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育部项目“前期基础”撰写技巧
2025/3/27 14:00:45 阅读:20 发布者:
2025年教育部人文一般项目申报工作在有序推进,有的申请人已经在撰写本子的B表,本条推文是张老师关于教育部项目B表的系列推文,重点分享如何撰写“前期基础”。按照教育部B表的撰写顺序,这一条推文张老师该谈到这一点啦。关于前期基础,也有很多的门道与技巧,当然也有一些撰写范式。反正张老师在本推文都会分享到。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前期基础的目的,就是让申请人围绕所选题目,将自己以及团队(都是一个整体,也有技巧体现)在做该项目之前的所有基础都加以呈现,就是告诉评审专家,您看,我们是有基础的,我们的基础还是很厚实的,根据我们的基础看,我们是能够驾驭得了这个题目的,所以评审专家高抬贵手,给我们立项吧,我们需要得到您的肯定与支持。
那么前期基础如何撰写呢,这意味着所有的成果都是前期的,也就是在项目申报前都正式取得或发表或出版的。当然,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因为教育部项目2025年是5月进行资格审查及评审,所以如果成果5月份出来的,又加上自己没啥成果,那么这个成果也可以写上,但是一定是能够出版的专著(哪怕基本样书)、在知网优先出版的论文(哪怕是优先),这样才能写上。比如那些不是项目评审之前正式出来的,比如录用的论文、出版编审中的著作,统统不能计入前期成果中,这一点申请人还是需要自律与谨慎的。那么前期成果包括哪些呢?在教育部项目B表中,这些前期成果(与A表会略有不同)可以包括专著、论文、项目,如有其他也可以加,比如:获奖、作品、批示、转载、研究报告等;也可以包括团队构成啊、资料模型数据基础啊,等等,只要是能够给自己项目加分的基础,都可以写进来。
关于前期成果,张老师仍旧建议要分条写,这样方便评审。如按照专著、论文、项目,如有其他也可以加,比如:获奖、作品、批示、转载、研究报告等。这里的分条呈现并没有固定套路,只要能够说的清楚、显得厚实即可。当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按相关要求进行规范表述。一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概括式表述;二用清单的方式进行罗列式表述。这两种都是没问题的。张老师认为,如果成果把名称尤其期刊名称写出来是加分的,比如成果名称与申报题目有关联,期刊都是好期刊,至少是CSSCI期刊,那么就罗列式体现。当然,即便不用罗列式,那么也可以在一段文字论述时,把期刊名称、成果名称写出来。这样是加分的,加分的,加分的。《申请评审书》B 表可以出现申请人已发表文章的期刊名称、文章题目及作为负责人主持承担的课题名称,但不得以任何形式出现申请人姓名、所在学校等相关信息。
如果申请人自己的成果偏弱,那该如何增强教育部B表中该部分的前期成果厚实度呢,要记住,除申请人外,研究团队的也可写;一作可写,非一作可写;主持可写,参与也可写。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那就是不直接体现出申请人还是参与人的成果,将这方面弱化,甚至要拉一些有成果的人作为参与人,这样就能够把参与人的成果借用过来,给自己的项目加分。
转自张夏恒工作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