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师科研课题选题应避免的几大误区!

2024/10/28 8:39:43  阅读:74 发布者:

课题选题直接关系到立项能否顺利通过?那么选题的时候应该注意这四大误区!

1.雾里看花型

一些申报者为了追求课题的新颖或诗意化,对课题进行了“包装”、修饰,让人雾里看花,一头雾水。如,课题《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拥有同一片蓝天》《让音乐走入我们的课堂,让英语从歌声中走进我们》,让人看了不能清楚地了解研究的对象与内容。还有的课题名称出现正副标题,如《打通生活与写作的通道——生态作文教学实践与探究》、《让数学与孩子成为朋友——提高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也写进标题,美化标题,可让人觉得不伦不类。课题名称应褪尽浮华,尽量反映出自己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等,反映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能一味追求在文字上的修饰。

2.穿靴戴帽型

一些课题,为了烙上时代的印记,贴上个性的标签,把一些热点或学校特点名词写进自己的课题,而课题的界定中也没有这些名词的界定,只是穿靴戴帽。如,《新课标理念下农村学校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这个课题的方案中,“新课标理念下”只字未提,“农村学校”的特点也并不明显,从研究方案来看城市学校也适用,所以完全可以删去。《初中地理大班化教学中课堂问题设置有效性的研究》,南京市进行了“小班化”教学的试点,这位教师提出了“大班化”教学,看了界定后才知道所谓“大班化”是指“4060人的大班化”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普通班的教学,“大班化教学中”完全可以删去。

3.“脱离个人”型

个人课题研究的主体是教师个人,因此“个人课题”研究切入口要小巧一些,“一个小问题、一个现象、一个学生、一种方法、一次活动等”,均可以成为“个人课题”。(南京市教科所刘永和所长语)而有些教师的课题,切口过大,脱离了教师个人研究的实际。一是缺少一定的“教学实践假设”。如,课题《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索》,从课题名称上看不出是提高学生语文还是英语的阅读能力,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研究内容也过大,缺少教师的“教学实践假设”,如果假设用某一策略或方法进行研究就好了。还有《多方位入手,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题,“多方位”比较大而空,如果教师从具体的某一方位入手研究就好了。

例如,课题申报方案《运用小故事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研究》,这位教师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假设了“运用小故事”来进行研究。既缩小了研究的口子,也昭显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可谓是一举两得,值得申报者学习。

二是研究内容多样化。如,《让生活走进课堂,提升农村学生信息技术的实用能力和学习兴趣》,既有“实用能力”又有“学习兴趣”,建议两者选其一进行研究。《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自主学习”的研究的切入口就已经很大了,又加了“合作学习”,可以作为学校集体课题进行研究了,同时该课题也缺少一定的“教学实践的假设”。

4.表述欠规范型

个人课题名称是有别于一般论文名称的,课题名称要求准确、针对性强,尽量不要有过多的修饰,也不要使用问句。个人课题名称表述不准确,欠规范现象还比较普通。

如,《如何让学生自己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探索和研究》,要改“问句”为“陈述句”,“探索”和“研究”关系有交叉,因为教师申报的是中学语文,建议改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研究》。《班级“可视化”管理途径的探讨》,“探讨”一词表述不够规范,宜改为“研究”,诸如此类的还有“试论”“浅谈”“浅析”等词语都应避免使用。《农村初中学生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研究》,宜改为《农村初中学生英语朗读习惯培养的研究》。《农村初中学生古诗文背诵水平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中,“背诵水平”建议改为“积累”。《建设社区学习小组有效利用双休日时间的研究》,研究很有现实意义,但课题研究的对象不清楚,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建议改为《“建立社区学习小组”提高初中生双休日时间利用效率的研究》。

转自科研课题研究帮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