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最高150万/项!2022年江西省这个项目申请指南公布!

2022/8/22 8:49:52  阅读:378 发布者:

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根据《2022年推进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工作要点》及相关产业链重点任务要求,按照围绕任务配置资源的总体原则,省科技厅编制了《2022年江西省03专项及5G项目申报指南》(见附件2),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申报指南和申报须知要求,认真组织、推荐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和组织方式

(一)项目类型

本次组织申报的项目类型分为产业生态公共服务和智慧应用平台研发与运营、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应用增智品牌工程与示范应用、省市联合VR应用技术攻关四类,项目核心内容应属于《2022年推进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工作要点》和03专项国家课题涵盖的内容,重在实现百姓有感、产业有力、政府有智。

(二)组织方式

项目遴选采取直接委托和公开竞争两种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1.直接委托类。另行通知。

2.公开竞争类。公开竞争项目包括产业生态公共服务和智慧应用平台研发与运营、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应用增智品牌工程与示范应用、省市联合VR应用技术攻关四类,其中产业生态公共服务和智慧应用平台研发与运营赛马争先制,省市联合VR应用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

二、申报受理方式及时间

(一)申报受理方式

项目申报全部采取网上申报的方式,登录《江西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网址http://ywgl--kjt--jiangxi--gov--cn--e4643.ipv6.jiangxi.gov.cn/egrantweb/#)进行申报和审核推荐(具体流程见申报须知),由省科技项目服务中心统一受理。

本次指南的项目申报在系统中统一使用电子印章。项目申报时,不再报送和受理纸质申报书,申报、受理环节通过系统在网上完成。申报前,申报单位、主管(推荐)部门,均须按全省统一要求办理电子印章;如申报时未办理电子印章,可前往服务网点办理(办理事项及相关要求,已在省科技厅官网和系统中发布,请及时查看、办理)。

(二)申报推荐时间

2022822日后,申报人可登录系统进行网上填报申报书。申报单位、推荐部门必须在各自截止时间前完成相关工作,逾期未完成网上提交的,系统将自动关闭,不再受理项目。

申报单位网上预申报截止时间:202296日。

推荐(主管)部门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202291218时。

(三)项目受理

项目受理咨询,由省科技项目服务中心负责。

人:丰涛、艾金根

电话:0791-8817554986200587

电子信箱:jxkjgl@163.com

(四)电子印章事项咨询

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电话:0791-86226025

行政事业类单位用章答疑QQ群号:172195919

企业类单位用章答疑QQ群号:855271960

三、业务咨询电话

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处龚鹍、梅相龙,电话:0791-863105820791-86277192,邮箱:410635886@qq.com

附件:

1.申报须知

22022年江西省03专项及5G项目申报指南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2813

附件2

2022年江西省03专项及5G项目申报指南

2022年江西省03专项及5G项目主要围绕《智联江西·江西省移动物联网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2022年江西省推进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工作要点》及相关产业链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原则确定重点支持领域和项目实施要求。

一、组织方式及资助形式

(一)组织方式

项目遴选采取直接委托和公开竞争两种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1.直接委托类。另行通知。

2.采取公开竞争方式组织申报、遴选。

(二)资助形式

全部采取无偿资助。

二、支持强度和执行年限

(一)支持强度:100万元/项(产业生态公共服务和智慧应用平台研发与运营类项目每项最高150万元)。

(二)执行年限:产业生态公共服务和智慧应用平台研发与运营类项目为2年,其他类1-2年。

(三)资金拨付

立项后先拨付80%,余下20%资金待项目中期检查合格后进行拨付,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项目在整改完成检查合格后拨付,仍不合格的不再拨付。

三、支持类别和方向

2022年度03专项及5G项目共分:产业生态公共服务和智慧应用平台研发与运营、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应用增智”品牌工程与示范应用、省市联合VR应用技术攻关四个类别。

(一)产业生态公共服务和智慧应用平台研发与运营

申报说明:本领域设2个研究方向,采用“赛马争先”制,每个研究方向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连续支持2年,第一年淘汰1个项目。

1.产业链创新发展综合云平台

研究内容:(1)以产业大数据为基础,针对我省重点产业链(首期针对VR、物联网及5G产业)产业图谱,图形化展示产业发展情况、科技资源和科技产出情况、科技资源与产业链匹配情况等;(2)基于产业链创新资源数据对我省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重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画像,为产业链创新驱动提供决策依据;(3)基于数据融合技术,对相关产业链上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全面精准的掌握企业的发展情况。

技术指标:(1)实现对VR、物联网及5G产业的产业与创新全景分析,并实现可视化展示,每个产业链节点分类总数不低于20个。支持跨部门数据共享;(2)相关系统应能运行在国产化平台上,符合赣政通统一数据接口规范,可与赣政通无缝对接;(3)平台通过第三方测试,申请软件著作权一项;(4)支持IPv6

