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科研狗”可千万别把课题申报书写成了一篇论文啊!
2025/3/31 14:11:37 阅读:6 发布者:
今天就聊一下社科申报书撰写中的一个误区,把课题申报书写成了学术论文。
用行业内的“黑话”来说,课题申报书又被称之为本子,很多新手“科研狗”往往都不太会写本子,包括我在早些年间也不理解啥是本子,本子和论文有啥区别,一写就把本子给整成了论文,到头来只能是不中。随着学术经验的积累,慢慢的摸到了写本子的敲门,也中过一些国家级和省部级的课题,并且也帮助过一些年轻老师打磨本子质量,本子看多了,也就是知道新手“科研狗”在写本子时的最大误区,就是不经意间把本子写成了论文。
虽说早年间很多刚毕业的新手大学老师拿着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改了改,就成了课题申报书,也有部分成功立项者,但实际上,课题申报书和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写作风格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理解了二者间的差异,才能有助于各位宝子们走出本子撰写的误区,提高课题命中的可能性。我今天就从题目和和写作风格两个方面给大家唠唠本子和论文的区别。
PART 1
题目上的差异
(1)论文题目。对于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老说,题目就是眼睛,要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你的研究问题是啥。因此,构思论文题目是一定是以清晰、明确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学术论文发表时,用一些“花里胡哨”的包装大法,去吸引编辑、审稿人的眼球,从而提高论文发表的可能性。
对于实证研究来说,清楚、明确的论文题目就是指,通过阅读你的标题,我们清楚的知道文章的研究问题是谁对谁的影响。譬如,A对B的影响研究,A和B就是俩变量,要在题目中清晰的呈现,这样读者甚至通过标题能够清晰的“猜出”你的研究变量是啥,这是论文题目。
(2)本子题目。与论文题目相比,本子需要有问题意识,并且社科基金申报尤其强调政策导向下的问题意识,这是评价好本子与坏本子的关键因素,但这一要求并非要求大家把本子的题目起成A对B的影响研究,这样就显得“格局小了”。
我曾在《永远在看文献,但就是找不到论文选题怎么办?》中写过,寻找论文选题可以借助社科申报时所提供的课题指南,从指南中寻求论文选题的灵感。通常情况下,一个选题往往能够涵盖三到五篇学术论文的选题。从这个角度上看,如果你在写本子的时候,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篇具体而精确的学术论文的话,是不是格局小了呢?
所以,本子的题目既要有政策导向,又不能太过聚焦,相对模糊一点的“朦胧感”在某种程度上是能够提高课题申报成功的概率的。如果你不仅为学术论文写作发愁,也不太会写本子的话,就快来加入我们的《人文社科实证研究学术论文写作训练营》吧。训练营中不仅仅有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的指导,更有科研狗关心的课题申报指导与经验分享,宝子们快上车~
PART 2
写作风格
写作风格主要是指写法上的不同。可以说,本子的写法和学术论文的写法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对于论文来说,写作风格需要针对研究问题清晰、具体、明确,虽然在某些结构中,譬如,摘要和结论等部分采用结构化的语言表达方式,但整体上还是要求相对具体、明确以及针对性强。
对于写本子来说,在写作风格上就截然相反,除破题阶段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部分以外,其他结构则要采用结构化的语言风格做整体性表述,总体给人的感觉是哎,我好像看懂你要研究啥了,但又好像没看懂。对了,就是这种感觉。
今天就先说这么多,回头对个机会再给大家念叨念叨本子与论文写作的区别。当然了,从课题申报的角度上看,打磨本子往往是多轮次的,不要抱着一蹴而就的心态,我们往往会花费半年时间,从写作到打磨再到最后的成型。如果你是等到寒假开始才推进,多少时间有点紧张了,所以就抓点紧把,最后祝申报课题的宝子们都能高中!
转自方超盘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