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育部项目“研究方法”撰写技巧
2025/4/11 15:37:25 阅读:61 发布者:
2025年教育部人文一般项目申报工作在有序推进,有的申请人已经在撰写本子的B表,本条推文是张老师关于教育部项目B表的系列推文,重点分享如何撰写“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仍旧是一个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同样存在一些门道的地方。很多申请人并没有很理想的将其有效展现,或者是说没有写出来给自己本子加分的研究方法。正如上一条推文,张老师提到在研究思路处,加一个技术路线图,图中可以体现出研究方法。那么,既然教育部项目B表在此处又单独要求让写研究方法,那么就按照此要求遵循之即可。首先,我们看一下“研究方法”的序号,到底是“(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呢,还是“(二)研究方法”呢?因为从B表中第三个表格“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计划进度、前期研究基础及资料准备情况”的呈现看,“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之间见了“和”,然后其他后面的标题都是“、”。张老师认为这两种都可以,只是更推荐后面的,即“(二)研究方法”。
关于研究方法的整体撰写要求,张老师有三点建议,即:(1)研究方法要考虑创新性、复杂性、多样性与匹配性;(2)研究方法应指出方法是如何使用的,来佐证方法是合理的;(3)过于陈旧或基础的研究方法不建议体现。如何来理解呢?这三点又与不同学科,尤其是不同申请人对方法掌握与熟悉程度又有不同。因为,有的学科对研究方法使用的情况偏弱,有的则要求比较高,如:文学与经济学之间的方法差异比较大。此外,有的申请人确实不会一些方法,或者那些比较新、比较复杂的方法。那该如何处理呢?第一,研究方法必须要写,而且还要不能写的太少、太浅;第二,研究方法可以不会用,但是要知道其大概,知道这个方法用在此处是没问题,因为项目是有团队的,所以申请人对于一些方法不会用就很正常。
关于研究方法的呈现形式,张老师会介绍两种,即:第一种方式,分条给出具体研究方法;第二种方式:针对每部分研究内容,整体介绍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但是不管用哪种研究方法的呈现形式,张老师依旧建议多使用“小标题+内容”的形式,也就是要求申请人不仅要指出研究方法具体是啥,还要解释如何使用。即便是第一种方式,还是第二种方式,其目的就是要告诉评审专家,申请人所写的本子都用到了哪些具体的研究方法,而且还要告诉评审专家这些研究方法又是如何使用的。整体就是给专家说,我用了这样的方法,而且是这样用的,是能够给本子加分的。但是,很多申请人在撰写研究方法时,会大篇幅来介绍这些方法是啥,如何来理解这些方法。张老师认为,这是一个禁忌。所以,张老师建议,要严禁解释或介绍研究方法是啥,这是没价值的,还浪费篇幅。
正如前面,张老师所提出的,学科不同、申请人情况不同,研究方法会有不同,但即便如此,也要有研究方法的体现,那些实在没有啥复杂方法的,也可以参考如下方法:
1.文献分析法:具体内容
2.问卷调研法:具体内容
3.质性研究:具体内容
4.田野调查法:具体内容
5.深度访谈法:具体内容
6.座谈会:具体内容
7.案例分析法:具体内容
8.比较分析法:具体内容
9.理论推演法:具体内容
10.专家意见小组法:具体内容
11.实验法:具体内容
12.文本分析法:具体内容
……
转自张夏恒工作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