2.企业创新发展金融服务平台

研究内容:以对企业创新发展综合精准评价为核心目标,开发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引擎,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应用场景的企业进行全维度的画像,对企业进行不同角度的评分、评级、评价。针对企业融资需求,开展精准的风控计量,作为银行信贷的有效征信补充,打造数据驱动的企业创新评价和融资风控平台。

技术指标:(1)构建标准化的企业评级评价标准,形成评级模型,建立工具构件一个;(2)构建企业创新发展综合评价及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政府,园区和各类金融机构等多方接入;(3)相关系统应能运行在国产化平台上,应符合赣政通统一数据接口规范,可与赣政通无缝对接;(4)平台通过第三方测试,申请软件著作权一项;(5)支持IPv6

产业生态公共服务和智慧应用平台研发与运营类项目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要有长期运营此平台的能力;(2)申报单位或联合单位要能获取平台所需数据资源。

(二)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

1.智能产品与装备研制

研究内容:(1)中高射频器件、低功耗模组、工业网关等网络设备及核心器件的研发;(2AlN超声传感器、固态激光传感器、磁传感器、氯离子/大肠杆菌等水质在线监测传感器、光学/电化学毒品监测传感器、光学智能穿戴传感器等智能传感器研发;(3)物联网感知设备、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工业级智能硬件、工业控制器、5G-V2X车联网终端设备、消防智能终端等智能产品研发。

技术指标:形成新产品(或新技术)1项,经国家法定部门检测,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申请发明专利1项以上;形成示范应用场景2个以上。(不支持单纯4G5G的项目)

2.软件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1AI数据中台关键技术。围绕着数据采集、治理、融合、数据标准等关键问题,开展以知识图谱、AI数据治理等为核心的智慧城市AI数据中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大幅提升数据治理效率和质量;(2)新型通用物联网平台关键技术。针对物联网设备难于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难、研发成本高、研发周期长等问题,设计通用物联网设备描述语言,研发新型通用物联网关产品,实现“云--端”新式物联网拓扑结构下设备的多协议无缝接入与互联,为上层应用和大数据分析提供可靠数据来源;(3)可信数据共享交换关键技术。围绕着数据可信存储、可信交换、可信共享等核心问题,开展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据共享交换关键技术及支撑平台研究,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可信数据共享交换;(4)流程工业数字孪生关键技术。设计流程工业数字孪生框架,对流程工业生产工况精准预判;基于流程工业车间物理融合、虚拟空间等建模,从要素、行为、规则等层面,实现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精准映射,形成可推广的流程工业数字孪生关键技术,为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指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软件1套;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或申请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项;形成示范应用场景1个。

(三)“应用增智”品牌工程与示范应用

申报要求:项目应突出应用规模化、智能化,明确项目自筹资金不低于支持额度的2倍,并对资金筹措情况加以说明。

1.品牌工程提升与拓展

研究内容:持续推进智慧消防、智慧警务、智慧水利、智慧医疗等领域规模应用,着重打造百万级应用,实现规模增量,保持应用解决方案随垂直行业需求更新迭代、跨界融合,将品牌工程向纵横深入推进。在农业、文旅、智慧城市等其他领域打造连接数在100万以上的新的品牌工程。

技术指标:建立示范应用1个,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以上。

2.产业数智化标杆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2+6+N产业、重点产业链以及农业产业,重点在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汽车、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卫生医疗等领域,开展具有行业特色,有行业推广性的标杆应用。

技术指标:获得智能化新装备1套或解决2项以上智能化改造问题,设备需具备国家相关检测机构的专业认定,建立示范应用1个,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1项以上,生产效率提显著提高,运营成本明显降低。

3.民生及社会治理数智化标杆应用

研究内容:探索基于统一数据标准的行业间数据融通、互联、智联,以及综合数据多维度分析利用,打造基于5G的多行业融合的示范应用,探索跨界融合模式。

技术指标:建立至少两个行业融合的示范应用1个,解决2项以上智能化治理问题,服务用户数达万量级。

   4.特色创新数智化场景应用

研究内容:重点支持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具有我省特色的、在国内或省内具有开创性的5G场景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指标:建立具有独创或首创性的示范应用1个,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1个。

5.北斗+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重点支持北斗技术在应急救援、精准农业、生态环境、智慧城市等民生、社会治理领域中的示范应用。

技术指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产品1项,建立示范应用1个,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及以上。

6VR+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支持元宇宙、全息技术、VR/AR技术在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

技术指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1个,示范应用2个,应用场景用户达万量级。

(四)省市联合VR应用技术攻关

继续以“揭榜挂帅”方式支持。另行通知。

本文来源:江西科技,转自“自科在线”

转自:“解说科研项目”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