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国自然标书提交后,这些「生死节点」你必须盯紧!

2025/4/1 16:34:04  阅读:70 发布者:

每年的国自然申请季就像一场科研界的「大考」,大家都把精力集中在申请书的撰写上,想着怎么把项目设计得完美无缺。但其实,申请提交只是这场「战役」的第一步,后续的初审、函评、会评这几个节点,才是决定项目能否立项的关键环节。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申请提交后,这些节点咱们申请人得怎么关注,才能心里更有底。

 

初审实际上是对申请材料做形式上的审查,不做学术判断,主要是审查申请书是否按照要求填写、申请者和参加者是否符合申请项数的规定、手续和证明材料是否完备等。

根据基金委这三年公布的信息,初审项目不予受理的原因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违反科学基金项目限项的要求另一类是申报的手续不完备。

2024年初审不通过的主要原因包括:”未按要求提供证明材料、推荐信、导师同意函、伦理委员会证明等”、“不属于项目指南资助范畴”等。

2024年初审不予受理原因

项目初审是一种形式审查,只要申报人和依托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工作做得扎实一点、认真仔细一点大都可以避免。

近四年NSFC申请不予受理率

由此看出 ,虽然在集中受理期间每年不予受理项目的总量在不断增加 ,但不予受理项目占总申请量的百分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

 

如果初审通过了,那接下来就是函评环节。

函评,就是把申请书发给几位同行专家进行评审。这个阶段,专家们会根据申请书的内容,给出自己的意见和评分。可以说,函评是决定项目能否立项的关键一环。

专家们在函评时,主要看什么呢?

首先是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专家们每天要看很多申请书,要是你的项目没有新意,很容易就被淹没在“书海”里。

其次,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也很重要。专家们会看你的研究方法是否合理,实验设计是否科学,预期结果是否能达到。要是研究方案漏洞百出,那专家们肯定会对你的项目打个问号。

还有就是研究基础。虽然初审不深入评估研究基础,但函评时,专家们会仔细看你在申请书里提到的前期工作。如果你有扎实的研究基础,那会给项目加分不少。

评审专家针对以上几方面进行评判,给出“好”或“不好”程度的判断,再将这种判断归入“优、良、中、差”等级(对应4321评分)

专家在评审表中填写评审意见,给出申请项目的具体评价,指出问题,同时对申请项目打分。

国自然同行评议得分分为两部分:对申请书的综合评价(A优、B良、C中、D差四档)和对项目资助的建议(A优先资助、B可以资助、C不资助三档),即得分=综合评价+资助意见。综合评价满分4分,资助意见满分4分,满分8分。得分大于5分的项目上会,上会率一般为30%。综合分大于3.2分的项目可以通过上会项目的通过率一般为70%。如何提高通过率也是每名国自然申报人才的关注点。

以面上项目为例:

按照评分来看,得了C的评分,看上去也问题不大,毕竟2A+1C的总分也有6.0分呢。但,C的本子很难上会的,即便真的上会了,会评被刷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的。

 

函评结束后,进入会评阶段。

会评阶段的专家主要来源于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专家。与函评专家不同的是,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会评专家都在不断变化,以保证会评过程的公正性。会评是专家们集中在一起,对通过函评的项目进行讨论和评审。这个阶段,竞争更加激烈,因为能进入会评的项目,都是经过函评筛选出来的佼佼者。

会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项目组报告:项目组长首先对本组申请书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研究内容、评审意见等。

专家讨论:各位专家对申请书进行讨论,针对争议部分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共识。

重新排序:根据讨论结果,专家们共同对申请书进行重新排序,为资助名额分配做准备。

名额分配:根据基金委的要求,按照预先确定的名额比例,为各申请书分配资助名额。

在会评时,专家们会更全面地考虑项目的各个方面。除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还会考虑项目的社会效益、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等等。所以,在申请书里,要是能突出这些方面,会给项目增加不少竞争力。

【结语】:

国自然申请提交后,初审、函评、会评这几个节点,每一个都至关重要。咱们申请人不能只把精力放在申请书的撰写上,提交后也要时刻关注评审进展,做好应对准备。初审要避免形式上的错误,函评要突出项目的创新性和可行性,会评要准备好答辩,展示自己的项目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拿到国自然的立项通知书。

总之,国自然申请不是一锤子买卖,提交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每位申请人都能重视这几个节点,用心准备,争取让自己的项目顺利立项。

转自小V科研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