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高级别课题需要问题阐述吗?
2025/4/2 13:47:53 阅读:7 发布者:
最近,参加了部分中小学校的省级课题立项初评工作和指导了部分教师的省级申报课题,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的申报课题内容,都有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即缺乏问题的阐述与分析。当我们咨询部分教师课题申报书为什么没有问题阐述时,他们的回答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观点是认为课题论证设计中没有明确要求进行问题阐述,因此就认为可以忽略问题阐述的相关内容;一种观点是不知道在课题论证设计的哪个地方阐述问题,因此课题也就没有进行具体问题的阐述与分析。
那么,高级别(包括省级课题和国家级课题)的课题申报书论证设计内容是否需要问题阐述呢?我们认为,课题申报书论证设计内容是否需要阐述问题,不是由课题的级别决定的,而是由课题主持人的具体教育工作性质决定的。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其教育工作性质属于实践性研究,是基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研究,是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真实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因此,即便是中小学教师开展高级别的课题申报工作,也应该进行问题阐述。也就是说,课题论证设计内容中进行问题阐述,对于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课题申报的重要内容。
基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问题的研究,这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一个核心理念,也是我们课题申报与实施活动的基本思路与方向。只有在这种科研理念和思路的指导下,中小学教师课题申报活动才能有的放矢,课题研究活动过程才能思路明确、有条不紊开展研究工作,课题研究成果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正如李镇西所说:“把难题当课题,是最真实也最有价值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应该目光向下,对准课堂,对准心灵。‘目光向下’,就是不要从文件中找课题,不要从领导人的讲话中找课题,而应该从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找课题。”
我们认为,就一项课题而言,问题阐述部分就是一项课题的灵魂与核心内容,其它所有的课题论证设计内容都是围绕问题进行阐述的,否则课题论证设计内容将无从下手,不知所云。事实证明,这种现象在很多教师的课题中都有明显痕迹,其具体表现就是课题论证设计内容东拉西扯,不着边际,让人看不明所以。那么,这样的申报课题不仅立项成功率相对比较低,而且即便是“侥幸”立项成功了,今后的课题研究活动也将难以开展与实施。
我们以最熟悉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例:
我们都知道,备课环节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要达到清晰、具体和可检测的要求,然后我们再根据每一个学习目标难易度设计具体的若干课堂教学活动。由此可见,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起点,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与核心,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学习目标开展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才是富有灵气的课堂,才是思路清晰的课堂,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课堂。否则,课堂教学活动就会一塌糊涂,效率低下。
那么,在课题论证设计内容的哪个位置进行问题阐述呢?我们认为,在课题论证设计内容“选题意义”部分,可以加上问题阐述的相关内容,即宏观背景和微观背景的阐述。宏观背景,要体现与课题内容相关的国家、省市区的教育政策或大政方针或学校的办学理念等;微观背景,就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具体而真实问题,需要进行具体、详实而清晰地阐述。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相关高级别科研部门设计课题论证设计内容时,需要兼顾各群体与对象的需求。高级别的课题研究工作,其针对群体范围与对象不仅仅是中小学教师,而且还包括大学教授、科研院所研究员以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教研人员等,而这些群体的教育工作性质显然与中小学教师工作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么,大学教授、科研院所研究员以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教研人员等,可以进行一些理论性、创新性课题研究活动,问题阐述也就没有必要了。当然,如果他们也进行一些实践性研究工作,问题阐述也是有必要的。
转自课题研究Pro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