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基金申请书写作技巧
具有创新学术思想,申请书格式符合指南要求,文字阐述清晰是一份高质量基金申请书的基本要素。
本文基金委专家从申请书内容论述、项目审查要点、常见问题、三大评审形式、撰写对策等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申请书写作技巧,供读者参考。
(以下由精英汇科研服务团队整理编辑)
01
一、申请书内容论述要求分析
具有创新学术思想是申请项目的根本。基金申请书的创新学术思想,主要通过科学问题、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等体现。由于提交申请书后就不能再做修改,因此,完善的撰写提纲,将力图保证申请书涵盖评审专家需要了解的全部内容。
申请书既是选定的研究工作的预演,也是面向同行评审专家的书面答辩。申请人需要全面陈述科研工作中从发现科学问题,到构思研究方案,到开展实际工作和最终获得研究成果的全过程。
02
二、基金评审程序和常见问题
1.形式审查及常见问题
基金委在申请截止后45日内,完成对材料的形式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申请资格、申请书格式和申请书内容完整性等方面。对于形式审查不合格的项目,将不予受理,不再进入之后的评审程序。
常见问题
1
申请人或主要参与者职称信息不一致;
2
申请人或主要参与者未签名或签名与基本信息表中人员姓名不一致;
3
申请书缺页或缺项、缺少主要参与者简历;
4
未按要求提供证明信、推荐信、承诺函等原件;
5
依托单位或合作研究单位未盖公章、非原件或名称与公章不一致。
2.通讯评审及常见问题
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基金委将组织同行评议,评议要点如下:
评议要点
1
对项目的科学意义、前沿性和探索性进行评述。
2
对项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评议意见。
3
对项目的整体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含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综合评价。
4
对研究队伍、前期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以及经费预算进行评价。
创新性是基金项目的灵魂。想要说服专家,首先需要在申请书中完美给出专家要的“答案”——项目的创新性是什么。
常见问题
1
对本领域已有研究现状了解不清楚或不全面,拟研究的科学问题或所设计的研究内容有较多简单重复前人工作或项目组自身已有工作;
2
拟选择研究的创新性科学问题不明确,未提炼出明确的关键科学问题;
3
申请书缺页或缺项、缺少主要参与者简历;
4
已完成基金项目的绩效不够突出;
5
预期研究成果过高、过多,超出了申请人以往研究基础和项目组以往研究工作所表现的能力;
6
申请书中出现过多错误,如语句不通、术语拼错、英文摘要粗糙、重要参考文献缺失及引用错误等。
3.会议评审
会议评审被称为“大同行”评审,其特点是多数专家对申请项目的具体研究内容等细节并不很熟悉。同时,由于会议时间有限,申请项目数量大,专家组对每项申请的平均讨论时间可能短至若干分钟。因此,他们主要根据通讯评审意见、主审专家的介绍、申请项目的题目、摘要等信息做出判断。在此情形下,申请书的题目、摘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上述分析可见,基金同行评议分为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专家从科学价值、创新性、社会影响以及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判断和评价,并提出评审意见。此外,还会考虑申请人和参与者的研究经历,研究队伍构成、研究基础和相关的研究条件,项目申请经费使用计划的合理性等方面。
从程序上看,会议评审最终决定项目资助与否,但由于会议评审时间短促,而且是在通讯评审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表决的,因此,通讯评审的“小同行”意见,反而显得更加关键。
03
三、撰写申请书对策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要顺利通过各阶段评审,最基本的要求是申请书格式必须严格遵照基金委的规定。在此基础上,结合评审各阶段的特点和评审专家提出的问题,在申请书各部分内容的撰写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申请项目的竞争力:
提升项目竞争力措施
1
立项依据科学性:
明确提出拟开展研究的创新科学问题,并论证科学问题的充分性,是同行评议中最重要的评价依据。
2
研究思路的可行性:
为解决特定的科学问题,申请书中需提出一套完整研究思路;可从全新的科学发现、同行公认的科学问题、对过去已有研究工作提出质疑等分别设计一套有一定技巧的研究构思和适用的工作模型和验证方法,并需要提供相应的分析和论证。
3
技术支撑的可靠性:
申请书中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向同行专家展示申请者开展研究工作能力并取得进展的把握。现代科学多数为实验科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尤为重要。面对小同行锐利目光的审阅,需要尽量提供涉及项目工作进展的技术细节,以确保专家认同项目的可行性。
4
学术积累、学术信誉及可信度:
主要在于展示申请人及项目组成员在相关领域有基本的工作经验和科研训练,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中有成功的经历。
5
申请书各部分的合理衔接:
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合理衔接。科学问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基础、研究队伍和经费预算等各方面,应当思路连贯、互相支撑。
申请题目简短,有学术高度且适度。摘要部分用有限的文字,表述研究思路的巧妙构思,令“小同行”在第一时间留下深刻印象;尽量少用特别难理解的专业术语,拓宽专业知识面,站在更宽的学术视野中描绘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以更好说服“大同行”。
04
四、结语
本文从基金评审工作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建议,主要希望申请人能在申请书的表达形式上有所提高,以避免在评审过程中不必要的失分。必须强调,基金委希望资助的是创新性研究,而不仅仅是一份写作华丽的申请书。发现和研究创新性的科学问题,才是基金项目本质。因此,更需要在日常科研工作中勤奋积累和思索,仅靠申请写作是难以做到的。
本文来源: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评审程序探讨如何提高申请书质量. 中国科学基金。作者简介:国自然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姚玉鹏(副主任) 熊巨华(处长)。
转自:“精英汇科研服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