南见附件1,链接为:https://www.isf.org.il/Files/GuidelinesISF_NSFC_Heb_1891_1.pdf

(三)合作双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项目申请应体现强强合作和优势互补。

(四)更多申请人条件的详细说明请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 限项申请规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包括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以下简称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本项目属于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申请人申请时须遵循以下限项规定:

(一)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二)正在承担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本合作研究项目。

(三)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承担本项目,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2项的范围。

(四)《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关于申请数量的其他限制。 

申报截止日期:2023120日至228日下午16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323.htm

       海外优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3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一、项目定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资助模式

1. 资助强度:100-300万元。

2. 资助期限:3年。

三、依托单位

已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依托单位访问系统并填写相应信息后,可以直接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尚未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单位应当在系统中先提出登记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可以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系统即日起开放。

四、申请人条件

1.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31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33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1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五、申报说明

(一)申请人注意事项

1.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依托单位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于2023115日以后登录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 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

3.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实行无纸化申请方式,申请人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至依托单位,由依托单位审核后在线提交自然科学基金委。

(二)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1. 依托单位应认真组织申请工作,并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合规性。

2. 依托单位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2023315日)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

3. 依托单位提交电子申请书时,应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签署承诺后提交至自然科学基金委。

六、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86-10-62329133  62325932

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信息中心):+86-10-62327021

七、相关链接

1. 单位访问系统链接

访问https://grants.nsfc.gov.cn/,点击“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依托单位系统”。

2. 项目申请信息系统链接

https://grants.nsfc.gov.cn/

申报截止日期:2023315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099.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香港研究资助局

联合科研资助基金合作研究重点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与香港研究资助局(以下简称研资局,RGC)关于设立联合科研资助基金的协议,双方每年联合资助内地与香港科学技术人员开展合作研究。现征集2023年度联合科研资助基金合作研究重点项目(以下简称NSFC-RGC合作研究重点项目)。

一、项目说明

(一)项目定位

本项目重点支持内地与香港科学技术人员针对已有较好基础的研究方向或者学科生长点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若干重要领域或者科学前沿取得突破。项目体现有限目标、有限规模、重点突出的原则,重视学科交叉,积极开展实质性的合作。

(二)资助领域

本项目资助由内地和香港科学技术人员联合提出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计划,重点资助领域为信息科学、生物科学、新材料科学、海洋与环境科学、医学科学、管理科学等。

(三)申请代码

申请人应根据项目研究内容自主选择相应学科的申请代码,建议填写至最后一级。

(四)资助计划

2023年资助计划约为10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不超过300万元人民币/项。

(五)资助期限

项目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11日至20271231日。

(六)评审程序

双方资助机构各自组织通讯评审,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联合会议评审。

(七)申报要求

1. 内地和香港地区双方申请人须分别向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研资局提交项目申请。双方申请书中申请人与参与者的职称必须一致。

2. 内地合作研究单位数量不得超过2个。

3. 项目申请应体现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

申报截止日期:2023221日至202331016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7999.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联合科研资助基金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与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以下简称科技基金,FDCT)关于设立联合科研资助基金的协议,双方每年联合资助内地与澳门科学技术人员开展合作研究。现征集2023年度自然科学基金委与科技基金联合科研资助基金合作研究项目(以下简称NSFC-FDCT项目)。

一、 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

本项目资助由内地和澳门科学技术人员联合提出的自然科学领域研究计划,优先资助领域为信息科学、中医中药研究、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新材料科学和空间科学等。

(二)申请代码

申请人应根据项目研究内容自主选择相应学科的申请代码,建议填写至最后一级。

(三)资助计划

2023年资助计划约为18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不超过200万元人民币/项。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为202411日—20261231日。

(五)评审程序

双方资助机构各自组织通讯评审,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联合会议评审。

(六)申报要求

1. 内地和澳门双方申请人须分别向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基金提交项目申请。

2. 内地合作研究单位数量不得超过2个。

3. 项目申请应体现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

申报截止日期:2023116日至202322816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7939.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波兰国家科学中心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波兰国家科学中心(NCN)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及之后达成的共识,2023年度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中国与波兰科研人员之间开展的合作研究项目,以促进两国科学家进行合作与交流。

一、项目说明

(一) 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申请人可在以下4个领域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的科学合作研究:

1. 数学与物理(申请代码1须选择A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

2. 地球科学(申请代码1须选择D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

3. 信息科学(申请代码1须选择F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

4. 管理科学(申请代码1须选择G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

未按要求填写申请代码1或填写除上述4个资助领域外其它申请代码1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二) 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150万元/项(直接费用)。

(三) 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11日至20261231日。

申报截止日期:20221216日至202331616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7938.htm

转自:“乐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