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审过程中,专家除了会关注申请书的核心内容之外,也会比较关注申请人的简历以及五篇代表作情况。这些内容对申请书的评分具有决定性作用,申请人的学术经历也将被用于评估是否值得资助。
以下是关于如何选取这五篇代表作的详细策略和建议,希望能帮助申请者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科研实力和项目的价值。
优先选择高档次期刊
期刊档次
选择高档次的期刊文章是展示科研实力的关键。顶刊如Nature、Science、Jacs等,但是大部分申请人可能没有这些顶刊,那么行业高度认可的期刊如能源领域的Energy、Energy Conversion Management等,材料领域的Advanced Materials (AM)、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FM)、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EM)等也会为简历增色不少。
选择高档次期刊文章不仅是申请书中展示学术能力的关键,还能在评审过程中对评审专家产生更大的吸引力。高水平文章的影响因子和引用量将成为他们判断申请人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
文章发表时间
尽量选择近五年内发表的论文。时间过久的论文会让评审专家质疑申请人的科研活跃度、持续性。最好有申请当年命中的新期刊,如2024年12月份命中的期刊,2025年元月出来页码。
作者位置
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申请人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单一通讯作者或者作为共同通讯作者这三种情况。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的论文最能体现申请人的科研能力和贡献。因此优先选择第一作者的文章。如果能展示在该领域的主要贡献和领导力,将大大增强申请的说服力
第一通讯作者
若选择通讯作者的论文,最好是单一通讯作者的文章,这样可以突出申请人在研究中的主导地位。
共同通讯作者
如果文章是共同通讯作者,建议至少有一篇是独立通讯作者的论文。这可以展示申请人在该研究中的核心作用和独立研究能力。
与申请书的关联
相关性
在选择代表作时,文章与申请书研究内容的相关性是评审专家关注的核心之一。选取的代表作应与申请书的研究内容高度相关。这样可以展示申请人在该领域的持续研究和深入理解。
连续性
优先选择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的代表作,展示申请人在该领域的持续耕耘和研究成果,这一点对于面上项目尤其重要,面上项目需要论文的延续性和相关性。
申请类型
申请不同类型的基金项目(如青年基金、面上基金),代表作的选择策略需要因项目特点而有所侧重。以下是针对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的具体建议:
青年基金代表作选择
申请青年基金尽量选择第一作者,尽量选择申请人靠前的顺序,相关性更近的代表作。青年基金评审更看重申请人的独立研究能力,因此优先选择第一作者论文,或者是申请人排名靠前的论文。若有单一通讯作者身份的论文,也可作为补充,展现学术主导力。
面上基金代表作选择
相关性优先,面上基金评审更注重项目内容的延续性和相关性。五篇代表作应展示申请人在该领域持续且深入的研究成果,与申请书内容的逻辑链条紧密结合。
特殊注意事项
不足五篇
尤其是申请青年基金,如果总共只有三篇文章,两篇SCI和一篇中文,也可以如实填写,不必勉强凑足五篇。
全是共同第一作者
如果五篇代表作全是共同第一作者文章,评审时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独立性,建议尽量选择有独立贡献的文章。
前一个基金完成情况
如果有前一个基金项目,需展示其发表论文情况和与当前申请项目的关联性。
附件名称、备注这两个地方也很重要,要突出期刊,突出创新思路,这样就能在最后一个环节吸引评审专家,让专家快速了解申请人的科研水平和思维逻辑,以及项目创新所在。附件名称最好放期刊名称,备注最好放相应的创新点和创新思路。
综上所述,在选择5篇代表作时,应综合考虑期刊档次、发表时间、作者身份和研究相关性。无论是青年基金还是面上基金,研究基础和代表作的质量都是评审的重要依据。通过合理选择和精心撰写,最大程度展示自身的科研能力和项目的可行性。
转自科学指南针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